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沿河城

闷闷的走进指挥部,王浩把武工队的作战命令与介绍信交给了上级参谋,在等待下一步指令的时候,王浩一直在思考,刚刚碰到的那个女子,究竟是什么身份…

“哎,同志,刚刚过去的那个女同志是哪个部门的?”自己空想没有用,王浩于是把目标瞄准了指挥部门口的哨兵。

这哨兵站的笔直,不过听到王浩的话,还是回答道:“那是敌工部的林干事”

“噢,谢谢班长哈”

果然,这人和林丹姐有关系,而且也是做特情的,或许就是林丹姐的妹妹呢…

再指挥部院子里绕了几圈,刚刚接待他的王参谋走了出来,将一纸调令递给王浩,让他尽快出发。

王浩接过来看了看,指挥部完全是把他们当做了一支地方部队使用,主要作战任务就是配合主力部队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进行破坏密云范围内的铁路枢纽和拔除鬼子据点的行动。

“这个第十团,团长是白乙化,去年三月份,由平西的抗日先锋队与当地的工农武装“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共同组成,最开始叫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后经过组织改造,改编为十团,对外番号是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王浩这个本家参谋负责给王浩详细解说任务内容,怕王浩不理解,特意把十团的历史给说了一下。

“这是一支以大、中学生和党员为骨干的部队,主要领导都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大学生地下党员。其中司令员王仲伯、副司令员白乙化、教导员王流波、政治部主任朱文其、副主任吴伯涛,都是曾经中国大学同窗校友,参谋长王康,是东北大学南校学生,普遍知识水平比较高,打仗非常有思想,虽然成立时间比较短,但却是我们晋察冀数得着的主力团”

王参谋一边示意王浩往外走,一边介绍:“他们大部分家境优越,像吴伯涛上大学时,家里每年提供800块大洋作为生活费,白乙化家境也很不错。”王参谋说,“在民族危难之际,这些青年学子都义无反顾,选择走上抗日道路,这是我们广大指战员学习的榜样,组织上把你们这支鲁省派过来的队伍分配到十团,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王参谋一边解说十团的作战目标,一边把当前的形势大概说一下,让王浩对百团大战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百团大战此时实际已经开始了十多天,从八月二十日开始,八路军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了正太线的破坏,此时正在进行的是撤离转移以及第二阶段拔点战斗的准备。

“你们滨海武工队,重在参与。首长说了,你们可以有限度的参战,当最重要的,是把你们看到的,学到的,将来回去鲁省用起来”

离开的时候,王参谋重点强调。

王浩确实能感受到上级对于他们这支队伍的看重,不是看重作战能力,而是将他们当做一颗颗火种,等待将来能在鲁省的广袤土地上,发挥非同一般的作用。

富平距离密云还有几百里路,意味着这支小小的滨海武工队,还要长途行进好几天。

虽然王浩在武工队里威望比较高,但队伍里毕竟新兵比较多,这么一路急行军,让大家充满怨言,更有甚者,甚至说着风凉话:跑个几百里,大家都成了软脚虾,到时候不用鬼子打,咱们就都的趴下,被鬼子俘虏,怎么打仗?

当霍彦提出打一仗稳定军心的时候,王浩同意了。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1940年9月4日,王浩他们特意路过沿河城的时候,被鬼子发现。

很快,城里就派出了100多鬼子和伪军,从沿河城出发,跟在王浩后面,意欲一举消灭这支突然出现的土八路。

“同志们,咱们一路上千里奔走,为了什么?”

“打鬼子”

“对,就是打鬼子,很多新同志对咱们打鬼子的能力有怀疑,现在,就是咱们武工队扬名立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这支骄横的鬼子,消灭在沿河城下”

沿河城,因扼守几道山口水口古称“三岔(汊)村”、“沿河口”,万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578建城后,始称“沿河城”。其隶属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所辖,是塞外通往北平的要冲之一。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鬼子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沿河城就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鬼子西进晋察冀的前进哨点之一,常驻了一个中队的鬼子。

所以,当王浩带着武工队突然出现在沿河城不远处的时候,鬼子中队长没有丝毫犹豫,就派出了城中三分之二的兵力,准备把王浩他们消灭在沿河城下。

武工队一边带着这些猖狂的鬼子绕圈圈,一边分析着接下来的战斗。

思谋良久,王浩冷静地给几个班长做了分析:“我们不但要把这些鬼子消灭掉,也要保证我们的伤亡做到最小,不然上级发给咱们的作战任务就没办法完成,所以,咱们坚决不能与鬼子硬拼消耗。

我想了下,对付鬼子的追击,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以沿河城周边大山为依托,跟敌人兜圈子,消耗疲惫敌人,同时开展冷枪冷炮,大作麻雀战,尽力消耗鬼子;第二步,诱敌深入,机会如果合适,可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发挥我们八路军最大的优势,当然,第二步也只是计划,我想同时派出一个人,去山下沿河城摸一摸,看看鬼子布置,谁愿意去?”

“队长,我去”

“想的到美,就你这二百五的姿态,离鬼子八十里,对方就能看出来你是八路军,所以,队长,还是我去吧”霍彦直接几句话把胡一给怼了回去,让对方哑口无言。

武工队编组后,胡一被王浩放下去当了一个班长,带领火力班,而霍彦却一直跟在王浩身边,一直是负责武工队的侦查放哨,所以,霍彦去,倒是最合适的。

“好,霍彦去,天黑之前一定要回来”

王浩很快做出决定,等霍彦走了以后,就指挥武工队在山里和鬼子兜起了“圈子”。

不时的派人给鬼子打几枪,如果遇上孤军深入的小股鬼子,王浩往往亲自上场,带着几个老兵不客气地“照单全收”。

面对这种我军越打越壮,鬼子越打越少的情况,鬼子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不再像开始那样横冲直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