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一般的拳师教徒弟,先要考研徒弟的资质、悟性和入神程度,能不能在拳法一道静心琢磨。就算入了门,被师父收入门下,也要一招一式慢慢来,就像苏明当初在罗疃一样。

布学轩现在演练的这么详细,是因为苏明的拳法,接近通神入化,和他打起来都不相上下。于是演练之中,尽量详细,他拳法所有的内蕴、神意、气势,都完美的呈现出来。

十二形、五行拳演练完毕,布学轩脸不红心不跳,呼吸均匀,表现出强悍的身体素质。伸手取过一杆大枪,对苏明道:“我知道八极门的六合大枪,天下一绝。李老先生的枪法,更是举世无双。不过我形意门的枪法,也有独到之处,我今便一并赠与你。”

当下把大枪一提,枪杆子震荡,发出嗡嗡的好似群峰密集的声音。人和枪好似合一,仿佛一条大龙。枪头连轧,好似梨花朵朵,寒光闪烁。空气被枪杆接连猛烈拍击,瞬间就涌起一道道气浪,四面奔涌。

苏明看着布学轩施展的形意门大枪,心中也是连连赞叹。当初天津城中华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李派太极始祖李瑞东,八极门李书文,形意门李存义。郝恩光曾在李书文面前施展形意门大枪术,得到过李书文的赞叹,可见形意门的枪术,也有其精微奥妙之处。

苏明本就得了李书文的六合大枪,如今又得布学轩传授形意门大枪术,更是如虎添翼。

布学轩一趟大枪术施展完毕,扶枪而立,道:“当年李存义师兄,建立中华武士会,便是想要将种种拳法,汇合为一,传遍中华,使中华大地,人人尚武,强国强民,屹立于世界之巅。苏师傅日后游历天下,有机会将我形意门一脉传出,也不枉我此次赠攻。”

苏明深深施了一礼,道:“敢不从命。”

离开了太原,苏明心中,仍然对布学轩、对形意门抱有深深的敬意。这门拳法,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与之凝聚成了一体。即使是后世,山西地区内,形意拳仍然是流传最广的拳法,无可比拟。

形意拳的打法,以五行拳配合十二形为主,风格是硬打硬进,抢中宫,踏中线,一举击敌。和八极拳的打法风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

至此,苏明得李书文传授八极拳,得霍殿阁传授八卦掌和太极拳,得布学轩传授形意拳。一身拳法,可以称得上博大二字,待拳法通神入化,甚至踏入丹劲,便可以称得上精深二字。

一个人走在路上,脑海里四种拳法不断变化,八极拳在主,其它三门拳法为主,配合苏明自身的经历,慢慢的发生着变化。

在打法上,形意拳像是阵地战,硬打硬上;太极拳像是伏击战,引进落空;八卦掌像是运动战,走圆转掌。

但是拳法到了高深的境界,形意也可以灵活,寻机制敌;太极也可以刚猛,炮捶轰击;八卦掌也可以走中线,一举击敌。

刚柔并济,轻灵沉稳一体,阴阳相融,真正的拳术到了高深之处,都是相同的。

苏明出了太原,一路向西南,翻过了吕梁山,就到了临汾。在临汾修整几天之后,苏明又直接向西行去。几天之后,便到了记忆中那个传奇的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苏明前世曾经在各个地方见过黄河,对炎黄子孙而言,它具有母亲般的骄傲与宽容。它冲荡高原,挟裹泥沙,它漫天铺地而来,平缓地湍急,安详地吞蚀。但苏明从来未曾,见过这样的黄河。

一团团冲天的云雾中传出雷鸣般的狂吼,雾后是一排排翻卷着土黄色巨浪的急流,而咆哮的浪涛后,黄河水铺天盖地地拥荡着整个山谷。

语言在此时苍白无力的,苏明无法描绘出黄河在这里吞天吐地的刹那情怀。

立于岸边,苏明被深深的震撼。那是源自天地的怒吼,源自不甘的咆哮,源自血脉与灵魂的骄傲。

默默的从源流而上,不知走了多远,水势渐渐平缓,河面一片开阔。水流也不是那么浑浊,而是略微清澈的河水下,沉淀着厚厚的黄色细粒。黄昏的阳光下,竟然显得如此的静谧。

苏明好似着了魔一般,不管白天黑夜,在这一带黄河的上下游来回行走。每当走到上游,他的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平静开阔,悠然缓流。而每当走到下游,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咆哮震怒,旋流激荡。

