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弘颢番外(十)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清宁宫的院子里,永毓正在摇头晃脑地读书。
永毓,是索绰罗晴鸢与弘颢的第一个儿子。现在他刚刚五岁,已经能够自己开始学习背诗了。
这爱新觉罗家的优良传统,从永毓这儿,继续流传了下去。
索绰罗晴鸢陪着永毓坐在大石头上面,教导着儿子读书。
“这首诗背得很好,是谁写的呀?”
索绰罗晴鸢看着软糯可爱的儿子,不由地想着:“也不知道,弘颢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软糯可爱的?”
他的小时候,她没能陪着他一起经历。但是他以后的几十年里,她却是能够一直陪伴着他的。
“这首诗是陶渊明先生写的。陶渊明先生生性淡薄,喜欢隐居山林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是个田园诗人。”
永毓振振有词,继续说道:“只不过,陶渊明先生种田的本领似乎有些不太好。”
嗯?
前面半句,雅苏都表示非常地赞同。可是怎么到了后面半句的时候,儿子会有“陶渊明先生种田本领似乎不太好”的感悟呢?
从陶渊明的诗句当中,有表达出这样的一个意思吗?
永毓似乎是看出了自己额娘对于自己话里的疑惑,就解释道:“陶渊明先生在南山底下种豆子,清晨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月落乌啼才回家。”
索绰罗晴鸢点点头,这是正确的。这,也能看得出陶渊明勤奋的品格。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的豆子还是草盛豆苗稀啊。”永毓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唉。好好的一个诗人跑去种田,果真是没什么天分的。”
“好好的田地里本来应该长满了庄稼的,但是实际上呢?豆苗只有稀稀拉拉的一点儿,剩下的就是杂草了。”
“怕是陶渊明先生每天种田,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出杂草上面了吧?额娘,这杂草还真是厉害,即使是陶渊明先生这么努力了,还是不断地生长着。”
永毓说到这里,就站起来看了看清宁宫中的花园。
“还好,咱们宫里的杂草没有那么顽强和茂盛。不然…园丁们可就没机会休息了。”
…
永毓的一席话,让索绰罗晴鸢显得有些哭笑不得。
陶渊明的诗,她小的时候也是读过的。只是,夫子没有告诉她诗中隐含的这么一层信息,她自己也并没有察觉到。
可是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却能够将这当中的这么一层意思给读出来。
这一日弘颢回府来,整个人看上去都显得有些疲惫。
近来胤禛将圆明园修葺得差不多了,正带着佟佳习梨过去休闲养精蓄锐呢。这朝政上的事情,有一半都是弘颢在负责的。
回到清宁宫,弘颢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索绰罗晴鸢。
屋外,母子二人正在秋千上晒太阳玩耍。
永毓脸上甜甜的笑容,正是小时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
“阿玛回来了。”弘颢走到二人身边,挤在秋千边上也跟着坐了下来。然后,就将永毓抱着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唉,永毓长胖了。”
弘颢拍了拍儿子,说道:“从前阿玛与你额娘两个人坐在秋千上的时候,是刚刚好的。现在有了你,显得挤了一些了。”
这一刻,弘颢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从前为什么胤禛总是嫌弃自己的道理了。
明明可以陪着索绰罗晴鸢二人世界的时候,却偏偏多出来了这么一个糟心的儿子?能不是让人烦心的一件事情么?
“阿玛,我没胖。”
永毓心头跳了跳,小声地说道:“阿玛才胖了呢。”
“你这小子,说什么呢?”弘颢顿时拉下一张脸,将永毓从自己的腿上放了下去,说道:“去看看你弟弟,别一整天的缠着你额娘。”
他哪儿缠着自己的额娘了?
永毓觉得十分委屈,但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办法。无奈只能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就往后头的屋子去了。
去看看弟弟,也好。也不知道今个儿,弟弟是不是又流了一身的口水?
将儿子给赶走以后,索绰罗晴鸢这才忍不住道:“瞧瞧你,一过来就将你儿子给打发走了。”
“还好你儿子心思单纯,不然该说你不待见他了。”
“他可不会觉得我不待见他。”弘颢道:“从前我皇阿玛,也是这么对我的。我都知道,他那都是觉得我挡住了他和皇额娘。”
现在,他也体会到了这样的感觉了。
不过么,自己的儿子这“耿直”的模样,还真是和自己的小时候一模一样的。胆子也忒大了些,竟然敢说自己的阿玛胖了。
不过,他真的胖了吗?
“我胖了?”
弘颢看了看自己的胳膊大腿,似乎没觉得哪里胖了。
索绰罗晴鸢挽住弘颢的胳膊,说道:“你忙于政务,甚少骑射,会胖一些也没什么。瞧瞧你肚子上…”
从前还有许多肌肉呢,现在似乎有些瞧不见了。
是这样的吗?
弘颢认真地想了想,决定得空的时候要好好地锻炼锻炼才行了。他的阿玛,现在可都是除了忙于政务以外,也要散散步锻炼身体的呢。
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
PS:关于这个种豆南山下的诗句,是我之前在往上看到的,当时也被震惊了一下,觉得这样的解读实在是让人无力反驳。
包括这些诗人也好,包括提倡程朱理学的朱熹也好
所以呢,古人的智慧无穷无尽,藏在诗句里面的故事也是无穷无尽的。
PS:
永毓:阿玛,你胖了。
弘颢:??你说啥?
永毓:阿玛,你胖了?额娘,你说阿玛是不是胖了?
晴鸢:好像是有点…以前的六块腹肌,现在只有…似乎只有一块了。
弘颢:…真的吗?那我从明天开始,可要认真地好好锻炼锻炼才行了。
永毓:额娘说得对。
弘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