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张超的财税改革
小妹果然如同所说那般,交接了管理的家业之后,离开了南京,回到了老家合肥东乡。
这个时候汪春华随着华先生来到了一处十分幽静的会馆,在这里她被引到一个会场,然后在中央坐下,华秀才坐在一旁,开始了这一次会议。
在主席台对面是几排座位,坐着众多江南的富豪巨商,他们都屏气凝神看着汪氏坐下,这是张超的专属座位,而他不在南京时,只会空置,而没有人胆敢坐上去。
华秀才很熟悉的在附近一个座位坐下了,开始主持这一次经济处会议,
“各位,这一次会议,华某奉家主张太保之命有两件事要宣读一下,
一,夫人因为身体不适,暂时离开南京回庐州修养,在此期间,家中的一切事务统由汪夫人管理
二,家主因事务繁忙,从现在就开始,济世钱庄的东家和经济处的席位由汪夫人代理。”
底下这些富豪巨商压抑住内心的震撼,这些时日张家发生了很多人事变动,很多他们熟悉的张氏家臣突然之间就不知所踪,然后换上了一些他们很不熟悉的从海外过来的人物,他们已经有预感张家出了大事,没想到竟然是夫人被废黜了?张超这是宠妾灭妻,还是传说中的更换接班人,想到这里,他们就很是担忧,张家这颗参天大树可不能有事呀!
就在这些人心里担忧之际,汪春华开始了第一次讲话,“各位东主,妾身很荣幸能够见到大家”
汪春华开始了交接的同时,远在北京的张超则开始了他的第三项改革,对于明朝乱七糟的货币和税收下手,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因为朱元璋统一天下时,国家财力荡然一空,他甚至没有办法发行铜钱,所以不得不实行粮食本位制,给军队和官员发粮食。
但是再落后的经济也需要交换,所以他又弄出了宝钞这个剥削民财的神器,这是明朝真正的法定货币,但是这玩意现在连擦屁股都嫌硬,早就不再流通了。所以明朝在永乐和弘治年间都铸过铜钱,但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两次发行货币效果都不怎么样。
此时民间充斥着各种各样乱七糟的货币,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流通最为广泛的就是济世钱庄发行的银币和铜币,这两种货币此时早就成为一些省份收税的指定货币,户部也乐意接受。
相比于银半两,济世钱庄的铜币则更是夸张,这些来自于日本和吕宋的黄铜,被济世钱庄掺上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属压成一块块圆形的铜币,质量相当高,迅速获得了民间的欢迎。最关键的是中间多了一块,老百姓觉得踏实,好吧,谁让数学的普及需要时间呢。
因为济世钱庄的铜币太受欢迎,导致大量乱七糟的杂币被兑换成铜币,这期间产生的利润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张超都瞠目结舌,原来铸币税这么高呀。
所以张超这一次要做的就是推广济世钱庄的银币和铜币,作为大明官方指定的货币。这其中的利润当然非常巨大,晋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北党执政时,想都不用想,争来争去的结局就是维持现状,谁都别想好。
而换了刘瑾,他的胃口太大,所以谈判也没有成功,张超很清楚,就算一年的铸币税有几百万两,他也不能给朝廷太多,要不然鬼知道他们会起什么贪念。再说了,在商言商,大明自己发行的铜钱都亏得要死,有本事你朝廷自己发行呀!
现在轮到张超执政,他面临着朝廷不小的亏空,就把主意再一次打到货币发行权上面来了。
但是拖了这么久,李东阳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看出了一些奥秘。
最后张超无奈之下,大明最有实力的六家钱庄干脆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联盟,与朝廷达成了协议,大明指定这六家钱庄发行货币,同时要求各地官府只接受这六家钱庄的货币,而六家钱庄为了获得货币发行权付出了一年五百万银元的代价。
经过张超测算,济世钱庄将在未来获得至少三成以上的份额,张超想想也够了,总不能一家独吞所有的利益。
另外五家钱庄分别代表了晋商,闽商,浙商,赣商和湖商,这也是大明目前政坛最强大的六派地域势力,这就是大明的现状,政治决定经济。
每年增加五百万银元财政收入,再加上削减的三边军费,张超预计明年朝廷将摆脱财政赤字,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因此张超决定趁热打铁,他对明朝的赋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往年收的那么多乱七糟的东西不再征收,从现在开始,国家只征收大宗的物品比如大米,小麦,棉布。其他乱七糟的东西全部改成征银,各地的地方官需要征收的一些杂派也一律统一征银,别动不动连笔墨纸砚都要问老百姓要现物,实在太丢人了。
张超这个决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很多物品征收之后才发现根本用不到那么多,只能放那里直到烂掉。而糟糕的税收调节制度却根本反应不出需求,当地官府只得强迫老百姓继续不断地缴纳这些物品,结果就是老百姓破产怨恨朝廷,而朝廷也是一肚子意见,收了一堆破烂,有用的东西怎么也不够,说白了,这就是财政货币化不够的典型结果。
事实上明朝的税并不重,真正重的是各种徭役,一旦谁被征发了徭役,立刻就是倾家荡产。以韩文为代表的得罪了刘瑾的官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连韩文都吃不消,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
所以张超有意推行这一块的改革,他将徭役按照里程折换成钱,老百姓交钱,当然愿意自己送的官府也不许阻拦,再由官府招标让有能力的大商人负责运输,这样官民两便,岂不更好。
张超这么做还有一个私心,他手下养着那么多能打敢拼之士,总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如果成立这样的运输公司,专门负责这样的长途运输,形成大明朝的顺丰申通,要省多少事情。
事实上朝廷现在养着十几万的漕军就是在运河干这个活的,当然张超现在不敢触动他们的利益,那么我从自己最有把握的九边开始总可以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朝小官员》,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