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谋士良臣

刘琦说完赶紧让下人准备客房和一些酒水。

房间就在张辽休息的房间旁边,这也是刘琦有意安排的。

刘琦安排好房间,又把虎肉和虎尾汤准备了一些,然后拿些酒水,带着荀攸和顾雍来到房间,三人又开始畅谈一翻。随着时间的流失,荀攸和顾雍对刘琦是越来越震惊,俩人对视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

荀攸说道:“公子对如今之大汉,看的如此透彻。”荀攸说道这里,对着刘琦施了一礼继续说道:“攸敢问公子,今生之志?”

刘琦知道重头戏来了,看这面前俩人说道:“两位先生都想知道?”

“还请公子如实相告!”荀攸和顾雍施礼说道。

“两位先生不必如此。”刘琦赶紧扶起两位说道:“琦五年之前并无大志,当时在汝南跟着外公生活,也只是想好好求学读书,以修得好武艺,卖身帝王家;可好景不长,也就是在哪一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刘琦看看两人,喝口茶继续说道:“吾当时跑去问那些黄巾,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起义?有的人说起义就有饭吃,有的人说杀死官员和豪强,就能够拿回他们的土地;也有人是家里房子都被烧了,不跟着黄巾贼一起,就会被饿死。”

“看着哪些带着老弱妇孺,背井离乡的黄巾贼军,吾当时就去问外公,士族豪强为什么要抢夺别人的土地?难道皇帝和官员都不管吗?外公说‘我大汉的天下,就是靠着士族豪强打下来的,现在也是靠着士族豪强支撑着。皇帝和官员怎么管呢?再说,又有几个官员不是士族中人呢?至于抢夺土地,他们想要壮大自己的家族,或者是保存自己的家族,就需要去巴结权贵,可是巴结权贵的钱财怎么来呢?所以他们只有靠剥削百姓。”

刘琦说完喝了口酒接着说道:“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就更加的用心学习,把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拿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所有的造*反和叛*乱,都是朝廷的问题;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无非就是:饿了,能够吃饱;冷了,有衣服穿;病了,能够医治;有冤,官员能够做主;想求学,有地方去。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皇帝给不了,百官也给不了!所以他们就造反。”

“所以从那件事之后,吾就为自己立下今生之志。”刘琦说道这里,看了看一脸激动的荀攸和顾雍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良久············

“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荀攸说道这里,对着刘琦跪拜施了一礼说道:“攸愿追随公子,为万世开太平,还望主公收留?”

“什么?”刘琦惊讶的问道。

扑通·····

顾雍跪地说道:“雍虽才识浅薄,但也有此心,望主公收留?”

“什么?”刘琦看着荀攸跪下,已经激动的不得了,还没有反应过来,顾雍又跟着跪拜认主。

“两位先生快快请起,琦得两位先生相助,定能完成此生之志。”刘琦高兴的扶起俩人,又对着俩人尊敬的施了一礼说道:“两位先生请受琦一拜。”

“主公,万万不可啊!”俩人看刘琦如此看中自己,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俩人心里已经有遇明主的感觉。

刘琦笑着说道:“哈哈······两位先生快请坐,吾等今日应好好庆祝。”

“主公请!”

哐当······三人还没坐下,房间门打开了!

张辽和高顺俩人,由于丁原和吕布的事情,吕布根本就不相信俩人,搞的这段时间俩人心情都不好;高顺是一个严瑾的人,也是感觉到刘琦有君子之风,所以今晚借着酒劲上,发了几句牢骚;没想到刘琦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让下人们做好了醒酒汤,等着高顺醒来饮用;不但高顺有,就是张辽也准备了醒酒汤,俩人用过醒酒汤之后,各怀心思躺在床上。

隐约间俩人听见,隔壁房间的谈话声音,在古代偷听别人谈话,是很不耻的行为,可是刘琦们谈话声音很大,不想听见也不行啊!俩人一合计,直接把睡房们打开,也不睡觉了,就坐在那儿听。

随着时间的过去,俩人是越听越惊讶,尤其是刘琦对于大汉的局势,诸侯会盟谁是盟主,未来的天下走势等等,张辽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也属于智谋之人,刘琦说的这些他也懂;只到听见刘琦说道今生之志,俩人当时激动的就想过去拜见了,最后俩人又听见荀攸和顾雍已经认主了,俩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决然,直接跑到刘琦这边打开了房门。

“文远兄,伯义兄····”刘琦看着张辽和高顺激动的神情,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

“琦兄弟今晚与两位先生之间的谈话,辽与伯义都听见了!吾等也知道,隔墙听音很不耻,还请原谅则个。”张辽没有等到刘琦说话,一下就跪在刘琦面前,继续说道:“辽闻得兄弟此生之志,以前是想都不敢想,但兄弟有此志,辽愿意追随左右,牵马坠等万死不辞!”

