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重庆惨案(二)
天空之上,机翼上的机枪喷射着火光,偶尔,有一两架飞机爆发出一团团的火光,燃烧,陨落。
天空之中,一切归于寂静。
而此刻,地面上,又开始热闹起来。
“司令!不好啦!司令!”重庆卫戍司令部,一名士兵急急忙忙的跑进去。
“什么不好?日本人的飞机都被打跑了,还有什么不好了?”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上将大声呵斥,此人,便是重庆卫戍总司令,刘峙。
“司令,大隧道那边,死了好多人。”
“什么意思?”
“人挤人太多了,里面空气不够,都死了。”
刘峙一愣,他好像理解了什么意思,防空隧道里头人太多,氧气不足,许多人窒息而死。
“司令,这些人是因氧气不足而死,有些人其实还能救,应当立刻派人将这些人搬出防空洞!到空气新鲜处!比如,朝天门河坝!”有人建议道。
“说得对,说得对!”刘峙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你,立刻带人去做这件事!”
“是!”
……
参加抢救的士兵、特务人员、防护团员、服务队员视人民生命如儿戏,他们把尸体拖出洞门,有些还未死的,被他们拖死;有些被拖断手脚;有些尚有一丝气息,但因上有尸体堆积,被活活压死。更有甚者,一些参加抢救的人员非但不全力救人,反而趁火打劫,从尸体上搜取首饰、钱物,剥取衣裤,引起群众极大愤慨。
运至朝天门河坝的死尸中,确有少数因吸到新鲜空气而复活者。但他们醒来后.发现随身所携带的财物已被洗劫一空,感到今后无以为生,便绝望地放声大哭。河坝一带,死尸累累,哭声雷动,其状甚惨。
……
6日,重庆哗然,世界哗然。
隧道惨案的事件,迅速的向外界扩散,重庆市民哭声不绝于耳。
收到消息的周卫国一愣,这才想起,民国期间的三大惨案,除去花园口事件、长沙大火,这重庆隧道惨案就是其中之一。
周卫国沉默了。一个多月来,独立式不断的核对着之前的情报,加紧对各地的防御。核对下来,发现苏宁的情报是半真半假的,日本人的确给出一份加假的兵力部署,可苏宁得到的布防图,也是假的。
周卫国想不通日本人的心态,这纯粹是浪费时间的举动。但在日本人看来,能浪费独立师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胜利。
结果,独立师的沉默好像让日本人膨胀了。
“隧道惨案伤亡如何?”
刘远摇摇头,“不好说,重庆防空总司令部说是死亡461人,重伤291人。”
周卫国脸色难看起来,这才记起来,关于惨案的人数说法,有百人说、千人说与万人说之称。百人说与千人说,都是重庆政府当局相关机构公布的,而万人说,则是幸存者们的说法。但在后世,大部分史学家们多采用万人说。
周卫国呼出一口气,重庆政府的公信力,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次消耗完的。
“现在舆论愤怒,民怨沸腾!重庆市民要求严惩凶手!”刘远摇摇头,“恐怕,只会让一部分人辞职了事吧。”
周卫国想了想,的确,相关人员肯定是被老蒋开了的。但此案的罪魁祸首,说白了,还是日本人。如果不是日本人,百姓们也不会躲到防空洞内,引发这样的后果。
“该死的,还是日本人。当然,负责卫戍的也该死!”周卫国叹道,“恐怕,这一次,要平息民怨,还是有些困难的。”
……
在社会舆论的强烈要求下,蒋委员长命令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国民参政会主席张伯芩、重庆市临时参议会议长康心如组成“大隧道窒息惨案审查委员会”,对惨案进行调查。此后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称死亡人数的登记编号始终没有超过650人。6月10日,除救出未受伤者一千余人不计外,共死亡827人,重伤165人,称大隧道惨案“死亡992人,重伤151人”。
此数据一出,舆论更是沸腾。
在象征性的惩办了相关责任人后,国民政府又加强了对消息和报道的管制,特别掩盖了伤亡人数的真相,据惨案发生后不久到实地采访的《新民报》记者陈理源说:“就我亲到尸骸累累的出事地区和向附近居民了解的情况来说,也深感该部难免有‘以多报少’的行为。”
……
重庆,老蒋的脸色很难看,隧道惨案让当局有些难以应付。
“伤亡到底有多少?”老蒋看着戴笠。
戴笠沉默了一会儿,这种时候,该如何报这个数字?随即内心暗叹,到了委员长这里,该报的,应该报真实数据才是,“约有数千人。”
“数千人?数千人是多少人?”老蒋也是生气,刘峙是他的得力干将,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总司令,出了这档子事儿,刘峙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下令免去刘峙的重庆防空司令职,该职由重庆宪兵司令贺国光兼任;重庆防空副司令胡伯翰撤职留任,隧道工程处处长吴国柄撤职,副处长谢元模记大过两次;重庆市长吴国帧撤职留任。”
“是!”戴笠松口气,这样,也算是对民众有一个交代了。
然后一琢磨,刘峙还是重庆卫戍总司令,只不过是把防空总司令的位置撸了。
……
“做得好!这些人就该全都撤职!枪毙!”面对老蒋的处置,百姓们的愤怒也终归是少了一些。
“还不够,这群人应该枪毙!”
“对这群官迷来说,撤了他们的官,应该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卫戍总司令不也是刘峙吗?”
“委员长只撤了他防空司令的位置?”
“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我们吗?”
“没错!”
……
济南,刘远看着电报,内心凄然,“这就,处置结束了?”
周卫国点点头,“不然还能怎么办?”
刘远默然。是啊,还能怎么办呢?他又不是委员长,他当然觉得不够。
周卫国叹气,这件事,还真的没有办法。重庆当局要掩盖,要遮羞,自然从上到下都要掩盖,遮羞。他记得,他曾经看到过资料,关于通风设备,在较场口大隧道内4月中旬安装好了电动通风机,1941年6月3日试验开车,约定6月5日下14:00—17:00验收,但厂方直等到警报发出前半小时,防空部谢元模也没有出现。谢元模解释:“因本人非电器专家,原约定电灯厂工程师同往验收,因该人未到,故未往验收。”但真正原因是防空部没有给军政部贿赂,军政部拒绝验收,机器竟不敢启用任其闲置。造成防空洞质量缺陷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费不足和挪用。
总之,各方面问题都很大。
这样的当局,周卫国叹气,当真是,不破而不能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