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巷
院子里外都看了一遍,比百里村的顾宅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后门外是一大片空地附上一个牛棚,这两天在百里村找个木匠定下牛车,过几天就能用了。
安庆镇的交通比百里村好,往来的人也有几个有身份的,但大多数人还是用牛车出行,马车都是豪门大户才用的,在街面上很少能看到。
从空间中牵了头健壮的公牛栓到后门的牛棚里,随手往木槽子里扔上几把牧草,这时空没有监控,顾莲从空间向外边拿东西方便了不少。
宅子占地不小,只缺了个储物的地窖,仔细看看还是有时间就找人挖出来更好,杂物间除了胖掌柜留下的礼物就空了,把布料搬到主卧室,食材放在厨房,这样一来杂物间就只剩下了米面,她又把空间里的几个装满腌制品的泡菜坛子摆上几个,倒也填补了些空缺,厨房也被她置了不少的新鲜食材,还在水塘里添了几尾四五斤重的大鱼。
把院子收拾干净就到了下午,顾莲来到安庆镇主街旁的左大街,主街卖的多是吸引人眼球的小玩意和常见的日常用品,右大街是家具铁器活禽海味,也煞是热闹,左大街则是花街柳巷和隐在暗处的人口买卖地,白天的时候比百里村还要安静不少。
一眼望去众多精致的楼阁林立,大红牌匾上的金边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偶尔一两个行人在街道上行走,脚步也是极快的。
虽说如今她所处的这个时空比曾经历史上有记载的朝代都开放一些,例如允许女子从商、允许女子上私塾,但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避讳,除非你是皇族中人或是有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大臣,否则买卖人口都不能太明目张胆,所以一般的牙婆都会在暗处进行,这种交易都是不被法律保护的,形式也简单的很,交了钱,拿了卖身契,人就能跟你走。
左大街有不少暗巷,暗巷路口都有一道朱漆铁门,若是不细看还会以为是哪户人家,因此看走眼错过的不在少数,顾莲也无法明确的看出暗巷的入口,只得敲响一个离得最近的大门。
扣了三下门上的铁环,明显听见门内传来一阵响动,男子的咳喘声愈来愈近,他贴着门向外询问,“小亚?”小亚?看来是敲错了门,这左大街住户的大门都是一样的,也不知会不会扰了谁的清净。
顾莲迟疑的站在门前,看门内的男子没有要开门的意思,便张口问道,“请问,这里的牙婆住在什么地方?"门开了一道缝隙,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站在门内。
顾莲看见这人脸上是病态的苍白,颊边因为剧烈的咳显现出不正常的红晕,偏偏有仙人似的容貌,眉目如画,月白长袍加身,更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之态。
只见这仙人修长的手指向前一晃,神情冷淡,“姑娘要找的暗巷,门上都挂了个'易'字。”
顾莲往前一望,果然不远处的朱漆木门上便悬了个'易',刚要道谢,男子已经关上了门,顾莲也不恼,朝着门内提高了音量,道了一声,“多谢公子。”
门敲响,牙婆将门打开,顾莲被请进内院,从后门出去就是一条狭长的巷子,地上铺着稻草,十余个人或躺或坐,一听见响动,都往顾莲的方向看来。
“小姐想买个什么样的,先说说,让我给你挑个好的。”这些人按男女分在巷子两侧,衣衫倒也不算破旧,就是有些懒散萎靡,大概是在院子里闷久了,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
“一个能打扫房间照顾孩子的妇人,性子好些,年龄就在四十左右,我家里的孩子不大,刚满周岁。”顾莲将要求一说,就看见地上的汉子们将头顺从一低,不再张望。
听了顾莲的话,牙婆向前走了几步,拽起了一个还算干净的妇人,那妇人低着头略显拘谨。牙婆扯着妇人的衣服,语气严厉了不少,“抬起头来让小姐看看。”
妇人抬起头,面容温和,蓝色头巾围在发上,倒算是利落整洁。
牙婆看着顾莲露齿一笑,眼神锐利的打量着眼前的妇人,“小姐看看合不合心意,张王氏是外地生人,丈夫死的早,家里的赌鬼儿子在赌坊欠了一屁股的债,她就把自己换了银子,跟着我也有三个多月了,人干净,扫洒下厨看孩子都能干,算是我手底下出挑的了。”
顾莲点了点头,对妇人道,“怎么称呼?”
那妇人谦卑一笑,“夫家姓张,小姐唤我什么都行。”
“既然这样,那我便称呼你为张婶了”复又凝眸问道,“会动针线吗”
那妇人也不自贬,依旧客气的说,“回小姐的话,缝衣服绣花都行。”
顾莲轻轻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
牙婆听顾莲这样说,知道这单子买卖多半是成了,笑容更是灿烂,热情的向她询问,“小姐还要人吗?”顾莲摇摇头,牙婆也不再多言。
领着顾莲和张王氏出了巷子回到刚才的院子里,牙婆回房拿了一张泛黄的纸握在手上,“小姐您收好了,这里一共是十五两银子。”顾莲掏出钱接过卖身契,签的是终身契,价格比其它的都贵一点。
牙婆送两人出了门,顾莲领着张婶先回了趟宅子,张婶看到靖安巷的宅子还吃了一惊,原以为顾莲不过是家境稍好一点,可这个地段的房子都不便宜,这宅子占地不小,里面的摆设虽说不上昂贵也绝不是市面上一抓一大把的地摊货。
顾莲指给她前院一间卧房,“里面的被子床铺都是新换的,灶房里的食材你随意用,看哪乱就整理整理,我明日会带娘亲和弟弟来这儿,对他们就说这宅子是我租的,明白吗。”张婶俯下身子,低低的应了。
“我这儿没那么多规矩,日后你就能明白,不用太拘谨。”张婶勉强的扯了扯嘴角,“是,小姐。”
以前没有买下人的经历,顾莲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就按自己的性子来,有事就盼咐,平常也不将主次分的太过。
顾莲忽又想起一事来,叫了一声张婶,“后门口的棚子里还有一只牛,记得找些草料来喂它。”
看着张婶点头才真的放下心,把捏在手里的卖身契借着衣袖的遮掩放到空间竹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