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许攸怀疑,牵招请战

许攸神秘一笑,一副成竹在胸模样,面上洋洋自得,眼中沾沾自喜,却未见席间郭图、逢纪等人一脸阴郁,眼中暗含忿恨之色,“公孙伯珪坐拥燕代之地,又有白马之精,但主公未对其有吞并之意,便主动来投,此事之初,攸便心有疑惑,故近些时日,攸一直观察其举动!”。

袁绍听许攸之言,面露沉思之色,不由暗暗点头,许攸见之,心中更喜,“近些时日,攸见公孙伯珪言语之间,谄媚阿谀,低眉顺眼,日常相处之时,也未见丝毫不甘与不满之色。主公试想,公孙伯珪堂堂镇北将军,幽州霸主,又怎是这等低眉顺目、阿谀奉承之人,而将偌大幽州平白献与主公,又怎可没有丝毫不甘之色?故而,攸之前便怀疑,公孙瓒伯珪名为投诚,暗为麻痹主公,自保幽州!”

“而今日公孙续一举动,更让攸肯定了心中所虑。想那公孙续,素有仁义神威公子之名,盛名之下无虚士,其必然非有勇无谋、莽撞无知之人。但为何今日会有如此行径?想来必然是与那公孙瓒父子做戏,麻痹主公,不然,若公孙瓒真心投诚主公,必事先与其商定,断不会有如此行径!”

“再者,多日以来,公孙瓒从未提起幽州牧刘君想法,想那刘君,堂堂幽州牧,又如何能对如此大事不言不语?因此,攸敢断定,公孙伯珪必定为诈降,主公不可不防啊!”

袁绍面露沉思,目光凝重的点点头,手捋过胡须,一字一句道,“子远言之有理,不可不防也!”

此时,正赶回营中的公孙续并不知晓,自己刚才一番即兴表演,反而让许攸看破虚实,隐隐有弄巧成拙之意。

“主公无需多虑!”,正待袁绍心思该如何应对公孙瓒之时,郭图抱拳而出,对袁绍拱手行礼,“方才子远所虑,不过乃片面之词,图以为,公孙瓒真心投诚可能为大,假意蒙蔽主公性小!”

“你又有何不同见解?”,袁绍眉宇一扬,停下心中所想,好奇道。

“图以为,方才公孙续举动,正是证明公孙瓒真心投诚的最佳证据!”,袁绍微微靠后,让自己更舒服的坐着,面上露出好奇之色,郭图见状心中一喜,继续道,“诈降,乃是大事,若公孙瓒真为诈降,又怎可能不与其子商议?若公孙续知晓公孙瓒诈降主公,必定会迎合公孙瓒,讨好主公,以打消主公疑虑。而今日公孙续对主公如此无礼,想必是公孙瓒与其述说投诚主公意图,那公孙续心高气傲,不愿降于主公,故而才会与公孙瓒分持己见,更因公孙瓒降于主公而心生不满,无礼冲撞主公!”

袁绍不自觉微微点头。

“方才子远所说,公孙瓒雄霸幽州,以图之见,大谬也!”,许攸顿时面色发紫,冷眼怒视郭图,而郭图,则洋洋得意的蔑视许攸一眼,继续道,“图久闻,那公孙瓒,不过碌碌之辈,虽略有勇武,却无半分智计,能有今日之地位,多赖于其泰山及幽州牧刘君喜爱提携,就连当初平定张纯张举等贼人行为,也赖于其子公孙续兴兵之力,实不能与主公这等英明神武、胸怀天下的大志之主相提并论!今朝观其部下,单经、邹丹等人,也皆无能之辈,远非颜、高等诸位将军敌手,文臣之中,又无有学之士,似这等部下,如何能妄称雄霸幽州,而似这等碌碌之人,阿谀奉承,低眉顺手又有何不妥?以图之见,实属正常,这方是公孙瓒之本色!”

“另那幽州牧刘君,其本就平庸之人,今朝听闻主公之名,感袁氏四世三公之无上威望,望风而降,有何不妥?”

袁绍喜上眉梢,郭图此番话,才是他最想听的话,于是喜道,“公则此言有理!此言有理!”。

郭图心中暗喜,余光扫向面色铁青的许攸,朝袁绍再次拱拱手,行了一礼。

席间,逢纪见许攸、郭图二人斗气,心中不由暗叹一声,起身道,“主公若心忧公孙伯珪诈降之事,配倒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快快说来!”,袁绍朝审配右手虚抬。

“明日主公可再次升帐议事,提议让公孙续率先攻城,若公孙瓒假意投降,必然不愿幽州兵有所损失,更不会将公孙续置于险地,其会否决主公此提议。若公孙瓒真心投诚,只要主公稍施压力,公孙瓒为表诚心,便会同意公孙续率先攻城!如此一来,若公孙瓒不命公孙续攻城,主公便要小心堤防,若其同意攻城,则不仅可以损耗幽州兵力,还可增加公孙父子二人之间矛盾,对主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好!”,袁绍用力一拍案桌,高声道,“就依正南所言!”