张辽说着又磕头拜到:“雁门张辽张文远,拜见主公!望主公收留?”

高顺跟着跪地说道:“高顺高伯义,拜见主公!望主公收留?”

“文远兄,伯义兄,快快请起!”刘琦愣了愣神,赶紧扶起俩人。接着说道:“琦刚得两位先生相助,现在又得两位兄长相助,大事可成也!”

“吾等定能襄助主公,完成大业!”

“哈哈······好。”刘琦开心的说道,接着安排几人坐下。

几人喝酒高顺喝茶,又喝了两杯。

“主公既然有争霸之心,首先就要有立足之地,不知主公有何打算?”顾雍说道。

“恩,元叹有何见解呢?”

顾雍想了想说道:“董贼目前霸占朝廷,文武百官任意任免,主公凭借着汉室身份,想讨得一官半职很简单。关键是主公怎么想?是想立足朝廷,静待变化?还是想讨得职位远离朝廷,到地方去发展实力?”

刘琦想了想,看着荀攸说道:“公达认为呢?”

荀攸说道:“主公想要立足朝堂太难,首先就要有兵权,还要得到朝廷中人支持,现在董贼霸占朝堂,就剩下一点儿利润,谁又愿意让出来呢?主公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董贼不会得罪与你,但想要得到重用也很难;所以,攸建议主公远离朝廷,主公离开洛阳,很多人都愿意看到,士族百官怕你分权,董贼更想让主公这样的宗室之人远离朝廷。”

刘琦看着荀攸,心里是越来越喜欢了!这个分析太牛-逼了!难怪历史上董卓会安排刘表当荆州刺史呢!刘表离开朝廷,一则:董贼可以更好的霸占朝廷,至少不是汉室宗亲之人,也不会全部为皇帝说话;二则:又可以安抚汉室宗亲,可以显示他董卓没有自立的心。

刘琦点点头,看着张辽和高顺问道:“文远和伯义怎么看?”

“吾等全凭主公做主!”张辽高顺抱拳说道。

晕,这叫什么话呢?

“如果吾等离开,两位兄长能带多少兵马?”

张辽想了想说道:“三千并州狼骑,六百河内骑兵;只要董贼发话,吕布会很乐意看到吾等离开。”

高顺想了想说道:“吾只有七百二十名陷阵营士卒。”

“好,那我们就离开。”刘琦说完,看着荀攸和顾雍问道:“既然决定离开洛阳,两位先生认为该去什么地方?”

刘琦心中很清楚自己会离开,只是想考验一下,这些谋士们意见。

顾雍说道:“大汉十三州,目前以洛阳及关中地区的司隶校尉部需要排除,从北方开始幽州有州牧刘虞,还有北平公孙瓒,两人早晚有一战,所以对我们来说不合适。”

“冀州牧韩馥虽然软弱无能,但他是袁家门生,而且袁绍现在任职渤海太守,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尤其是河北地区根基更深,所以冀州非袁本初莫属。”

“袁绍得冀州后,东可取青州,青州并没有可战之将,又经过黄巾贼军掠夺,唯一北海太守孔融,又是不知兵之人,所以青州轻松可下;如果主公想得青州,必须要面对袁绍这位强大的敌人,雍不建议主公去青州。”

“西面之并州,除晋阳和上党二郡之外,其他郡县人口凋零,又多有异族掠夺,根本不适合作为主公霸王之地,他日必定为袁本初所有。”

顾雍说道这里停了下来,看看了众人。

“如果按照元叹先生这样说,那幽州迟早也是袁本初的,以后整个河北地区不都会归袁本初所有了?”张辽听顾雍停了下来,直接说道。

顾雍笑着说道:“文远将军说的没有错,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整个河北地区,非袁本初莫属。”

“那吾等该去往何处?”

“文远将军稍安勿躁,大汉十三州,袁本初只是拿到四州之地而已,即使司隶校尉部不可得,吾等还有八州之地可选。”顾雍说道。

荀攸接着说道:“元叹先生说的不错,吾等还有八州之地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