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钱仁其人

云娘,快步走向一品香。

她也得担心那钱知府家的公子还会找她麻烦。倒不是她怕事,要是跟官府的人对上,实在是一大麻烦!

刚到一品香门口,就见吴氏带着佟掌柜和一众人,准备要出去。

吴氏见了云娘赶紧上来拉着她道:“小姑,你没事吧?”

“嫂子,我没事。先进去吧,我有事要问佟掌柜。”

一行人又回到一品香。

云娘问佟掌柜:“离伯伯,你知道钱知府家有几个少爷么?钱知府为人怎样?还有,咱县令怎么会有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小舅子啊?”

佟掌柜在这地介可算是个百事通,想知道什么问他准没错。

果然!

“就我所知,咱县令的娘家兄弟都已年过四旬了,要是有年轻人自称是他小舅子,怕是他家小妾哪个不懂事的兄弟吧!”

佟掌柜喝了口茶,歇了气又道:“钱知府本人还不错,算得上是个公正严明的好官;可惜他家的独子被他老娘和夫人宠坏了,在府城做些欺男霸女的事也时有,都是被钱夫人拿银子威逼利诱偷偷摆平的。”

一旁的吴氏听了直皱眉:怎么就会惹上这煞星了呢?都怪自己,要是她今天没出门就好了。

佟掌柜说完又问:“刚刚拦你们的就是这钱公子?”

云娘也叹气:“唉,怕就是了,我还打伤了他一个武师。”

佟掌柜心想:额,这云娘也太厉害了,听她大嫂说对方可是有六人。她不只脱身了,还能伤到对方的武师?

“那你们快些回去吧,这段时间也别来县城了。”

也只能这样了。

云娘辞了佟掌柜,和吴氏坐着马车直接回家了。

谁也没发现跟了条尾巴。

钱三跟到双山村,看着人进了院子,就回去找钱仁秉报。

“你是说她和那妇人是一家的,还认识一品香的掌柜?”此时钱仁正在翠花楼喝酒,听了钱三的话,把怀里的姑娘推开:“有意思!”

一直跟着他的猥琐男道:“钱兄,要不,我多带几个人去,把她给您抓来?”

“不,不用,对这样的美人,怎能这么粗暴呢?”钱仁不认同地说。

“钱三,你回府城去,多带些人来,跟我娘说一声,我要纳妾,让她备些礼,让奶娘带来,上门去求亲。”这样有个性的美人,当然是值得一花点心思的:“你快去,越快越好!”

“是!”

于是,过了几天,周家大院迎来了这样一群人。

一个徐娘半老的妇人,带着五个打手,抬着两抬红绸俗礼,大摇大摆地叫开了院门。

门房通知里面时,找到的是张氏,张氏不明就里,就让请人进来了。

那妇人一进堂屋就说:“我是知府大人家的奶娘,我家少爷看上了你家姑娘,让我来替他求亲,你们让姑娘准备准备。过两日我家少爷就会来接人。”

张氏一脸不解:“知府?我家没有要和知府家结亲啊?再说,我们家和知府大人家门不当户不对的,你家公子怎么会娶我闺女?”

“谁说是娶,我家公子是要纳妾!你一个村户人家还妄想作妻呢!”那妇人不无鄙咦地说。

张氏一听这话,气得不行!

一边让人去找人,一边指着那妇人说:“你这人,休要胡说!我家闺女才不会给人做妾!你再胡说,我就让人赶你出去。”

最先赶来的是云娘。

“娘,什么事?”

那妇人不客气把打量了云娘一番:“哟,我家公子看上的就是你吧?长像倒真是有几分样子,怪不得能勾上我家少爷呢!”

云娘的眼神一寒:“那来的丑妇人?何故在我家乱吠?”

“小嘴倒是挺利,姑娘,我家公子看上你,那是得了大好前程的好事,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妇人一脸高傲地说

“敬谢不敏!”云娘眼尾都没扫她一下。

“那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给跟来的人打了个眼色。

那几人上前想围住云娘。

“你们要干啥?!”这时,周大喜带着一群长工赶到!

呼啦啦,厅里一下站了一排长工。

周家的长工,云娘都让学了一些简单的武术的,气势可以别人家的足!

那几个人一下不敢动了。

最后,来的人连人带礼被清出去了。

那妇人回到钱仁面前,一顿哭诉。

“没想到周家还是个硬骨头啊!也是,不然怎么能养出那么有性格的美人呢!”钱仁摸着下巴道:“得了,你下去吧,我亲自去看看。”

过两天,钱仁穿得人模狗样,带着礼,亲自上门了。这次他还带了个正儿八经的媒婆。

可惜,连门都没得进!

周大喜带着人从地里回来,刚好把他堵在门外。

钱仁不得其门,只好加码:“我保证,跟了我,就是贵妾了,已后生了儿子也可养在自己身边,看我连媒婆都请了,可不是说假的。”

无奈周大喜不吃他那套:“你给俺快走!我闺女才不会给人做妾!再不走,我就放狗咬你!”

钱仁只得气嗖嗖地走了。

回到翠花楼气不顺,把房间砸了个稀巴烂:“哼,敬酒不吃吃罚酒!以为能逃得掉!钱三,让人给我盯着那小娘们。她一出门就回来告诉我。”

到时多带些人,把她抓来。生米煮成熟饭,看那周家不求着他把人收了!哼!

可惜,他这次是趁着夫子告病假,溜出来放风的,前后耗十来天,那老夫子已是好了。

还没等他守到云娘落单,就被他老子钱大人派人揪了回去。

其实钱大人两年前刚调任来仓州时,是想把钱仁送进青松书院的。

可惜自个儿子太不争气,十八了还是个白身。童生班都进不了,启蒙班又都是些比他小得多的,他根本不愿去。

别的书院,他家老夫人又说不好,舍不得让孙儿去。

如此只好请人在家教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