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
七月十五,对于整个江东而言,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日子。
天色蒙蒙亮,城外便陆续有乘骑着战马的武将入城。
原本在城外整编的新营兵马,也接管了四门的镇守,城内三千多名巡逻的军士,在笮融、樊能二将的统率下,沿着街道,每隔十余步便有两人面对面戍守着。
附近民居的百姓是不是透过门窗缝隙张望,还有各位朝着戍守在门边的军士发问。
“军爷,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啊,弄这么大的阵仗?”
这名面黄肌瘦的汉子看到门内是名老妪,脸上也是努力挤出几分笑容,“大娘,今日少将军大婚,迎娶淮阴步氏一族的嫡女步练师,城内戒严,大娘若是想观礼的话,便在此等候便是,今日,少将军可是要带着迎亲的队伍在长街上绕几圈呢。”
“少将军大婚,这可是件大事儿啊,为何不提前贴告示呢,城里的乡亲们,也能凑个热闹。”
军士苦笑一声,“大娘,您还是先回去歇着吧。”
老妪正待继续发问,却听得长街之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旋即,一小队骑兵策马奔驰而过,乘骑在战马之上的,赫然便是一员面色黝黑的武将。
老妪看着此刻军士面色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忍不住发问,“此刻进城的,又是何人?”
“此乃少将军豫章都尉,兼帐下奉车中郎将周泰将军。”军士笑道。
“驾驾……”紧接着,又有一骑快速冲入城内长街,不待军士回眸看去,便听见战马上那名斥候朗声高喝,“捷报,捷报。”
“捷报……昨日伴晚,吾军大破丹阳祖郎所部贼寇,斩首千级,俘虏三千。”
“嗒嗒嗒”紧随其后,又有斥候赶来。
“捷报……五日前,鄱阳水师大破鄱阳水贼彭虎所部贼寇数万,斩首三千级,俘虏上万,鄱阳贼寇,一举覆灭。”
在老妪震惊的目光中,军士脸上缓缓露出几分笑容,他知道,此刻,在东城门,亦会有这一幕。
其实,这一份战报,早已是在昨日伴晚便呈到了刺史府,但为了给今日大喜添些彩头,也就放在了天蒙蒙亮的时候。
鄱阳水师初战告捷,上百艘打造的新式战船下水之后,这还是初次和鄱阳水贼鏖战,经此一战,盘踞鄱阳湖多年的水贼,再无反抗余力,彻底被剿灭。
反观丹阳郡盘踞的祖郎所部,亦被徐庶给剿灭,太史慈亲自将其枭首示众,此刻,大军正在返程的途中。
同一时间,吴郡,在刘奇从会稽回返之际,曲阿便下令征讨山越、贼寇,如今也有千级斩获,俘虏了大批精壮老弱,老弱妇孺大多都直接就地安置,而精壮之中,不少人已经是被补入屯田兵,余下的,正待刘奇大婚之后,押往秣陵城。
此刻,在城内刺史府大堂前,一群披甲佩剑的武将聚在一起。
“曲阿将军,你来得可挺早啊。”
“哈哈,我将军中要务都交给泰明将军了,自然是星夜兼程,提前赶到了。”曲阿放声大笑,幸好他精明,早已是将偏将军周昕调往吴郡担任副将。
周泰叹了口气,“只可惜,会稽的休穆将军无法来贺主公大婚。”他与朱桓,也算是并肩作战过的,倒是有些情谊。
“听闻休穆将军得了主公将令,如今正连夜驻守在东冶渡海口,监工打造海船呢。”
“对了,听闻此番鄱阳大捷之后,幼平,你与公奕将军将水师从原本八千余人扩充至一万五千人,可莫要从那水贼之中挑些老弱滥竽充数。”
周泰当即面色一黑,“某岂会做这等事,如今吾鄱阳水师,除却这八千余名新编水军以外,尚有船夫、民夫共计三万余众,整个豫章郡,除却驻防各县的县兵之外,大多军士都在鄱阳湖,若非如此,公奕兄长亦不会留在鄱阳湖坐镇。”
曲阿微微颔首,看了一眼四周列坐的武将,目光再次落到周泰身上,“原来如此,不过听闻主公向襄阳、徐州等地求购战马之事受阻了。”
“吾等江东之地,多河流山丘,军中战马大多都是驮运货物的驽马,战马,便是子义将军麾下那两千精骑,也不过是一人一马而已。”周泰叹了口气,即便是他所在的万余水师之中,亦不曾有多余的马匹,军中,也仅有都伯以上才能分到一匹坐骑。
“想来,子义将军也快回返了。”
“昨夜传来捷报,若是星夜奔驰,此刻,也应当快了。”
两人脸上也有些感慨,刘奇麾下五大中郎将,除却蒋钦、朱桓二人镇守豫章、会稽二郡不能回返,他们三人,倒是可以小聚。
“只可惜潘文珪、徐文向二人镇守长江渡口,亦不能回返,今日,吾等倒是少了些拼酒的乐趣。”
“听闻新编新营亦有不少嗜酒之将,不若到时,你我再与他们分个高下。”
“是极是极。”
也就在两人对视大笑之际,一声长笑之后,门外,大步走来大队文士。
“吾等拜见刺史大人。”众将纷纷起身朝着此刻走入堂内的刘繇恭敬一拜。
“诸位镇守江东各地,恪尽职守,劳碌奔波,今日吾儿大婚,尔等定要开怀畅饮,不醉不归。”刘繇今日亦是红光满面,自从孙策渡江北来之后,他从未有过这般欣喜。
“喏。”一众文武纷纷恭敬一拜。
刘繇沉吟片刻,便有镇守各地的武将向刘繇陆续汇报近日奏报之中所书的战事详情,还有当地的政务施展情况。
随后,便是屯田和新修水利的汇报,这自然是由文官来汇报的。
不多时,眼见着天色已至晌午,然而刘奇此刻,仍旧没有出来与众人会面,他麾下的长史高岱,功曹袁忠,已经去往了四方招贤馆,准备将居住在那里的儒士引来刺史府。
有着月余的修筑,刺史府扩充的后宅还未修建完备之外,以前的前院大多已经是翻修过了,便是几百人汇聚到一处宅院,亦是不会显得很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