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下乡采药

系统新的考核摆在眼前,他要尽快去寻找那个坑爹的‘薄荷王’了。

夜已深。

李桂蓉走后,华青蓝也关了诊所门,他拿出一瓶纯奶,静静吸着喝。

吸了几口纯奶,华青蓝问系统道:

“系统,你说在一片薄荷田中,往往能找寻到唯一的一株薄荷王,那就是说,有可能在一片薄荷田中,也找不到一株薄荷王?”

清冷的电子音回复道:

【宿主,你猜的没错,薄荷王并不是存在每一片薄荷田中。】

【薄荷王无法人工种植,只存在野生的,需要宿主亲自前往野生山林中寻找。】

薄荷这种中药材,野生并不少见,华青蓝倒也不怕野外找不到。

只不过他有个关键的问题要问:

“系统,薄荷王和普通的薄荷叶有什么具体的区别,比如说外观颜色,气味,形状??能否大概说明一下,至少让我有个方向。”

【此为不可说。这也是这一次系统考核的关键,需要宿主亲自找寻,亲自辨识,亲自体悟。】

“……”华青蓝瞬间木讷。

系统真是铁石心肠,一丁点都不肯吐露。

果然想要走‘小作弊’路线,那是不可能的。

系统不靠谱,那就找度娘吧。

拿起手机,华青蓝乐滋滋的百度搜索了关键词‘薄荷王’。

搜索出来都是‘薄荷网’之类的无用信息条目。

啥有用的资料也搜不出来,反正压根没有薄荷王的百度词条。

“系统,如果我真的找不到薄荷王,完成不了考核,是不是就不能制作驱蚊香包了?”华青蓝有点担心起来。

其实这是有点明知故问,但是华青蓝还是想要得到系统的确切回答。

冰凉的电子音回复道:

【宿主,如果你找寻不到薄荷王,不能完成系统的新考核,你不仅无法制作驱蚊香包,还将受到系统的惩罚!】

【请努力完成系统考核!!!】

强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华青蓝万万没想到还有惩罚。

这也太坑了。

“失败后,有什么惩罚?”华青蓝想要搞明白后果。

系统电子音提示道:

【宿主,惩罚将于你考核失败后正式执行,现在无法透露,请努力通过考核。】

【本次找寻薄荷王的考核时间,定为三天共计72小时。倒计时将于明早八点正式启动。】

“还有时间限制?才三天??”华青蓝听到考核限时三天后,犹如晴天霹雳,耳朵轰鸣一阵。

直到现在,华青蓝还没有搞清楚,薄荷王究竟长什么样,究竟和普通薄荷叶有什么区别。

在没有搞清楚这一切的情况下,要找寻一个不可知的中药材,简直毫无头绪,说是比登天还难也不为过。

不过有挑战就更有动力向前。

自己的终究目标,正如国医资料卡上所写的一样,是最强国医圣手。

面对这个小小的找寻薄荷王的考核,又有何所畏惧!

华青蓝是个乐观的人,不会被考核打败,他已经想好了大概的找寻方向。

薄荷王既然是生长在大片薄荷丛中,那只要找到一大片的野生薄荷,那铁定有迹可循。

先下乡回老家再说。

华青蓝暗暗做了决定。

老家农村那里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气候和环境都相当宜人,再者山野湿地,丘陵山林遍布,更有符合野生薄荷生长的土壤条件,那里或许能找到薄荷王。

打定主意的华青蓝,上了二楼,收拾了一下旅行袋。

把两件换洗的衣裤塞进包里,又放了一点现金,再把一本名为《大华夏中草药百科彩色图谱》也放包里。

准备好行囊,华青蓝又预定好明天早上回老家的高铁票。

一切准备完毕,华青蓝洗了个凉水澡,便早早睡下了。

……

夏日炎炎,一大早就能感受到夏日清晨的燥热。

华青蓝起了个早,提着旅行袋,在附近的大超市买了点下乡的伴手礼,然后搭乘早班公交车到了高铁站。

等到他坐上高铁没多久。

清冷的电子音就在华青蓝的脑海中提示道:

【新的考核,72小时倒计时,正式启动!宿主,请尽快找到薄荷王!完成考核!】

电子音完毕后,一个沙漏倒计时同时出现在华青蓝的脑海中。

流沙一点一点流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流沙流尽,考核72小时就到了,必须在这之前找到薄荷王。

下乡的一路上,山清水秀,风景十分秀美。

华青蓝无心看车窗外的景色,他从包里拿起《大华夏中草药百科彩色图谱》,查看薄荷的百科介绍。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是华夏常用的中药之一,遍布华夏各地,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

全株薄荷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这种药材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内服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

就是寻常无病,也可以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散热解火。

既然是薄荷王,肯定和普通的薄荷在外观性状上会有所不同吧。

华青蓝看完百科后,一路上都在想,薄荷王究竟会长什么样?外观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高铁车程一个多小时,华青蓝又乘坐了农村客运,最后步行,终于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山旮沓。

自从父母早年去世后,华青蓝都在城市过年,想来也已经有几年没回乡了。

他家的老房子还在,只是许久没有收拾压根住不了人了。

好在隔壁邻居的贺家老奶奶,为人特别好,一眼就认出了华青蓝。

“蓝娃子,你算是回来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你回来过。”贺奶奶耳聪目明,嗓门也大。

“贺奶奶,您身体还硬朗吧。”华青蓝也亲切问候道。

“身体好着呢,就是去年吃饭,吃了石头子把右槽牙磕到了,花了好几百块补了。”贺奶奶和蔼可亲道。

早些年,贺奶奶生贺老三的时候,用力过度,下体血崩,后来落下病症,极度贫血,一直也不见好转,看了西医也不管用。

后来还是多亏华青蓝的爷爷,用传统中医药手段给治好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复发过。

“蓝娃子,你这一次突然回来,是出了什么事吗?”贺奶奶关切问道。

华青蓝耿直道“贺奶奶,没啥事,我就是回来看看你和贺三叔,顺便采点新鲜的野生薄荷。”

说完,华青蓝把包里的伴手礼拿出来,递给贺奶奶。

伴手礼不是贵重补品,无非就是一些NA市特产糕点,还有一些新鲜水果。

礼轻情意重。

乡下人向来淳朴客气,贺奶奶一开始推辞没要,后来终究拗不过华青蓝,还是收了伴手礼。

“蓝娃子,一会午饭就在家里吃,我一会让你三叔去杀只鸡,再买点菜。还有你家也不用收拾了,晚上就在这里睡,就是腾个房间的事。”

在农村不像在城市到处是馆子和旅馆,吃饭和睡觉是个大问题。

华青蓝也没推辞。

“蓝娃子,你不是要薄荷吗?我后院就有一溜子的薄荷,全是自己野长得,你要多少就采多少。”贺奶奶指了指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