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不值得高兴
伦敦,BAE系统公司总部。
合同签字仪式很隆重,也很热闹,来了一百多名记者,几十家与BAE系统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还派来了代表。
自始至终,王栋都在幕后。
坐在台上,在聚光灯面前,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的是瑟琳娜。
还好,BAE系统公司早已公布消息,将在合同签署之后举办新闻发布会,因此没有哪个记者去为难瑟琳娜。
其实,很多记者根本不认识瑟琳娜。
虽然大半年前,D&F公司一举拿下沙特特种部队订单,但是在英国,没几家新闻媒体关注这家小企业。
仪式结束之后,王栋陪同瑟琳娜去地下车库。
劳伦斯已经做好了安排,将在晚上举行宴会,款待瑟琳娜,以及其他几十家企业派来的代表。
其实,这家伙非常抠门。
那几十家企业,与D&F公司基本上没有业务往来,而是跟M777有关,参与了向印度出口牵引榴弹炮的项目。
劳伦斯把两件事情合为一谈,说白了是要节约招待费用。
车库里,拉巴特已经把轿车开了过来。
“看来,你不大高兴。”上了车,瑟琳娜才问了出来。
“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拿到了FN公司的股份,很快就能以大股东的身份进入FN公司董事会。”
合同已经签署,在象征性的到相关部门备案之后就将正式生效。
此外,劳伦斯也保证,将在FN公司发起董事会,把位置让给瑟琳娜,并且支持D&F公司出资并购FN公司。
当然,不用等太久。
半个月之后,一份本金与利息总共达到5亿欧元的贷款就将到期,如果FN公司到时候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得破产。
显然,FN公司根本拿不出5亿欧元。
现在,FN公司账户上的流动资金不到3000万欧元,而且只能用来支付员工薪水,不能挪着他用。
因为BAE系统公司拒绝为FN公司提供融资,所以FN公司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在瑟琳娜看来,就算还没到庆祝的时候,也应该感到高兴,毕竟王栋最初的目的就是吞并FN公司。
只是,然后呢?
王栋没有直接说出来,瑟琳娜也没有问,因为她知道王栋在担心什么。
跟BAE系统公司合作,通过换购协议拿到FN公司的股份,需要面对的只是英国当局的相关部门。
因为D&F公司在英国注册,加上BAE系统公司的影响力,所以问题还不大。
说白了,为了保住本国头号军火企业,让军火产业做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税收,增强英国的国力,在某些不那么关键的问题上,英国当局睁一眼闭一眼,也纯属正常。
比如,过去的一个月,MI5与MI6的人就没再来找王栋他们的麻烦。
拿着BAE系统公司转让的股份,去比利时收购FN公司,面对的是比利时、法国与德国当局。
还会这么容易?
要知道,德国集团控股公司是德国的金融实业巨头,而GIAT在法国的地位与BAE在英国的地位旗鼓相当。
更何况,比利时、法国与德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D&F公司呢?
英国已经脱离了欧盟,在爱丁堡注册的D&F公司与欧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标准的非欧盟公司。
显然,这三个欧洲国家肯定会查清楚D&F公司的底细,特别是德国当局。
王栋没有指望能够瞒过欧洲国家,只是希望能够多隐瞒一段时间,从而能完成对FN公司的并购。
至于那之后的事情,王栋还没有想过。
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别无选择,拿下FN公司是唯一的出路。
来伦敦之前,王栋专门跟瑟琳娜谈过此事。
虽然已经拿到了沙特特种部队的订单,还获得追加订购,DF762系列枪械的总产量肯定会超过五万,甚至能够达到十万,但是D&F公司依然是一家小企业,资本不够雄厚,与政府当局的关系根本无法跟BAE系统公司这样的巨头相提并论,没有数十年积累,也成不了军火巨头。
要说有捷径,那就是吞并一家历史悠久的军火公司。
FN公司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其实,这正是在通过BAE系统公司买到枪管精锻机之后,王栋依然坚持收购FN公司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D&F公司还是一只麻雀,但是在拿下FN公司之后就将成为一支雄鹰。
用王栋的话来说,至少是骑在雄鹰身上的麻雀。
到时候,那些想要对付D&F公司的家伙,还敢动手吗?
至少在动手之前会有很多顾虑。
要知道,FN公司的客户中包括美国等数十个国家,由其生产的枪支与弹药更是销售到上百个国家,连美军的M885弹都是SS109弹的国产版,即购买FN公司专利在美国生产的枪弹。
别说在欧洲,哪怕放眼全世界,FN公司都赫赫有名。
以资历来说,FN公司是全球主要枪械企业中最老的一家,与其相当的枪械企业大多已经成为历史。
至于H&K、巴雷特、格洛克、西格、卡拉什尼科夫等枪械公司,都远远比不上FN。
以手枪来说,FN公司生产的“勃郎宁大威力手枪”至今还在澳大利亚军队服役,而且是制式手枪。
拿下FN公司,D&F公司将一举成为枪械领域的巨头企业。
只不过,难度很大,风险更大。
在脑海里,王栋做了无数次的推演,即便自己没有犯任何错误,对手漏洞百出,结果也非常糟糕。
为此,王栋才针对最坏的情况留了一手。
按照王栋推测,几个月之内,他所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
到时候,哪怕获得了FN公司的控股权,甚至吞并了FN公司,在英国、甚至在整个西方世界都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别忘了,D&F公司的埋头弹其实来自华夏,而且生产埋头弹的工艺,以及必不可少的二元发射药,乃至关键的底火都掌握在华夏企业手上,因此只要涉及量产,就不可避免的要跟华夏企业合作。
显然,别说合作,哪怕只是拿到技术授权,也会让D&F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那么,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