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仲微帮忙
方氏未能达成目的,气呼呼地出来,脚步匆匆,欲回房生闷气,任婶却拉住她道:“二夫人且慢,你瞧咱们这几间房。”
方氏气头上,有些不耐烦,推她道:“住了几十年的屋,有甚好看。”任婶抬手,指点几处,执意要她瞧。方氏见她面有喜色,不知其用意,只好耐了性子,顺着所指,一一瞧去,东边一间偏房,一间耳房,俱是粮仓;西边耳房亦是粮仓,再加厨房并茅房。任婶指的这几间,正是二房所有,方氏奇道:“怎么,我们分得的房屋,没得大房的好?”
任婶喜滋滋,笑道:“怎会,就是比大房的好,我才指与二夫人瞧——”话讲一半,流霞在朝这边来,她忙拉了方氏回房,将门窗关起,这才接着道:“二夫人,我且问你,林三娘手里有钱,哪里买不到屋,为何非要买大房的?”
方氏朝椅子上坐了,抬手示意她倒茶,道:“这还用问,只有张家才能保她平安,且无人讲闲话。”
任婶斟满茶,递到她手中,先拍了一记:“二夫人英明。”又道:“她是要住在张家,又不是非大房不可,咱们二房的屋子更大更亮敞,为何不买咱们的,非要买大房的?”
方氏一顿茶盏,斥道:“胡说,祖产岂可随意变卖,再者,若林三娘真在张家扎根,将来怎好赶她?”在方氏看来,这主意真叫糟糕透顶,她瞧着任婶,越瞧越不顺眼,忙挥手将其遣了下去。
任婶出来,走到墙根处,碰见杨婶,大倒苦水,讲方氏阻挠大房卖屋,自家却不肯趁机卖,又抱怨个不停,活儿多月钱少,一年到头见不到一件新衣裳。杨婶同她一样感受,又忍不住地乐:“十来岁的丫头的新衣,也惹你眼红?”任婶老脸一红,啐她一口,上屋后躲懒去了。杨婶有心要帮林依,瞧着任婶转过墙角,便悄悄朝张仲微屋里去,将方才听来的事转述与他,又道:“大老爷没了亲儿,就属侄儿最亲,你去帮着求几句,指不定就肯了。”
能替林依出力,张仲微眼都不眨,当即起身朝大房屋里去,寻着张栋,一语不发先行大礼。张栋还以为又是方氏发威,要他去救场,忙扶了他起来,问道:“你娘又罚你了?”
张仲微不会绕些弯弯道道,直言求道:“大伯一间正房并两间偏房都空着,何不卖林三娘几间?”
杨氏就在旁边坐着,听见这话,暗道,若不是你娘使坏,早就卖了,哪消你来求。因当着人面,不可言其父母之过,这话她不好讲出口,只隐晦道:“二郎,你娘讲得有理,祖产岂能随意变卖,惹人闲话。”
张仲微虽老实,却不笨,一听这话,便隐约猜到此事与方氏有关,但他身为人子,知道又能如何,只能凭己之力加紧劝张栋:“大伯,三娘子不是外人,她……她……与我有婚约……”一句话结结巴巴讲完,他已是满面通红,却不敢低头错过张栋表情,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
杨氏面有赞叹之色,含笑看了他几眼,帮着劝张栋道:“这孩子实诚,难能可贵,他都忍羞来求你了,你是他亲大伯,不该帮着些?”
其实张仲微并不理解林依为何要买屋,在他看来,她迟早要嫁入张家,若有钱,办几样嫁妆倒还罢了,置屋业实在是多此一举。但既是林依有愿望,他当然要助一臂之力,眼瞧着张栋脸上神色琢磨不透,他连忙道:“若他日有出息,定当报答大伯。”
这时的张栋,卖屋的心思已有了七八分,只是碍着方氏言语,抹不下面子,又实在是怕她那张嘴,四处去乱讲。杨氏瞧出他所想,便道:“咱们只悄悄儿地签契约,对外只称借与她住,待得你孝满出仕,就说她是请来看屋的,如何?”
张栋犹豫,小声问她:“正经买的屋,被说成欠我们人情,林三娘愿意?”
杨氏晓得林依苦处,笑道:“只怕林三娘更不愿别个晓得。”
果然遣流霞去一问,林依不但满口答应,且反过来叮嘱他们莫要走漏了消息。
房内众人听得回报,张仲微喜上眉梢,冲着张栋杨氏拜了下去。张栋虽同意卖屋,心里却并不怎么好受,虚扶了他一把,垂头走了出去。张仲微终于帮到了林依,心中雀跃,向杨氏又谢过,方才告辞。
杨氏吩咐流霞去请林依来,微微侧头,瞥见田氏立在窗前,定定瞧着,脸上神色,一半落寞,一半羡慕。杨氏不悦,重重咳了两声,问道:“瞧甚么?”田氏惊得浑身一颤,勉强笑道:“二少爷痴情人,林三娘好福气。”杨氏面无表情:“那是她命好,不像你是个没福气的。”
流霞不在,无人插科打诨来解围,田氏老老实实立着,听杨氏责骂,直到林依进来,方才脱身。
林依觉出房中气氛不对,瞥了一眼田氏,见她眼圈红红,要落泪又不敢,不禁感叹儿媳难为。流霞请她坐下,斟了热茶来,笑道:“我们大夫人同二少爷两个,轮番劝了大老爷好些时,才叫他点了头。”
林依一愣:“二少爷?”
杨氏笑道:“二郎一心向着你,羞到脸红,还来求大老爷。”
林依心中装了另外一事,与张仲微有着十分干系,打算买屋之后,讲与杨氏知晓,求她帮忙,此刻听说了此事,万分感动,不免犹豫起来。
杨氏见她一脸为难,问道:“可是钱不够?无妨的,反正有四间房要两年后才能交付,你先付一半便得。”
林依忙摇头,定了定神,道:“我要不了那许多房,大夫人就将空着的三间卖我便得。”
杨氏急用钱,自然想都买,但她一时交不了房,讲不起话,只好点头,道:“正房一间,偏房两间,全盖的是瓦,共九贯,如何?”林依一听这价钱,唬了一跳,怎这般便宜?
杨氏见她惊讶,忙补充道:“铜钱,足陌。”又笑:“在外惯了,忘了这里使铁钱。”
---------------
1.女主太顺,作者太懒,不愿再改,包容则个;
2.别忘了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