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冒雪进山

  数九寒天,热饭吃不上一口,雪下了那么多天更是没有干木材烧火取暖,再这样下去必死无疑。

  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活下去,怨天尤人没有用,只能靠自己。

  第二天一早,茯苓就喊小妹去林二壮家借斧头,准备去后山砍柴。

  二壮的老婆看见小妹紫苏小手冻的像红萝卜、发紫的嘴唇抖得厉害,赶紧握住小妹的手放在自己怀里捂了好一会儿,眼圈红红的转身进了里屋,拿了半块白面饼不由分说塞给小妹。小妹却没舍得吃,一直揣在怀里想等着大姐和二哥回来再吃。

  茯苓带着斧头绳子,二弟背着篓子,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没膝的积雪头也不回的向青云山进发了。

  雪花劈头盖脸的打在脸颊上,疼得睁不开眼,没一会儿茯苓和二弟的帽子和眉毛眼睛就结了一层白花花的冰霜。

  才走了一袋烟的功夫,茯苓和二弟脚上的千层底棉布鞋就全湿透了,脚冻得快不是自己的了,而雪中的青云山却还是那么遥远,果真是“望山跑死马”,何况是两条腿的人。

  雪天路滑,山里不但有野兽,更有雪坑,不清楚路况的茯苓没敢带二弟进深山,只是在山的外围转悠。

  茯苓专拣小树砍,这样砍得快又省力气,二弟则负责寻找可以吃的食物。

  让人兴奋的是茯苓砍树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窝野鹌鹑蛋,二弟则在一个被积雪覆盖的洞里用随身带的小铲子活捉了一窝野兔,一公一母两只和一窝十几只拳头大小的兔崽子。

  二弟欣喜若狂,小心翼翼的把两只大兔子腿用草绳捆了,和一窝兔崽子一起放进背后的竹篓。

  怕兔子冻着,细心的二弟又寻了些干草把兔子盖起来。

  茯苓用随身的小布袋把鹌鹑蛋装起来,虽然小,但好歹也有二十多个呢,这东西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呢,刚好可以给姐弟三人补补身子。

  下雪的时候天黑得也早,看看身后像个小山似的三大捆柴和意处收获的野味,茯苓和二弟便心满意足的下了山。

  风雪中守望在村口的小妹见到大姐和二哥回来,撇了撇嘴带着哭腔:“两个大笨蛋,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一边责怪丢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边慌忙帮大姐接过一捆柴背在肩上。

  小妹已将热水早早烧好:“大姐,二哥,冷不冷,快,快,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茯苓来不及休息,分出大半捆柴出来,又数了十个鹌鹑蛋,抓了一对小兔仔要给林二壮家送去。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茯苓不忘最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姐弟三个。

  临出门前还不忘叮嘱二弟一句:“二弟你在家好好休息,千万不要先用热水泡脚,让小妹帮你先用雪把脚搓暖后捂热再泡热水,不然你的一双脚可是要废了”。

  茯苓恍恍惚惚的想着心事,不知不觉中走错了路,背着半捆柴深一脚浅一脚的竟走到了林二壮隔壁的三叔老宅。

  刚一走到门口,恰巧碰到回老宅取东西的三婶。

  看到这只讨厌的苍蝇,茯苓拧着眉,掉头就走。

  眼尖的三婶快步围了过来,尖着嗓子嘲讽道:“吆,我道谁呢,原来是三弟家大丫啊,怎么的,知道你三婶家缺柴,来给三婶送柴来了?”

  说话间就动手去卸茯苓背上的柴。

  茯苓也不接话,冷冷的回过头上去就是用力一脚,三婶抓住柴的手来不及放,整个人被巨大的惯性甩到了一边,木柴上几根尖锐的倒刺在甩开她的同时扎进她拿着帕子的手上。

  三婶顿时气急败坏,三分无赖七分发狠的哭喊起来:好你个丧门星,敢踹老娘,杀人啦,杀人啦……”

  一边凶相毕露的站起来就要上去撕扯茯苓,却发现自己衣摆上赫然粘着一坨大便,刚才摔倒时好巧不巧,竟一屁股坐到了大便上。

  三婶努着嘴,恶心的想哭,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气得直跺脚。

  想用手里的丝帕去擦又舍不得,便一手用丝帕捂着鼻子,另一只手叉着腰,破口大骂谁家天杀的没教养孩子随地拉大便。

  骂了半天又觉得该骂茯苓,可这时却早已不见茯苓踪影。

  臭气熏天、灰头土脸的三婶只得悻悻然而归。

  待二壮夫妻俩打开门,看到搓手呵气,一张小脸冻得发紫的茯苓,忙拉着茯苓进屋。

  茯苓熟门熟路的把半捆柴卸到林二壮家柴房,把十个鹌鹑蛋交给二壮婶留给大丫和二小补身子。

  知道茯苓冒雪进青云山,林二壮两口子既心酸又无奈,说啥也不愿收下。

  “婶子,要不是你们一家,我们姐弟三个怕是早就冻死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这点心意请一定收下”。

  夫妻俩拗不过茯苓的坚持,只得收下,但林二壮仍不忘叮嘱茯苓:“孩子,青云山深山老林子的,里面啥吃人的野物都有,可不能再往里面进了,别为了口吃的枉送了性命。”

  茯苓只得客套的应承着。开玩笑,不进山,姐弟三人的口粮怎么办?

  茯苓又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两只小兔仔送给大丫和二小养着玩,二小乐得一蹦老高:“茯苓姐,你怎么就知道我喜欢小兔子,你真真比我亲姐还要好!”

  惹得大丫忍不住白了二小一眼:“瞧瞧你,前些天是谁想吃我馍馍时说我是天底下最好的姐姐的?”

  茯苓不禁莞尔。

  临走,二壮婶拿了几张烙饼塞给茯苓,茯苓也不推辞,有来有往才能有情有义,别人的好记在心里,来日方长,以后再接着报答也不迟。

  在林二壮家没敢耽搁太久,茯苓知道,家里还有一双饥肠辘辘的弟弟妹妹在等着她。

  今天是大年初一,怎么着也得吃饱吃好。

  茯苓喊小妹把那剩下的十几只小兔仔圈起来,用干草切碎喂了,心里暗自盘算,待这十几只小兔养大,定可以换些钱粮回来。

  茯苓和二弟把两只大兔子宰了,一只放锅里煮了,另一只挂了起来。因为没有盐也没有任何调味料,只能吃清煮的兔子肉了。

  即便如此,当一掀开锅盖,那扑鼻的香味还是馋得二弟和小妹围着灶台急着直叫唤。

  用二壮婶送的杂面烙饼包着白味的兔子肉,虽然不放调味料的兔子肉腥味很大,但姐弟仨仍然吃得酣畅淋漓。

  这个夜晚,一顿饱饭,一个小小的火堆,便足以照亮温暖三个孩子的一整个风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