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贫
一大清早,天还没完全亮,柳氏就到灶房的小灶上生火煮粥。灶房一角堆的是昨日郑衡拿来的口粮,用小米煮了两碗掺了把野菜的稀粥,柳氏和儿子喝了一碗,另一碗温在锅里留给顾莲。
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早些日子她把值点钱的东西都托人带到镇上当了,也没换回多少银子,现在这日子倒真是熬不下去了。
这整个顾家有东西两个能住人的房间,东屋外边连着堂屋,平日用来待客,再加上一间厨房和一个杂物间,都空荡荡的,一眼就能看到边。
顾莲醒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躺在床上看着这个几乎可以说是空无一物的屋子,想着昨晚自己听到的那些话,愣了半天,终是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她是二十一世纪一个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最开始时生活在孤儿院,七岁那年被一对中年夫妻收养,养父是医生,养母有一手刺绣的本事还有很好的厨艺,他们对顾莲并不怎么关心,但至少保证了她的衣食无忧,还让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毕竟不是亲生的,她也不指望他们真的将自己当作亲女儿一样对待,这样已经很好了,不论是因为什么才将她收养,但这份恩情她也不会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谁知道两年之后本是被断定不孕的养母竟然怀了孩子,一时间养父养母对她便冷淡了。
她比同龄人早两年入学,20岁那年大学毕业后,顾莲离开他们独自在外打拼,很少会与他们联系。
直到去了一次西藏,在牧民那里得到了一块很合眼缘的莹白玉指环,当晚便得到了一个随身空间。空间中有一间竹楼,一座山,一条河还有几亩良田,看上去灵气十足,但她的日子过得很好,几乎没有能用到空间的地方,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用了半年时间将空间充盈,也没有在田地里种植什么,只是收集了很多种子,顾莲便定居在南方的一个小镇里,与人合伙开了个小诊所替人看病,日子平平淡淡。
一天前的晚上她像往常一样从诊所回家,没想到一辆大货车的司机酒驾竟笔直地向她撞了过来,这场车祸顾莲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是魂穿异界足是年轻了六岁,来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身体里。接受了原主留下的记忆,顾莲叹了口气,缓缓起身,一阵晕眩。
“莲儿,赶紧躺下,伤还没好怎么就起来了”柳氏进到里屋,看到顾莲想下床,急忙劝阻“饿了吧,娘去给你盛碗粥,你先躺着”顾莲点头,老老实实的坐在这个只剩木板和硬铺盖的床上。
柳氏将粥端来,关切的说“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能让你补补身子,就这菜粥了,还温呢,趁热喝。”一碗粥热了半天变得很粘稠,顾莲喝了几口说“娘,你和小弟喝过了吗?”
柳氏眼眶一热,哽咽道“好孩子,我们喝过了,是村里打猎的郑家小子送来的米,昨天给你看病也是他请的大夫,莲儿啊,一会郑家小子还会过来给咱送药呢,咱可得好好谢谢他。”
记忆里,郑衡总会在家门口放些猎物,但原主却从未见过他的模样,原主听顾铭说是为了还恩情,也就没有过多在意。
每次有了好东西柳氏都是先紧着顾莲,大概就是古代的后母难为,怕被人嚼舌根,虽说柳氏是个继母,但对原主也是好的真切,是一个温婉亲和的女人。
“嗯,我知道,娘放心吧”
看到顾莲懂事的样子,柳氏眼泪止不住的往外冒“都是娘的错,让你一个孩子到山上去寻吃食,那山上有多危险我又不是不知道,都是娘没用”
她哭的伤心,顾莲看着也多了几分不忍,毕竟一个丧夫的女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本就极是不易,白皙干瘦的小手拭去了柳氏颊边的泪痕,劝了句“娘,这不是没出什么大事。”
并不结实的木门半掩着,郑衡拎着两包药站在院子里叫了两声柳大娘,柳氏闻言迎了出来,将郑衡请进屋,顾莲已经穿好了衣服,倚着棉被坐着,透过打开的窗子看到院子里逆着光站着的男人,二十出头,稍显冷淡,面容坚毅,肤色比古铜色略深,身材高大健硕,他就是郑衡吗?那个居住在百里村外围大青山上的的猎户,看起来,似乎不好相处。
透过一面墙隐隐听到柳氏的声音“来,喝杯水,一路上辛苦了。”接着是一个低沉沙哑的男声,“大娘,这是按大夫开的方子抓的药。”
“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的帮忙,莲儿的这条命都难保,这药钱你拿着。”
“大娘,这些药材都是常见的,不值钱,顾大夫在世时就对我很照顾,药钱我不能收。”两人又说了几句,也许因为是顾念顾铭的恩情,也许是可怜这一家人,郑衡最终还是没有接过柳氏给的药钱,待了没有多久便走了。
顾莲的头还是很晕,坐了没多久就躺下了,柳氏进了里屋,问道“莲儿,睡了么”
顾莲睁开眼睛“没有,娘,我就是头有点晕,再躺一会”
“那你就多躺会,这钱你拿着。”说着塞给顾莲几小块碎银子,看起来应该是差不多六两。
“这银子?”
“是娘早上去了一趟村长家,拿家里的那三块薄田换来的,莲儿不会怪娘私自动了你爹留下来的东西吧。”柳氏显得有些拘谨。
她仰面一笑,并不觉得柳氏的做法是对她和逝去爹爹的不尊敬,“不会,娘是为了我的药钱,我知道。”
柳氏松了一口气,顾家如今已经到了这地步,不卖掉田地,她一个妇道人家怎能有法子养大这两个孩子,其实,原本是好好的一家人如今只剩下这三个妇孺,偏偏她又撑不起这个家,这心里,不是没有苦楚的,若是顾莲也埋怨她,她可怎么是好,“我知道你这药钱不少,便自作主张卖了地,可这郑家小子心眼好,都没要咱的钱,这份恩情,唉……”
到底是救了她的人,人情债最是难偿,可她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若是日后家境好了...
“娘把药方拿来我看看。”柳氏从硬黄纸包的药袋里取出药方,先是自己晃了一眼,可一个字都不认得。
顾莲接过一看,是桃仁、当归、白术等药,常见的有,不常见的也有,在古代,医术落后,草药就金贵多了,这服药应该少说也要一两银子吧,这个人情算是欠下了,只是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偿还,愿意雪中送炭的人向来不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尽力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