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村祭祖
随着除夕越来越进,各家都开始抓紧时间忙活起来。
可能在现在年轻人的眼中,过年其实不怎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充足。所以大家对于过年,也就没那么热衷了。
但是对于父母那一辈来说,过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中不管再忙,再累,日子再拮据,这年一定要过好的。人不管离得多远,也要想方设法回去团圆的。这种团圆的渴望,这种对亲情的依赖,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们民族的每个人的基因里面。
和大多数人地区一样,过年的风俗都差不多。不过韩栎他的家乡处在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所以呢吸收了南北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从而融合成当地特有的风俗。
比如,在过年前需要蒸馒头,蒸包子,三十下午的团圆饭,初一早上的饺子,十五晚上的元宵或者汤圆等等。
当然了,和很多地方一样,那就是在三十这一天,每家的男子都要去扫墓祭祖。
韩栎他们算是属于一个较大的家族,他爷爷这一辈总共有兄弟五个,而他父亲这辈呢,则是有兄妹四人,父亲排名老三。而到了韩栎他们这一辈,虽然有很多都是独生子,但他的堂兄弟们也非常的多。
所以每年三十的祭祖,都会非常的浓重。
韩栎的老家所在的地方叫做韩村,属于是距离市区大概有五六公里山里的一个小村子。村子里面基本上以韩姓为主,当然也会有零星几户他姓人家。
但是因为都在一个村子,再加上前面好几代的姻亲或者其它关系,所以基本上也都属于是自己人了。
韩栎的奶奶过世的比较早,但韩立的爷爷却还在。老人家参加过解放战争,建国后也参加过剿匪战斗。
后来一直在部队工作,直到那个特殊时期吧,因为一些原因才被迫转业。
说是转业,其实呢却是去给人家生产队放羊。虽然后面被平反,但也不能回到部队了,只能是退了下来。
因为有部队情节,韩栎的大伯二伯,小姑都是当兵的出身,小姑现在还在部队中任职。也就韩栎的父亲韩一民,当时高考居然考上了,所以才没去当兵。
因为工作的关系,韩栎他们一直在城市里面生活。因为之前家庭条件比较差,生活呢也比较拮据。
所以呢,他爷爷也就一直住在农村老家,由他大伯和二伯照顾。
虽然韩栎他们会经常回去看望他爷爷,但也就回去吃顿饭。但并不会多呆,主要是韩栎他家在农村没有房子,老住在大伯二伯家里,不太方便。
虽然说大伯二伯不会说些什么,但大伯母和二伯母则就不同了。
当然,这是他们长辈之间的那点龌龊。据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年供韩栎父亲韩一民上学的钱,都是他大伯和二伯供的。
虽说他爷爷有退休金,但那个年代退休金少的可怜。一方面要为他生病的奶奶治病,另一方面呢还要用来救济一些战友,所以就没剩多少钱。
而后来呢,韩一民大专毕业就留在了城市里面没回去。加上后来韩一民还拒绝了他大伯和二伯承包的建筑工程什么的。所以三家关系,就闹的有些僵。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长辈之间的,和韩栎他们这一辈没什么关系。韩栎回去后,不管大伯一家还是二伯一家都对他也是疼爱有加。
韩栎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大伯和二伯每人还给韩栎送了两千块钱,算是资助他上学呢。当然了,他父母也一样,对他的那些堂兄堂姐也是非常的爱护。
三十一大早,吃完早点,韩栎和父亲韩一民迅速的将春联贴上。然后一家人就收拾东西,向老家赶去。
这次,韩一民并没有开他的那辆破车,而是让韩栎开着沈驰的那辆老大众。他和杨芳呢则是坐在后面。
顺着熟悉的道路,韩栎开回了村子。
将车开到了大伯家的前停下,听到车声,屋里面的人纷纷都走了出来。
看着这些熟悉的亲人,韩栎心里一暖,然后笑着大声叫道:“爷爷,大伯,大伯母,斌哥,勇哥,芹姐……”
“哎,回来了!”
“怎么是小栎开车?”韩栎的爷爷韩弘华皱了皱眉头道。
“呵呵,爸,这是小栎非要开的。再说他刚把驾照考了,所以我就让他开了。”韩一民笑着说道。
“换车了,还是旧车?”大伯韩一军冲着韩一民问道。
韩一民摇头道:“没,这是小栎开他朋友的。我那辆破车坏了,没开。”
“哦,这样啊,进屋,进屋!”韩一军打量了韩栎一眼,然后冲着他们招手道。
韩栎见状,连忙走过去搀着爷爷向屋里面走去。今年八十多岁的韩弘华因为当兵的缘故,加上大伯二伯一家的精心照顾,以及农村清新优美的环境,所以身体很硬朗,中气很足。
作为一名老兵,他到现在还保持这每天早起打一套军体拳的习惯。不过呢到底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年龄不饶人啊。
待众人坐下,他大伯开始给韩一民介绍今年的祭祖扫墓的安排。家族的祠堂是在特殊时期后重修的,里面供奉着他们家族的老祖宗。
所以在扫墓之前,全体宗亲要进祠堂祭祖上香。
当然了,只限于男性,女性是不能参与的。而且能进祠堂的也就是那些辈分高,年长的,像韩栎他们这一辈的,只能是跪在祠堂外面,只有上香的时候,才能进去。
听大伯说,今年他很多族叔和长辈都要回来,所以今年的祭祖阵仗很大。光是鞭炮,纸钱和香就花了好几万。
而这些钱除了一部分是这些回来的长辈族叔们掏的,剩下的就要挨家公摊了。不过算下来每家也就一百左右,不算什么大钱,而且一年就这么一次,也都能负担。
虽然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是迷信,或者说是封建思想。但不可否认,这座祠堂,每次祭祖,都是整个家族人聚集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如果不是有这个仪式在的话,恐怕是很难在这一天聚集到这么多人的。
有祠堂在,就意味着你的根在这里,不管你走的多远,到头来还是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