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让人头痛的丛林战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空降、巷战、登陆战这三种仗很难打,可丛林战、山地战、雪地战的这三种地图同样也属于极高难度作战。

王南最擅长的是巷战,对丛林、山地、雪地的作战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可建造丛林战的演习训练场地,他带着大队人马在现场,却几天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原因无他,丛林战,植被越野蛮,士兵们的体验就越好。

如果是原始的热带雨林,那进去打一次,什么都会了。

无奈之下,王南找到片原始丛林,用机械设备开了几条路,隔出了大大小小几个训练场。

随后,就让参谋部派来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他得尝试着怎么训练。

王南用自己在南洋的作战经验,结合着各方面的资料,设计了一个培训大纲,把普通士兵需要知道的一些训练点罗列了出来:

伪装、痕迹、联络、痕迹、战斗手势、巡逻、作战、伏击与反伏击、各种武器的应用等等,因为时间原因,其他不涉及到的他就没想去多讲。

这一个连的美国大兵到位后,王南开始带着他们进行每个科目的实践。

丛林战对现代军人来说,也一直是个禁区。

因为这个特殊的战场,不论对人员素质还是装备的性能,都不那么友好。

先是丛林里的隐蔽性极佳,敌我双方都能得到很好的隐藏,这让战斗往往在没看见人影时就开起了火。

特别是以后的战斗中,美军做为进攻方,不得不主动移动,暴露的机会更多。

王南先从简单的教起。

第一步,让士兵们携带的物品不发出声音。

然后才开始教他们对身体进行伪装掩盖,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和潜行。

这些最基本的教完之后,他开始讲敌我识别。

这个问题也是丛林战的关键点,不管后世的科技水平多高,也对此头痛不已。

有关丛林战的战史里几乎不敢讲零散误伤的事件有多少。

因为只有战斗结束后才能知道死者的身份,而这时报上去,自己人打死了自己人,那又成了对双方士兵极不公平的事件。

伤亡者得不到相应的荣誉,开枪者也无法界定性质,只能当做一团糊涂帐,都做为对敌战斗上报。

当初他带着李秀和二丫,可不存在这种识别问题。

先试验的是美军配置的营连排的无线电,经过实地测试,在丛林中,地形复杂些就难以保证正常应用。

这些学会伪装后的大兵们往丛林里一钻,只有手中的美制武器是明显的敌我标志。

而这种仅凭武器去识别,又很容易被敌人掌握,这在敌我混杂的地区,还真没办法。利用声响做暗号,声音小了传不出去多远,声音大了容易招枪。而用昆虫鸟兽叫声做联络,简单了敌人也能胡乱使用,声音复杂了却又不是人人都能学得象。

王南为这个问题郁闷了几天,最后才想明白,这里的训练都以普通部队为主,又是集体作战,还是让他们看武器和对话来识别吧。

最重要的两点训练好了,其他的科目训练进度就快了许多。

象简单的学习查看敌人留下的痕迹并做出判断,只用了一天时间,一个连的人就都学会了。

丛林里脚印的信息量最大。比如查敌人数量,在路口处,卡出一步的距离,看这间隔里面有多少脚印,那就是有多少人。

脚印方向可以用来判断警戒人员,脚印的深浅可以看出奔跑还是负重。

如果找不到脚印,就需要仔细查看周围的草枝树枝、苔藓、蛛蛛、落叶等等环境,有没有人为产生的变化。

再其他的,就是让士兵们适应树密林深、常有雨雾、视线与射界受到影响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山路崎岖,地势变化大,土质松软,河流小溪纵横。这热带雨林地带,有各种虫兽,不留神就会被吓到,甚至被毒虫毒蛇咬到,都需要士兵有心理准备。

预防疾病也是很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喝安全水源的开水、吃罐制食品,净水药片、防治疟疾、痢疾的药品一定每个人都要随身携带。

至于进防与防御的战术,王南没有讲太多,军队训练出来的各种战术,稍一尝试就知道哪种最合适,余下的就是多磨合和改进,等对抗几次后,能拿出来的就是能在实战中应用的。

王南着重讲的是袭击、游击和伏击的要领,让士兵们学会怎么攻怎么防。开始还想讲下怎么用短刀bs,后来一看都是普通的士兵,也懒得去讲了。

他发现,对美军而言,火力是极大的优势。做好坦克、步兵与工兵三者之间做好的配合,对应日军的火力配置相对容易。

整个连队以工兵坦克开路,再进行各种战术组合,尝试了几次后,发现效果特别的好。地形好的地方,以工兵坦克做为前导,开出大块的间隔地带。如果是山区,也可以放在前面开路。

