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了解现状

袁耀不再搭理刘勋,转头对众人道:“诸位已经知晓我军所面临的情况,不知心中可有所得不妨试言!”

这时庐江都尉出言道:“将军帐下刘子扬跟刘繇同是汉室宗亲,不如让其过江劝降如何?”

“……”

袁耀被这个单纯的家伙弄无语了,如果同族有用的话,那三国早就天下太平了。

袁耀想要答话,却发现自己把人家名字给忘了,又不好再问,只得敷衍道:“此策不错,还有没有其他妙计?”

庐江郡丞也出言道:“下官也有一计,可把我军三万大军分成十部甚至十几部,趁夜色一起偷渡多点进攻,那岂不就全都过江了,何必非同水军死磕不可。”

袁耀听了眼睛一亮,顿时觉得大为可行。

旁边刘晔见状连忙出言阻止道:“主公,此乃自取灭亡之策,万万不可……”

袁耀听了大为错愣道:“为何是自取灭亡之策?”

刘晔回道:“启禀主公,任何以长江为险阻之人,防范偷渡乃是第一要务,刘府君也名言对岸望台林立,兵马连营,证明刘繇并非蠢人,若无接应,偷渡行险成功率十不足一。

如此,分兵偷渡实乃分兵抢渡,即便借着夜色掩护,但只要有一处暴露便满盘皆输,到时刘繇只需半渡而击,水军再顺流而下,那我军三万人马便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三万人马必然全军覆没,自取灭亡矣。”

袁耀听了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幸亏有刘晔阻止,否则他真可能会这么干。

庐江郡丞有些不服气,但也知道失败的代价太大,便向袁耀赔罪道:“下官思虑不周,还请将军恕罪。”

袁耀摇头笑道:“无妨,我已名言让大家试言之,又岂会怪罪。”

“谢将军大度。”郡丞暗松一口后又转头对刘晔道,“刘令君言辞凿凿,想必已心有定策了吧,还请不吝赐教。”

刘晔闻言含蓄的笑了笑道:“对于刘繇水军,除了正面战胜在下并无妙计,但对刘表水军尚有一计可定之。”

郡丞闻言不信道:“荆州水军足有十万,足下一计便可相抵?”

面对质疑,刘晔笑道:“荆州江夏郡紧邻我庐江郡,我军只需在边境上广布疑兵,虚张声势,便可让荆州投鼠忌器,不敢妄为。所谓十万水军如同虚设,根本无需在意。”

袁耀闻言顿时豁然开朗,本以为最大的难题迎刃而解,高兴的大笑道:“没错,子扬所言有理,水上我们打不过荆州,陆上还怕他不成!”

郡丞闻言自惭,低头不语。

刘勋见属下被打脸心有不快,便出言道:“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打不过刘繇水军,关键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袁耀文言收了笑声,环视一圈见步骘欲言又止,便出声鼓励道:“子山是否有何计策,不妨直言无须担心。”

步骘挺身一礼道:“计策谈不上,属下只是在想,是否可以让子扬出使荆州,尝试买些战船回来。”

袁耀听了眼睛一亮,心中不禁想道:“对啊,怎么没想到买呢?后世买卖战舰不是常有的事么?只不过这个时代人思想保守,很少愿意做出这种资敌的行为,自己的思维也被这个时代禁锢了,却要让步骘这个本时代的人提醒,这倒成了笑话,以后一定要注意才行,买船之事不管成不成至少值得一试!”

还没待袁耀说什么,旁边刘勋就直言打击道:“这怎么可能,那荆州牧刘景升摆明着不想我们过江,又怎么可能卖船给我们?”

袁耀闻言点点头道:“刘景升确实不愿我们南下过江,但也未必愿意刘繇过江北上啊!

如今我军水军羸弱,完全没有抵抗刘繇水军的能力,或许可以防备的名义说服刘表卖船也说不定。

怕只怕那刘表漫天要价,让我们损失惨重。”

步骘接言道:“所以属下才想让子扬前去,以同为汉室宗亲的名义,再加上子扬之才,或许能有些惊喜也说不定。”

袁耀听了忍不住直点头,便向刘晔问道:“子扬以为如何?”

刘晔礼道:“属下愿意一试。”

袁耀笑道:“好,如此便命你为使,出访荆州。”

“诺。”

刘晔接令后又道:“此次出使即便成功,属下以为那刘景升绝不会卖太多船给我们的,所以此计只可为辅,要想战胜刘繇还得再想办法方可。”

袁耀也大为认同刘晔此言,逐再环视一圈,见无人再有言语,知道短时间不太可能有什么妙计了,于是便思索一番,转头对刘勋道:“之前我说有办法打败刘繇水军,刘府君还记得否?”

刘询闻言挺身礼道:“正要向将军请教。”

袁耀笑道:“请教不敢当,到是此策必须要刘府君帮忙方可,不知府君可愿相助?”

刘勋闻言一愣道:“将军有假节职权,庐江上下自然唯将军命是从,下官又怎么敢不遵号令。”

“好!”袁耀点头道,“既如此,便请刘府君借庐江太守大印一用。”

“什么?”刘勋面色一惊,“将军这是何意?难道要免除下官官职?”

“哈哈,刘府君误会了……”袁耀解释道,“府君太守之职乃家父左将军亲自任命,我又怎敢随意言免。只是我需要集中庐江所有人力物力,全力制造水军战船,所以为了方便,必须要借太守印信一用,待打过长江后自然亲自奉还,府君不必担忧。”

“这,万一永不过江,岂不是永远不还……”刘勋听到打过长江再还,不免暗中踌躇。

见刘勋犹豫不决,袁耀眉头微皱。

虽然正如之前所言,刘勋太守之位乃是袁术所命,擅自罢免等于打脸于袁术,刚获得兵权的袁耀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否则便会给人留下大胆妄为的形象,但此时却觉得这刘勋有些不识抬举了。

“一年!若一年之内打不过长江,本将军马上还你印信。”袁耀面现怒色道。

刘勋见状连忙躬身礼道:“将军误会了,下官只是一时想不通没有船匠怎么造船而已……”

“船匠我有,你只需拿来印信便是。”袁耀不愿再跟刘勋废话,如果他再不识时务,袁耀是有权免除他的职务的,只是要想好怎么扫清首尾就是了。

“诺,诺!下官这就去拿印,请将军稍后……”刘勋见袁耀已怒,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答应而去。

袁耀之所以要印,是因为需要拥有庐江的实际控制权,然后系统就会扩大克隆人每天的招募量,而每一个克隆人都是合格的船匠。

庐江治下有14县城,而克隆人的产量是由县城数量决定的,也就是说接手庐江后,克隆人的产量将从每日1人变成每日14人,这就有点吓人了,快速造出一堆战船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系统是需要程序认定的,必须得有个得到庐江的过程来激活数据,要么武力攻下庐江,要么就让庐江太守亲自把印信交道袁耀手上,这样系统才会承认袁耀对庐江的所有权。

袁耀见庐江郡丞和都尉在一旁吓得胆颤心惊,便一改面色,和善的对二人道:“二位先去忙吧,若有什么奇谋妙计尽管来找我。”

“诺。”二人闻言如同大赦,连忙起身行礼离去。

不一会,刘勋捧着一个锦盒慌忙的跑了回来,小心翼翼的来到袁耀面前,恭敬地递过锦盒。

而就在袁耀接过的那一刻,系统的克隆人招募量,从1人每天变成了14人每天。

袁耀终于露出了笑容,这让刘勋也大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