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西湖结义(1)

这么巧?

杜春风有些意外,说道:

“那么,此去襄阳的路程你应该熟知,对吧?”

郁杭秋点头,说道:“当然。”

两人去木府的帐房里取了二千两银子,暂作盘缠。

抢劫安卓银船所得的二万两白银,目前就存放在木府,凭着杜春风的一张脸,便可随意取用,非常便利。

去码头的中途,路过魁星楼,杜春风走了进去,一打听,陆游与木易皆已兴尽离去。

甚至,这桌奢侈的酒席,所费银钱也被木管家大笔一挥,挂到了木府的帐上。

既然有大款帮着买单,杜春风乐得省钱,便不多说,笑呵呵的辞了掌柜,自顾出了魁星楼。

他与郁杭秋又拐去集市上,釆买了一些酒菜米肉,便如同一对好基友般,肩扛手提,说说笑笑的朝码头走去。

在码头上看管潘三郎客船的人,大约早就接到了通知,特意将船泊在显眼的位置,以至于一眼就能看到。

杜春风上了船,才发现木星成考虑的相当周全,客舱里不仅新置了被褥,竟然连船工与厨娘也给配齐了。

这是一对中年夫妇,皆是木府中的下人。

男的便唤作木叔,女的则叫水婶,男的负责行船,女的除了相帮着撑船外,便是烧饭清洗,干些杂活。

据他们自称,从梅城去襄阳的水路,曾经跑过多次,很是熟悉。

既然人已到齐,木叔便解了缆绳,撑着船离了岸。

此去襄阳,水路迢迢,约摸二千余里。

先走富春江至临安府。

然后,在临安府折入京杭运河,过嘉兴府,平江府,常州入长江。

又溯长江而上,过太平州,芜湖,贵池,安庆,江州,蕲州,在鄂州入汉水。

又沿汉水上行,过郢州,最终抵襄阳。

水路行船,若天气晴好,顺风顺水,每日也只五六十里。

遇阴雨连绵,则下锚泊舟,非要紧关头,通常不会冒雨赶路。

若逆水行舟,船速自然缓慢,每日也就二三十里而已。

如此一算,这趟旅程,至少也得两月有余。

此时正是七月将过,夏末秋初,岸边的柳树叶子,正从浓浓的墨绿,渐渐转成淡淡的金黄。

或许到了襄阳,秋已老,叶已落。

古人的慢生活,便是就这样,首先从悠悠的行路开始。

从梅城至临安府这一段,因是顺水,只木叔一人便能轻松对付,杜春风与郁杭秋,便坐到船首的甲板上,有一句没一句的扯起了闲篇。

郁杭秋眼睛盯着哗哗后退的水流,吭哧了好久,说道:

“看木府的排场,似乎并没有抢夺义父银子的理由?”

杜春风说道:

“这银子一旦装上船,又有史通判亲自押运,理论上,已经不是安卓的钱了。

所以,我劫的,其实是官府的不义之财。”

郁杭秋说道:

“这层道理我也想过,否则,便不会如此干脆的与你在一起了。

但是,你可想过,银两丢失,那些官儿岂会善罢甘休,说不得会颠倒黑白,将责任推给义父,让他重新筹措,再次送去。”

杜春风轻轻笑道:

“莫担心。正是我晓得衢州的知州不会再找安卓的麻烦,方才下的手。”

郁杭秋问道:“为何?”

杜春风笑道:“不为何,日后你便会明白,安卓必会安然无恙。”

郁杭秋听到此处,心头似是一宽,脸上堆起了笑容,说道:

“其实,我知你是不会害我义父的,只是一直等这个答案而已。”

说完,长吁一口气,站起身来,又郑重的说道:

“日后,如你所说的太上皇帝驾崩一事,果真应验,我便毕生追随与你,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杜春风也站起身,御风而立,说道:

“你我共谋大业,为国为民为赵宋江山,这算是个理由。

但自个儿活得有尊严,有体面,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是最重要的理由。

所以,奋斗是必须的,但肝脑涂地还是算了,好好留着你的有用之躯,将来去过位高权重,绵衣玉食的日子吧!”

郁杭秋极少听到这种直戳人心的话,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低头嘿嘿嘿的窃喜起来。

次日黄昏,船到临安府,因是客船的缘故,便未去那些客货混杂的码头凑热闹,行到西湖边的清波门外,找了一个幽静处泊了下来。

晚上,水婶煮了一大锅酸菜鱼。

这是杜春风闲极无聊时,看到船上有水婶带来的一坛泡菜,便指点着她做的。

虽无花椒与辣椒,做不出后世正宗的酸菜鱼,但比起通常烧鱼时的清水白煮,这个味道,可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等大家稀里哗啦的吃完,夜幕便完全遮盖了下来。

西湖虽在城墙外头,但沿湖一圈,瓦子勾栏,酒肆客栈,却是密密匝匝,随处可见,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城内。

更有达官显贵,巨贾豪绅将私家园林建于湖边,白日进城忙碌,天黑出城居住,为西湖平添了许多贵气。

望着湖面上大大小小,如织的花船,彩灯高挂,丝竹悦耳,杜春风暗叹一声,信口吟道:

西湖歌舞几时休?

直把杭州作汴州。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岸犹唱后庭花。

立在一侧的郁杭秋不禁一怔,说道:

“这首诗似乎不是如此的吧?”

杜春风将目光从花船上收回,幽幽的说道:

“你难道不觉得,这样很贴切吗?

诗言志,我以为,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又何必过分去讲究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呢?

譬如这两首诗的另外四句:

烟笼寒水月笼纱,

夜泊西湖近酒家。

山外青山楼外楼,

暖风熏得游人醉。

你看,只要将原诗中的“秦淮”改成“西湖”,再将它们放在一起,不也是挺好的吗?”

郁杭秋讷讷。

说实在,他也就是稍稍识字而已,对于诗词,实是半瓶子醋。

杜春风说完,也觉得意兴阑珊?

便简单的洗潄一番,径直钻进自己的船舱,默默想着心事去了。

直至次日凌晨,五更时分,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点,击打在船舱的顶篷上,“啪哒”“啪哒”格外有力。

杜春风从睡梦中惊醒,一时再也无法入眠,便干脆披上衣服,推开了舱门,坐看黎明时的雨中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