不停的来回穿行,心情也在不停的变幻。也不知反复多久,苏明终于醒来,好似觉得这一条黄河,就融入了他的血脉、他的心神、他的灵魂。

默默告别了黄河,苏明一路西去,步入了后世另一个传奇的地区,延安。

延安,位于陕北南部,是后世的革命圣地。那是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那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红旗漫卷的精神,那是一种蓬勃、无敌的精神。

不论后世有些人如何贬低,不论后世的网上如何诋毁,不论后世的人如何愤青,却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奇迹。一群人凭借着心中的信仰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谱写了一曲红色之歌。

过了延安,一路再往北行,都是黄土高原。苏明一路行来,见识了这里的人情风貌。干燥,大风,黄土,添加了许多悲壮又豪放的气概。山间沟里,可见许多梯田。人们所住,大都为窑洞,冬暖夏凉,甚是舒服。

从陕西北部,向西而去,便到了宁夏地区。宁夏历来为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有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的民族信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由于多种文化的融汇夹杂,宁夏地区的传统武术,也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

苏明一路走来,也拜访许多宁夏的武术名家,见识了许多特色武术,诸如回族的查拳、教门谭腿、回回十八肘、汤瓶拳、穆圣拳等。其迥异寻常的打法和发劲方式,也让苏明获益匪浅,积淀又多了几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八极名家马凤图、马英图两兄弟,曾在河北沧州孟村,习得孟村吴氏八极拳,后又学习劈挂、摔跤、通背、螳螂、翻子、戳脚等武艺。最后将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氏通背八极拳,在后世的西北地区流传极广。

自北向南,穿过了宁夏,苏明再向西行走,就到了甘肃境内。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中国传统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就在甘肃境内的崆峒山上。崆峒山为道家圣地,据传黄帝问道于此山的广成子,因此被称为道家第一山。自古以来,就不断兴建,有九宫八台十二院的说法。

崆峒派第一代掌门人为飞鸿子,有传说他吸收了当时瓜地(后来的敦煌)的武术和舞蹈,也有传说他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来在崆峒山研习道艺,创建了崆峒派。崆峒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八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留传下来的各种秘谱。

只是苏明一路走来,也未曾探访到崆峒派的弟子,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也只能作罢。

过了甘肃,一直往西,便到了青海地区。青海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头在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

苏明踏入这里,感觉气候有了明显的变化。一路走来,翻山越岭,领略了青海湖的秀美景色,见识了山脉的高耸起伏,再往西北而去,终于踏入了传闻中几乎鸟兽皆绝的戈壁滩。

在踏足这里之前,苏明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白天的时候,一个人行走于干旱的戈壁滩上,举目望去,只有一片土黄色大地,和天空中高悬的红日。晚上的时候,一个人在此,除了苍凉寂寞之外,更好似被遗弃在这一片绝望的土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动物,植物也很少见,除了大块的土石和细碎的沙粒之外,就只有无边无际呼啸而来的大风。昼夜的温差高达三四十度,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一个人行走在这里,就好似真的与人世间隔离开来。白天的高温,夜晚的寒冷,呼啸的大风,即使以苏明现在的身体,都觉得有些吃力。还曾碰到过在戈壁滩和沙漠中生活的野狼,体型较小,但是耐力很强。它们能忍受长期的饥饿和干渴,可以适应食物匮乏的严酷环境,但也因此而变得凶残异常。

不过有大枪在手的苏明,这些野狼来了,也只是给他送补给。不过这些狼的肉一点都不好吃,极为干涩,又不容易嚼烂,吃多了嘴都觉得累。

在一连走了几天之后,苏明走出了戈壁滩,摆在他面前的,是情况更加恶劣的无边无际的沙漠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