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准备

秦怡然见到暗纹印花的油纸纸包上印有“一品轩”三个楷书字样的黑字。就知道这茶叶比自家买的一百文一两的怕是要高出好几个档次。

赵振兴也很是小心的摸了摸纸包,就把匣子重新盖上,放到一边。打开下面的两盒,刚一打开盒子,众人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奶香味。

闻到味道的秦怡然也愣了片刻,她可是记得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奶油蛋糕之类的,难道又是那位前辈干的好事?

她忙看向那两匣子点心,只见里面就类似于老北京八大件一样,装满了的各色点心,她的目光在中间那个精致的奶白色圆饼上停了片刻,才不由得暗松一口气,幸好不是自己猜想的那般。

对方应该只是在面粉里面掺了些牛奶,才做出的这种含有奶香味道的点心。她忍不住就伸手拿了一个,不要细闻,她就知道自己猜想的不错,这个点心不管是外形还是香味都比上次杏芳斋的点心好上不止一筹,要不是这会儿实在吃不下,她倒有心想尝尝。

那边赵振兴几人见她拿了一个点心,仔细打量,笑着问她,“大丫,可要尝尝?”

秦怡然摇摇头,把那块点心重新返回匣子内,“吃的太饱了,等下午咱们肚子饿了再尝尝。”

她一抬头,就看到棋哥儿和二丫两个正睁着那双相似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那两匣子点心看,她忍不住逗两人,“你们要不要吃一块?”

棋哥儿捂着还饱饱的小肚子,有些沮丧的道,“还是下午吃吧。”说完,又忍不住打了一个饱嗝。

一下子把几人都逗笑了,赵振兴笑着把匣子赶紧盖上,收到一边。最下面的一个匣子最大,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颜色各异的杭绸尺头。

赵振兴眼睛一扫,就知道对方是按照赵家的人口安排的,心下熨帖,不由得对仙客来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这时,李氏也收拾好灶房过来了,赵振兴就跟几人道:“点心留着给你们娘几个吃,尺头孩子娘给收起来,这茶叶,我打算到时给你们姥爷一包,还有一包给你们爷留着。”几人都没有意见,赵振兴就让李氏先是帮着把东西都收起来。

歇了一会儿,赵振兴就和几个孩子道:“你们该练字的练字去,我跟你娘也要开始做辣酱了。”

“好的。”几个人应一声,拿来了笔墨纸砚,陈黒丫和两个小的还是由秦怡然负责教导。

书哥儿已经拿了另外一本千字文小声的默念了起来,他前两天就能把三字经通篇诵读下来了,这两天赵振兴已经开始教他背诵千字文。

秦怡然先是让两个小的开始练字,这才开始教陈黒丫继续背诵三字经,许是有了棋哥儿做比较的原因,陈黒丫比从前更加认真了,这就导致了几人背书的整体速度都提了上来。

教了几句,见陈黒丫已经把字都认识了,开始自己默背起来。秦怡然就看着正跪在条凳上练字的棋哥儿和二丫一眼,特别是棋哥儿,正紧抿着一张小嘴,神情有些严肃,好似整张小脸都在跟着使劲一般,一双眼更是紧盯着笔尖,字虽是写的有些大大小小,但是好歹已经横平竖直,比刚开始进步了很多。

要知道他不过才学了几天,还是个才五岁的孩子,秦怡然就不由得感叹,一个人的天分高,果然念起书来也比别人事半功倍的多。

赵家几个孩子,除了自己以外,剩下的三个孩子里面,读书天分最高的应该是棋哥儿。自己教他的东西,基本不超过三遍,他就能自己学会,而且记忆力还很好,她有时候抽背一些她偶尔教他们的古诗,其他人还要想想才能记起来,他却是眼也不眨的就能通篇背了出来。

刚开始学着写字,他还有些孩子心性,坐不住,后来,她就给他讲了几个励志的故事,现在虽还有些顽皮,但是读书练字的时候却是认真了起来,这一认真立马就见成效,跟他同期的二丫和陈黒丫一下子就被他远远的甩在后面。

因为两个小的都是她带着的,包括赵振兴和书哥儿都没怎么在意,只以为他们就是跟着秦怡然随便学几个字,只有秦怡然深切的感受到棋哥儿读书上的天赋。

也许,书哥儿过段时间去学堂念书,可以把棋哥儿带着一起去,想到这里,秦怡然就不由得对棋哥儿又多用了几分心思。

等到赵振兴要送书哥儿去学堂的前两天,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坐了,看着书哥儿刚换了李氏做好的一套新衣裳,浅蓝色的细棉布斜襟夹衣,被李氏浆洗的笔挺,书哥儿头发也用同色的发带系了,他犹如一棵挺拔的小树,身姿笔挺的站在那儿,整个人显得非常的精神。

李氏上下打量了几眼,满意的点头,“蛮好,正合身,娘给你先做了两身,等过两天再给你做两身棉袄,我看就照着这身量放一点也就够了。”

书哥儿忙要换下来,赵振兴制止道,“就穿着吧,今天又不要下地干活儿,以后在家就穿这样。”说着看向一旁的几个孩子,笑道:“你们也一样,只要不下地,在家就穿你娘给你们做的这些新衣裳。”

几个孩子听了就嘻嘻的笑,李氏也笑着道:“这些日子,我给你们几个,每人做了两身夹衣,都浆洗好了,给你们放在柜子里,等会儿都去换上。”

说到这里,她跟赵振兴道:“我想着把几个炕上的被褥棉花都换了,再给你们每人做两身棉衣的话,棉花有些不够,还得再买些。要不,你这两天抽空去一趟县城,再买些棉花回来。”

赵振兴想了想,“要不,我们明儿一道去吧,上次说要找那王牙侩的,咱们正好一道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或是田庄。”

李氏有些动心,秦怡然也有些心动,就跟着一道劝道,“去吧,娘,我们也好长时间没去县城了,正好把咱过冬要买的物什一道买回来。”

“那……咱就一起去。”李氏也点头,家里要买铺子或是田庄这样的大事,她还是想帮着看一看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