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亲戚进京

五姑娘惨白着一张脸,她真没想过这么多。小舅舅是最疼自己的,虽没见过几回,但自小就经常收到小舅舅叫人送进来的小玩意儿,便是不值什么钱,但心意珍贵。

更有姥姥来看姨娘时说小舅舅一定好好读书,当个大官,给她们母女俩撑腰,叫姨娘当上平妻,自己当上嫡女,母女两个更是舍得往高家送银子了!

自从大房出了一个月夫人,姨娘更是有些疯魔般拿舅舅高中当救命稻草,而自己也中了一种名为“嫡女”的毒。

庶出的庶出,说出去就丢人!但成为嫡女就不一样了,自己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不用看嫡母嫡妹的脸色,不用小心翼翼讨好祖母,甚至讨好祖母跟前儿的丫鬟。

尤其是苏苏,明明一个丫鬟,却比她更得祖母喜欢,比她更像一个大家千金小姐。苏苏人好的好,脾气也温和,在府上便不是人人都喜欢,人缘也是一等一的好,但五姑娘就是讨厌她!

而如今听到祖母说,舅舅是在利用她,利用姨娘,甚至要利用宋家,五姑娘先是不敢置信,然后隐隐觉得祖母说的是对的。

舅舅给她们母女两个画了张大饼,光每年拿走的银子,平均下来都有五六百两。如今中了进士,舅舅却一定要自己上赶着上门!

五姑娘再蠢也知道认个姨娘的兄弟为舅舅那是打嫡母的脸,但她先前只想着打肿了才好。如今听到要搭上自己的名声和宋家的名声,这个她是真不知道。

想到这儿,五姑娘瘫在地上,脑里全是“我完了,姨娘完了!”

老夫人见了她这副样子,摇摇头道:“五姑娘的奶娘不守规矩、教唆姑娘,这样的奶娘,宋家不敢要。顾念她到底奶了姑娘一场,还了她卖身契,赶出府去!”

不过老夫人到底心善,加了一句道:“是她的东西让她带走,门房不许苛刻!”

老夫人又看了一眼五姑娘,“五姑娘的规矩要好好学!从今日起,禁足一个月,不许出房门,好好抄习、;碧纱身为大丫鬟,不知规劝主子。反而听之任之,革三个月的月钱,降为二等。”

碧纱给老夫人磕了头,才扶起自家姑娘,等出了随安堂,而后打了个冷颤,才发现自己背后全湿透了。原来老夫人什么都知道!

五姑娘回去便病了,老夫人又下令不许姑娘们探望,大夫来了好几个,只说是心病,慢慢开解便好。

知道详情的人自不会说什么,不知道的也没敢询问,没见五姑娘的奶娘都被赶出去了吗?

随安堂上房当日原本也没多少人,老夫人又下了封口令,这一番闹剧,在院子里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之后五姑娘在屋子里禁足,后来说想寻个清静的地方抄书,便搬到了三房的院子。

老夫人也没空理会这些,便应了下来,只因宋家各路亲戚皆从扬州赶来,要不了几天便该到京城了。

三老爷三夫人也要来了,三房的院子要收拾,各处的客房要收拾,最重要的是世子的新房也要收拾,所到之处下人们没有闲着的,便是苏苏,也被老夫人另分了差事,配合乔管事统调公中大库房,每一笔进出都要详细记录。

这大库房原归内院管理,但因大夫人的缘故,现如今归在外院。苏苏也是忙的不行,多年不管家的老夫人也累,但两个儿媳妇都拿不出手,老夫人也不信她们,只盼着三夫人赶紧来京,接了这摊子事。

而高家那边,盼了几天也没见外甥女上门,没过几天又有被老夫人赶出府的五姑娘奶娘上门投奔,高跃便知道宋家这条路子是走不通了,心中不禁暗恨,自己如今有大好的前程,宋家居然还这般与自己没脸,但面上却也平淡如常。

又不知想到了什么,见五姑娘奶娘大包小包的,居然还留了她在家住着,只说到底奶了外甥女一场!

那奶娘家里也早就没人了,否则也不会来投奔高家,见高跃收留他,便口没遮拦的问什么说什么。她手里又有一些五姑娘私底下用的帕子等小物件,以后又因此惹下事端来,这个暂且不提。

只说宋家这边,老夫人接到自家亲戚们即将到京的消息后,就一通收拾。

到了九月底,三老爷和三夫人先进了京,随行的有李家老太太和宋家大姑娘、大姑爷。

不出几日,又有二姑老爷、二姑太太带着嫡出女儿进了京,随行的是三姑太太并所出的一儿一女。三姑老爷是地方官,无旨意不得离开所辖地,便让三姑太太替他向老夫人和大舅子、清和内侄贺声喜。到了十月十日,李家舅爷带着李太太到了,随行的居然还有二夫人的娘家大哥一家几口。

至此,宋家除大夫人娘家外的所有姻亲全部到了,宋家也是空前的热闹。

故去的宋老太爷在挑媳妇上糊涂,但在教养女儿方面一点儿不糊涂。

两位庶出小姐打出生便被抱到老夫人身边教养,老夫人是个有心胸的女子,对庶出的女儿也是精心教养。

二姑太太和三姑太太的婚事也是老夫人百般挑选才定下的,两位姑太太对嫡母很是亲近,每年节礼都不曾少过。加上嫡兄嫡姐给力,她们在夫家也很是硬气!

如今,亲侄子娶亲,两位姑太太带来的贺礼和孝敬老夫人的物件,都是乘船拉来的。

三姑太太作为地方官员的女眷,还要防着别人说自家老爷是个贪官而有所收敛。但二姑太太却是不怕的,她孙嫁的孙家那是正经的扬州首富。说宋家富贵,那是因世人皆知盐商有钱,但说起孙家,便是盐商也是不如的。

李家是凭着宋家的缘故成了皇商,而孙家却是打前朝时,便是给皇室采办珠宝首饰奇珍异物的。到了如今,在名声上虽不比世家大族,但也有一个内务府世袭的职位。

如若不是宋老夫人当年对孙家老夫人有恩,以二姑太太庶出的身份,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孙家嫡长媳的。当然二姑太太也确实优秀,孙家又看中了宋家的潜力,才定下这门亲事!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这回宋家在京城又出了回风头。一车一车的箱笼从码头运进顺安伯府,看热闹的人一打听,才知是宋家两个庶出的姑太太和宋老夫人娘家人进京。

如今谁还敢小瞧宋老夫人婢女出身,不仅有个皇商的娘家,便是连庶女也嫁得这般好。倒让京城周边掀起了一股“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