于是,一个以美军现状和战场需要而组合出来的丛林作战方案就了。

这个时候,手下军官收集的各种武器装备已经到位,他开始研究各种连排级的武器配置。

班排级的60迫击炮是曲射的重要武器。

巴祖卡火箭筒可以做为攻打洞穴、小型阵地的直瞄重火力。

轻重n是直射的主要火力。

不过直瞄火力还是太弱,他让工程师们把几款正在定型的榴弹发射样器紧急发来一批,让士兵们自己挑选着在丛林里实验效果。

枪法好的士兵们以加装狙击镜的1加兰德做为狙击bn练习精确射击。

一般士兵的bn他准备用1加兰德bnn取代。虽然这种枪毛病有点多,可王南把缺陷找了出来让后方做了些改进,基本能用时,就立刻配发给了普通士兵做为标准bn。

此外和阻击枪成为每个士兵的第二武器,必选一件。

考虑到丛林里有很多时候都是意外的近身,王南定型了短刀。

又尝试了用手雷做绊雷与地雷结合起来,做为警戒和阻挠对方行动第一防线,这个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

于是军刀、手雷和小型地雷也成为每个士兵必带装备。

一个多月过去了,到位的装备勉强能凑足一个连使用时。

丛林训练场里开始枪炮齐鸣,大兵们以新武器试验着每个战术的效果,很快丛林里使用的装备和相应的基本战术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榴弹n还有很多毛病,勉强能用而已,却也被连排当做了重要的火力,军官们对这武器的威力和效果喜欢的不得了,一再要求多配发些。

士兵们也对榴弹发射器赞不绝口,只要身体允许,都选择了口径缩小到30的挂枪式的榴弹发射器。只是这种发射器拆装还有些问题,重量对士兵们的臂力要求过高。

等士兵们把手中的武器定型下来,这个连所在的部队也开始用装备上了同样的武器,走进丛林训练场开始训练。

王南觉得马上对大部队进行推广,这速度有些太快了,就跟参谋部报告了下进展,希望能调来个普通步兵团对抗一下。

参谋部立刻派了大量的军官到场,光是查看效果和设计对抗规则就用去了几天。

等拉来的步兵团到位后,第一次丛林战演习,就从一个换装后的步兵连对抗一个普通兵步团开始。

围观的人都觉得这是场奇怪的演习。

由于这个连队新装备的很多武器连空爆弹都没有,所以充当裁判的参谋们只能一次次的暂停演习,让双方原地不动,他们要对战果评估和计算。

一个连对一个团的演习,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可这场全新场地和全新装备的演习他们用了十天时间,参谋部郑重的宣布的演习结果,这个标准步兵团被一个连全歼。

很多人不相信这个事实,但看到了这个连队使用新装备的效果时,也无言以对。

演习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战术,自然也淘汰了一些作用不大的,很多丛林专用的战术让习惯了普通作战的地面军官们大开眼界。

这里有三个地方是这个步兵团或者普通军官完全没有想到的:第一自然是榴弹发射器的使用,第二就是地雷,第三就是伤病损失。

榴弹发射器只要直瞄到小股部队,立刻就会被判定为全员伤亡,而实弹射击时,虽然臭弹时有发生,却真可能达到这个程度。

地雷的大量使用,把这个步兵团约束起来,每个战术展开都是一次折兵损将的开始,更让这个兵步团在战场上成了瞎子,时不时的大部队就陷入了死亡地带,被小兵力伏击的损失惨重。

最可气的是非战斗减员,凡是碰过生水的士兵,被记录下来后,往往连这个士兵的同伴一起被认定为减员。

随后,这个团也开始大量配置新装备和预防与治疗的药物。

这面后方的军工厂接到了大量的订单。特别是榴弹发射器,大量的前线使用反馈了回来,很快就应用到最后的定型上,很快就上了生产线。

这次演习结束后,地面部队的一些将军也跑了过来。

王南也不能总是孤家寡人,他也尽力交好这些将军。于是就亲自动手招待这些同僚,在训练场的边上做了个中式的野外烧烤,请大家喝酒吃肉。

大家在一起闲聊时,王南说起当年从南洋向北走的时候,在丛林里用短刀袭杀过的过程。

这些将军就起哄让王南表演下。

王南借着酒兴,就喊过来一个正在训练的步兵连,让这些士兵按战术的要求搜索他。

他拿了个刀鞘,告诉这些士兵:规则只有一个,他被石灰击中就算士兵们赢,但士兵被刀鞘捅到了要算阵亡。

在丛林边上,王南表演一个人灭一个连,时间只用了半个小时。

这让在场的都目瞪口呆。

等地面部队都换好装备,也都在丛林训练场过了一遍时,美军的下一步攻击方案也确定了下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