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问计
保安团指挥部。
办公桌上摆满了圆规尺子等计算工具,一叠画满了计算公式和各种山川地貌部队番号等等的白纸占据了大半个桌面,秦风神情冷峻手握铅笔,还在不停地写写画画。
委员长以雷霆之势包围了武汉,让日军措手不及的同时,也让秦风感到措手不及。尽管多方劝阻无效,秦风还是尽一切可能从目前的战局中寻找战机,希望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经过一天的反复测算推演,秦风终于悻悻地丢下了手中的铅笔。
一直在傍边等候的叶丽丽、张曲鸣和张全发,顿时神情一凛,异口同声道:“军座,怎么样?“
秦风叹了口气,颓然道:“形势很不妙啊!现在已知的日军156师团157师团已经奔赴永修,我军意图切断南浔线的计划难上加难了,已经有情报证明日军在杭州、上海、南京大量集结兵力,如果日军有足够的兵力沿长江两岸袭击第三战区后方,南浔线又打不通,整个第三战区就会完全陷入敌人的包围圈,无路可逃。如果委员长此刻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第三战区二十个师,接下来,同样的命运就会降临在第五战区十几个师的身上。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为了此次战役,委员长几乎将后方的兵力抽调一空,如果日军希望扩大战果,从广州挥兵直逼郴州,整个后方已经完全空虚,日军几乎可以长车直入,由郴州而衡阳再到湘潭,将第九战区也陷入他们的包围圈内,到那时,国民政府的生存空间恐怕就只剩下四川和云贵地区了,亡国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啊……,这么严重“?叶丽丽、张全发和张曲鸣惊得嘴巴半天合不上。
叶丽丽道:“你一定有解救办法吧?“
对于自己的男人她总是充满信心,因为在她心里,秦风永远是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
但这次,秦风默然地摇头,表示这次真的无能为力,让所有人顿时如同大雪天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彻底冰凉。
张全发不死心,道:“日军的增援部队现在还在南京、上海、杭州集结,从出发到到达目的地,这当中起码五天时间要吧?如果我们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各部队退回原点,这次灾难不就避免了吗?“
“哼哼!“秦风冷冷一笑,道:“上海、南京的日军沿长江两岸进击,靠两条腿十天都未必能到达,但海军舰艇一天就能到,当然,就凭海军运输舰运送的这点兵力还不足以对第三战区以致命打击,但他们至少能封锁住长江,第三战区想从大别山撤退的这条路基本切断了,自徐州武汉相继失守后,第三战区的部队大部分事实上已经身处敌后,其生存主要是靠在浙赣的几个游击区转悠,日军占领武汉之后,随即就是打岳阳、打南昌、打丽水基地,还没有来得及腾出大量兵力进行围剿。此次第三战区集结九江鄱阳湖一带,要想成建制退回去已经不可能了,除非打通南浔线,从德安永修向湖南境内撤退。否则,就只能分散突围,但第三战区活跃在敌后,一直是日军的心头大患,此次日军大量兵力汇集这一带,进行清剿在所难免。所以,最终结果还是要舍弃第三战区。“
“那我们就全力以赴打通南浔线?“张曲鸣道。
“打,怎么打?日军156师团和157师团此时只怕已经在永修、德安一线了,104师团占据南昌,日军杭州一带的增援部队可通过浙赣铁路,再到南浔铁路,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前线,你觉得现在已经在永修前沿的第一集团军和第十九集团军能打下永修吗?“
秦风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显然,两个集团军对付日军两个师团,他们并不觉得有多少胜算。
就在这时,情报处处长兼特务团团长刘立峰快步走了进来,急匆匆地报告,据确切消息,日军此次向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是五十个丙种师团,其中有三十个师团投入满洲国,二十个师团投入华中战场。
这个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众人都觉得手脚冰凉腿肚子发软。
随即又有一个参谋进来报告,国府侍从室发来了紧急电文,命令秦风立即飞赴重庆。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张全发惊道:“委员长此时召见,恐怕是为了当前的战局向你问计,机会来了,我看你赶紧走吧,带上你的推演结果面呈委座,一切可能还来得及!“
张曲鸣也附和道:“对,赶紧走,我这就命令叶兆丰准备起飞!“说完就摇响了桌子上的电话机。
叶丽丽赶紧帮忙收拾秦风桌子上的这一堆图纸,却被秦风制止,所有的东西都在他脑海里了,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秦风可以感觉到,委员长已经嗅到危机了,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命令自己去重庆,而且还这么急,只有可能已经发现这场闹剧无法收场了,这才将希望寄托在他秦风身上,希望他能力挽狂澜,但,这个狂澜他已经挽不起了。
十五分钟后,飞机从基地冲上云霄,一个时辰后降落在重庆机场,秦风带着叶丽丽走出舱门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风驰电掣而来,在他们面前几米的地方流畅地甩尾掉头,随即车门打开,国府侍卫长王世和从车里钻出来,表情凝重,面对秦风微微点头,没有过多的言语,直接道:“来了,走吧!委座急着见你!“
因为电文是从国府侍从室发出来的,可见委员长不希望太多人知道他秦风来重庆,所以秦风只带了叶丽丽这个侍从副官。
很快,汽车驶进了委员长的府邸,三人下车,王世和指了指里面的那栋中式建筑,示意秦风进去,却对叶丽丽朝另外一个方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只说夫人有请。很明显,委员长只让秦风进去。
秦风对叶丽丽点点头,随即大步往里走,这里他来过,自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