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们的航路(二十三)

九z岛的北部,是邪m台最初的国境。

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使之更容易从朝x半岛南部,乃至我国大陆地区,获得经济及技术优势。

公元四世纪,邪m台之名开始从我国的史书中消失,取而代之成为倭国z治代言人的,是一个叫作“大h国”的国家。

然而所谓“大h国”,很有可能,就是向本z扩张成功的“邪m台国”。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音译,后者的“h”字则是倭国引入汉字后,用以取代w辱性的“倭”而更迭的族名。

未能更改的,是“大h国”的倭语训读发音——yamato。

因为翻译误会造成的认知混乱,在我国史书中比比皆是。

也可以说,对于这些蛮夷的辨识工作,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史官们,态度从来算不上特别认真。

然而正是这些不算认真的记录,却为周边许多国家追溯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地形、气候,以及与亚洲大陆的相对位置,长期决定了倭国内部诸板块身位。

在一个山地占比达71%的国度,平原显得异常的珍贵。

倭国最大的平原地带,是位于本z岛东北海岸的“关d平原”。

它的面积超过16000平方公里,大体与后世燕京市的辖区面积相当。

排名第二的石狩p原,则为4000平方公里。

再往下的浓尾p原、j畿平原,面积更是只有1700-1800平方公里。

然而并不是平原面积越大、地形越平,就一定越有潜力的。

就像西x伯利亚平原,虽然是亚洲第一大平原,但却因气候异常寒冷,而长期无法开发。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的南美亚马逊平原。

这片世界最大的平原,所蓄积的总人口不过1500万。

与加拿d、澳d利亚这些因寒冷、干旱而形成地广人稀之地,处于同一量级。

只不过亚马逊平原的问题在于降水太多,对土壤伤害过大,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相比之下,在火山岛性质的倭国,包括最大的关d平原,土壤倒不成为问题。

“关d”的称谓,总是不由自主的,让人联想起,曾经被称为“关d”的我国d北地区,后者同样拥有,我国境内最大的平原。

在倭国的地缘z治设想中,我国的“关d”地区,曾经占据异常重要的位置,占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被之视为倭国崛起的关键。

倭国甚至在战略上,有将z治中心移至我国d北的设想。

另外在后世倭国帝国时代,“关d”这个称谓,常常是与被视为,倭国陆军战力最强的“关d军”,联系在一起。

“关d军”的称谓,源自于倭国在我国d北地区的殖民起点——关d州。

后世甲w战争的失败,使得d北地区成为了倭、俄两大帝国争霸之地。

1899年8月16日,s俄与清政府签订《旅d租地t约》。

得到了以旅s港为中心,辽l半岛南部地区,因其位于山h关之东,各方遂称之为“关d州”。

5年之后,在倭俄战争中获胜的倭国,得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战略要点,并随之建立经略我国d北地区的“关d军”。

回到倭国“关d”的话题上来。

身处海洋腹地的倭国列岛,气候上比之同纬度的东亚大陆,要更为温润一些。

关d平原及其以南地区,能够跻身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以北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越往北越气候越寒冷。

这直接导致了,北h道虽然拥有倭国第二大平原,但人口潜力却非常低。

拥有倭国1/5土地的北h道岛,总人口还不到600万。

比较下来,面积大、气候温暖的关d平原,可谓占尽了地利。

后世倭国首d东j,以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聚居于这片平原。

尽管名字相同,但从位置和地缘z治角度看,中、倭两个“关d”,在所在国的地位不尽相同。

我国d北地区的开发时间,以及气候类型,更接近于地理意义上的“倭国d北地区”——北h道。

两个“d北地区”都是在19世纪末,因z治上的开放政策,而开始大量从各自核心区导入人口。

再从更深层来说,则与这一历史时期的人口大爆炸有关。

比较下来,倭国关d平原,其实更接近于华b平原,在z央之国的身位。

只不过,相较于华b平原,在华夏文明中的先发地位,倭国对于关d地区的开发,却要晚得多。

这里说的“晚”,准确说是h族对关d地区的开发较晚,在此之前,x夷人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了。

基于以大h族为意识认知的倭国文明,起自与朝x半岛相邻的九z及本z南部地区。

位置偏北的关d平原,曾长期为倭国的边缘之地。

倭国进入“幕f时代”时,是12世纪,为了摆脱身处关x的传统z治势力掣肘,关d正式开始进入了开发阶段。

一直到倭国战国s代结束后的j户时代,而d川幕f是1603年至1867年。

关d地区才算进入繁荣期,d京在z治上的崛起,便是起自于此。

在t皇还是名义国家元s的情况下,幕f在关d地区的强势z治、军事存在,需要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理由。

一直被h族向北挤压空间的x夷人,无疑是最好的理由。

如此带来的z治表现,便是以关d为根基之地的幕f将军,正式头衔为“征夷d将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幕f需要不断为其治下的军事力量,寻找到新的土地,才能维系自己的强势地位。

只有关d及更北方的土地,历史上被称为“东国”地区,才能为之提供这样的空间。

随着这样的空间越来越少,包括如北h道之类的土地,暂时无法农垦。

以及人口压力越来越大,朝x半岛乃至天朝,遂成为了倭国不得不西顾的扩张方向。

既然有“关d”和“d京”,自然也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关x”和“x京”了。

事实的确如此,d京在倭国的s都地位,是在m治维新之后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