公孙瓒怒气冲冲离开袁军大营,也未回自己军中,而是带着随从,直接奔入公孙续营中,与公孙续大吵了一番,最后,更是直接收了公孙续的兵权,方才带着人回到自己营中,依旧大骂不止。

这一切,皆由袁军细作传入袁绍耳中,袁绍听闻,更加坚信郭图的猜测,心中甚喜。

公孙续大营之中,与公孙瓒假意争吵一番之后的公孙续,正坐在主位之上,笑着饮茶,文丑、严纲等诸位将领皆列坐于下,周仓持枪,裴元绍抱剑立于身后,除这些人外,郭嘉未随公孙瓒离开,留了下来,武将之中,也多了牵招一人。

“公子!”,郭嘉跪坐朝公孙续抱拳,呼唤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欲言又止。公孙续见此,知晓郭嘉有话要说,摆手道,“奉孝,你若有话,但说无妨,这帐中皆是信得过之人,不必隐晦!”

“喏!”郭嘉心中称赞公孙续一声,暗暗为公孙续这等收买人心的手段喝彩,“公子今日在袁军大营之中举动,嘉后思之,略感有所不妥!”。

公孙续愣住,缓缓将手中茶水放下,对这些顶级谋士的意见,公孙续很清楚其重要性,“有何不妥,奉孝细细说来!”

“公子今日大闹袁营,乍看来似乎是父子生隙,公子不满主公投降袁绍,虽惹恼了袁绍,但也坚定了袁绍相信主公投诚的真心。但细细思来,确有几点不妥:第一,若主公真心投效,必定先安抚麾下诸将,包括公子在内,不应有不满情绪,即使有,也不应该如此激烈;第二,若主公知晓公子不满主公投袁绍,则应该事先去掉公子兵权,不让公子掌兵,以防出事;第三,公子仁义神威公子之名响彻大汉,如此盛名,必非鲁莽之人,而公子此举,却实在鲁莽行径,自相矛盾,容易让人看出公子与主公二人在做戏!有此三点,难免袁营中不会有人怀疑主公和公子!”

“另嘉随主公多日,主公虽对袁绍阿谀奉承,低眉顺目,但却并非发自内心,在一些细节之处,难免会有过于做作和难以放下身份之嫌疑,若在平日,问题不大,但今日公子如此一闹,未尝无被有心之人识破之可能!故而,对于袁绍,公子不可不防,又不可明防!”

公孙续思考片刻,也觉自己当时过于冲动,也小看了天下谋士,不由苦笑一声,“是我考虑不周,反倒画蛇添足了!”

想通了,公孙续反倒轻松了,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笑看郭嘉道,“既如此,奉孝又有何补全之策?”

郭嘉抱拳微微躬身,“依嘉之见,袁绍必定左右摇摆,惊疑不定,为确定主公是否真心投诚,明日必会重新升帐议事,并提议由公子率先攻城,以此试探主公。若主公真心投诚,虽心有不愿,也会命公子率先攻城,且不论结果如何,主公与公子二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出现裂痕,方便袁绍各个击破。若主公非真心投诚,则必然不愿幽州兵有所损耗,自然不会同意公子先行攻城!”

公孙续轻轻晃动着茶杯,注目沉思,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性极大,并且他也相信郭嘉这个顶级谋士的判断,点头道,“好!奉孝,你先回营,回复父亲,明日袁绍升帐议事,我不参加,此时我手上没有兵权,想那袁绍也不会怀疑。若袁绍让我率先攻城,父亲只需答应便是,我自有计较!”

“喏!”,郭嘉点头,又向众人抱拳,告辞离去。

郭嘉与公孙续二人谈话间,牵招只静静聆听,一言不发,但心中,却快速计较着,他是降将,之前更是籍籍无名,小卒一枚,得遇公孙续慧眼识珠,方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独领一军。如今公孙续遇此难题,正是他报效和建功的最佳时机。他的手下,尽是冀州降兵,非幽州军,即使有所损失,想来公孙续不会太过伤心,由他统兵出战,公孙续必然会应允,最重要的是,他碰巧知晓平棘城的一个防守弊端,若能加以利用,必能一举破城。

于是,牵招心中一横,立即起身,在公孙续面前单膝而归,“公子,牵招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