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杨梅熟了【8月票300】

乔佳月每日要去看几回,却从来不去捡掉落的杨梅,谁知道上头沾了多少的虫子或细菌?

杨梅一天天变大,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早熟品种。35xs

然而杨梅并没有如大家预想的那般在五月底开始泛红,反而持续增大中,比他们见过的杨梅还要大。

转眼,到了六月上旬,这时候一颗颗杨梅已经有乒乓球大小了,它们终于不再增大。

最顶端的接受光照最多的杨梅,边缘已经露出了一点浅粉,杨梅开始红了。

随时都有年纪小的孩子在树下守着,等掉落的杨梅,也驱赶鸟类,更防止有人来偷摘。

“阿娘,这种杨梅红了后可好吃了,您一定会喜欢的。”乔佳月拉着乔母站在坡上往下看那棵杨梅树。

这个角度,能看到枝丫最外边的杨梅已经红了一圈。

乔母看着这棵杨梅树,不由抿了下嘴,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流口水。

她小的时候吃过一次杨梅,自此念念不忘,可是北方没杨梅,更难以吃到。

后来她随乔父来了南方,还没回高山大队的时候,一到季节,每次都要买一大篮回来吃,酸倒了牙不说,嘴唇、手指都被染成紫红色的不在乎。

而回到高山大队后,吃到杨梅的次数屈指可数。35xs

现在乔母一看到这些还没熟透的杨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大盆熟透的杨梅任自己大快朵颐。

这时候的杨梅还没完全成熟,起码要到六月下旬,那时候杨梅彻底成熟,红得黑黝黝的,阳光的照射下似乎都反射着光泽,那就能采收了。

转眼,属于高山大队的第二批知青已经到了,依然是走路上来的,四男一女,穿着比第一批的知青要好不少。

原来他们都是从海市来的。

这五个知青打散分到四个大队,四队分到了一男一女,分别叫邓迎和杨红。

四队的知青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女知青一间,男知青一间,条件尚可。

不过新来的知青有几个看到大队有拖拉机的时候,就非常不满,责怪大队部怎么不用拖拉机去接他们,故意让他们走路!

首批来的知青都不说话,只是看着这些新来的知青笑,等着他们来尝一尝自己吃过的苦头。

第一批知青被修理过后,现在都安分守己,分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而且他们也发现了,只要听话,其实大队对他们也不会太苛刻,社员们的态度也还算友善。

大队不让他们去公社,但跟长山大队的知青还是有来往的。35xs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原来高山大队对他们这些知青真的不错了。

像是肥料什么的重物,都是由拖拉机运送到地头,挑东西之类的活计,他们做的并不多。

而长山大队那边的地形更倾斜,坡度更大,田间的小路又狭窄,挑水、挑肥料,一不小心就直接滚下去了。

有过对比之后,大部分知青确实更安静了,但心里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大家不清楚,但目前来看还是安分的。

闲暇时间,这些知青还会帮小学组织一些课余活动。

相比乡下,城里的玩法更多,学校里迅速地流行起了不少小游戏。

知青们对革命样板戏尤其熟悉,排了几次,在六一的时候表演了一次,赢得了社员们热烈的掌声,这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日子就在数着杨梅成熟中过得飞快。

集体时代,任何东西都是集体的,这棵杨梅树也不例外。

杨梅红了,翠绿的叶子之间,深浅不一的红色缀满了枝头,犹如一颗颗红宝石,一阵风吹过,浓郁的香味就顺风扬开,馋得树下的孩子们急得抓耳挠腮。

杨梅树长在乔父的地盘上,自然是归他管的。

乔父算了下时间,找了身体最灵活的几个孩子去摘杨梅。

而没获得允许上树的孩子们,只能守在树下,看到有杨梅因为树枝晃荡而掉落的时候,就一拥而上争抢。

这些孩子一篮子一篮子地往树下递,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装满了四大筐。

这棵杨梅树很高大,树冠比常见的还要大上一倍不止,加上结果多,即使已经摘了许多,树上的杨梅数量依然没见减少。

杨梅成熟的时间会持续好些天,树上红透了的杨梅全部摘下,足足有十筐多,每筐都冒尖了。

这竹筐可不是小的,而是那种肚子很胖的圆口竹筐,能装许多东西。

乔父往其他三个生产队各送了两筐,剩余的四队留着。

杨梅个头大,一筐看着多,但数量其实并不见得多,一个生产队分,每人能有四五颗就很不错了。

乔佳月把家里每个人分的杨梅都留了下来,放搪瓷盆里用盐水泡一会,然后撒上一点白糖,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大家只意思吃了几颗,其余的都给乔母留着,让她吃个痛快。

乔母心里高兴,孩子们太贴心了,她舍不得拒绝他们的要求。

反正杨梅树还能摘好几天呢,第一天自己吃个够了,后面的就全都留给孩子。

杨梅的成熟期并不长,也就十来天左右,除了第一天的杨梅分到四个大队,剩下的杨梅,乔父决定都做成杨梅蜜饯。

杨梅不易保存,运输困难,全都分给社员吃也太浪费了,不如做成蜜饯,无论是卖还是自己吃都行。

但对于大队的孩子们来说,每日守在杨梅树下等天降杨梅,那种期待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美妙。

因为孩子太多,每个生产队甚至还分组分时间段来守着,尽量每个孩子都照顾到。

乔佳月兄妹几个从来都不参与这样的活动,要吃杨梅,花点钱买就是了。

而那些知青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吃杨梅,也馋得很,却不好意思加进孩子们的队伍,就得花钱跟四队买。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孙娟了,花钱买杨梅都不手软的,每一次都是买的数量都不少,专门挑最好最大个的。

她似乎很爱吃杨梅,即使被酸得倒牙也不在乎。

她自从来到高山大队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一到两个的包裹。

包裹里吃的喝的都有,这样的生活差距,使孙娟与其他知青渐渐疏远,也被社员们暗中关注着。

不过是杨梅而已,就完全显现出了知青之间的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