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药草
鬼针草、益母草、何首乌、兰花参,顾莲将自己看得见的草药都移到了空间里,因为不在意药材的年份,只要是看得见都来者不拒,空间的山脚下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草药。
近几日也没上过山但空间草药的收集还是很快,她打算明日一早便跟随村里出村的队伍到安庆镇去一趟,把草药售出一部分。
每日赶牛车到镇上的老者是百里村的一位姓周的孤寡老人,因为家里没有劳力,所以不种田,只是每隔一天都会驾牛车送人到镇上,下午再返回来,一日也能收到几十个铜板,因为有田地的人家农闲时都会好好养着自家的牛,所以没人与他争送人的活,时间长了村里人也心里也都有了谱,想去镇里的都会在特定的时间提前一会去村口汇合,一来二去,常进镇的人都混了个脸熟。
照例,村里人今天又在村口集合,不同往日的是,人群中多了个瘦巴巴的丫头,肩上还扛了个大包裹,不少人都在暗暗打听这是谁家的丫头,可似乎没人知晓。
牛车比走路快得多,半个多时辰就到了镇子里,即便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但颠簸的程度还是很大,半个时辰下来,顾莲已经脸色苍白,心里更是坚定要好好锻炼这个身体。
到了镇上,牛车停在了镇口的一个空地上,顾莲交了三个铜板,问了下午返回百里村的时间,就转身离开了。
镇上到底是比百里村繁华了不只一倍,主要还是来往的商队和镇民很多,可若是与前世的描述相比又差了一点,也许是因为安庆镇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城镇。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零零散散还能看见一些摆摊售卖各种物品的人,隔几个人就有小贩在不停的叫卖着,街上还有马车经过,一派繁华景象。
安平医馆是顾莲经过几番打听以后确定下来的地方,虽不是镇上最大的药铺,但胜在价格公道,在镇上口碑很好,又去了别家的药铺看了药材的价格,心里大致也有了底。
这是一间面积不大的医馆,内部设计简单不花哨,一进门就有一股浓郁的药香袭来,四周也是放药的百眼橱,看起来药的品种也很齐全,一个打扮得体的中年男人正在用硬黄纸包着一包药,看到一个十余岁的瘦弱丫头登门,神色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礼节性的一笑,询问道“姑娘是要看诊还是抓药?”
顾莲摇头,“都不是,只是想问此处可收药草。”
中年男人看了一眼顾莲身后的包裹,点了点头,顾莲会意,将包裹放到柜台上,中年男人打开一看神色就变了,将其中一株草药放到手上仔细端详外观,又嗅了味道,然后注视着顾莲,“鄙人姓赫,正是这安平医馆的掌柜,姑娘要是愿意可称我一声赫叔,请问姑娘如何称呼?”
自己采的药草在品质上与医馆中的相比毫不逊色,处理的也恰到好处,不难理解为何赫掌柜对她的态度亲切,毕竟这个时代,医上总是落后了点。
淡淡的开口,神色间却也添了一丝暖意“赫叔,我姓顾。”
赫荣四十余岁的年纪,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量,宝蓝色的锦缎衣袍也不是寻常百姓家能穿的,气质儒雅而沉稳。
“顾丫头,按说我这医馆里的药材有专门的进货渠道,本不该收了你的,但丫头你的药草品质上乘,处理的也甚好,赫叔我也不多说了,今日的这些药草我全收了,价格上也不会亏了你,日后若是还有就尽管来赫叔的医馆里,只是……”
“赫叔可是想问这药草的来源。”明明是疑问的话顾莲却说的极为肯定。
赫荣明白,能将草药处理成这般,医术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若能将此人招揽到安平医馆,不仅是医馆的幸事,对镇上的人也是极好的。
这样想着,赫荣不禁又多了几分欣喜,“就知道你这丫头伶俐,说实话,这安庆镇算不上什么大地方,懂药的人也少,不是没有人来我这卖过药草,只是那药的品质都差强人意,要不是赫叔我年轻时积攒下一些人脉,有了药草的进货渠道,这医馆也开不下去,看你这药草的处理的极好,不知是何人所为。”
顾莲一笑,道“赫叔过奖了,我父亲是大夫,过世前曾教导我习了几年医术,这草药是我处理的。”
赫荣眼睛一亮,看着顾莲的目光中多了赞赏了,沉默了半晌之后,开口一笑,“看来是我看走眼了,顾丫头年轻有为啊”
正说着内堂里走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这内堂隐在两个百眼橱之间,顾莲竟未曾察觉,乍一见有人走出,略吃了一惊,稍后便掩了神色,朝迎面走来的老者善意一笑,而赫荣见到老者走出,恭敬的唤了一声“谢老。”
谢老并不言语,淡淡地看了顾莲一眼,理都没理赫荣,拿起柜台上的医书,转身便又进了内堂,顾莲匆匆的扫了一眼,谢老拿的是《药草全解》。
顾莲没有问赫荣谢老的身份,因为看出了赫荣对谢老的那份尊敬,待赫荣对草药估价然后结算清楚,她便离开了安平医馆,买了些日常用品还有绣线和绣帕就随着队伍返回百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