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各异

众人跟着李老爷子在堂屋一一坐下,相互之间寒暄过后,就叙起别情。

李黄氏拉着赵怡然坐在自己身侧,“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这个头倒是长了不少,怎么人比从前又瘦了一些。”

赵怡然伸手挽住李黄氏的胳膊,“其实没瘦,就是长了个,看着显瘦一点儿。”

“你老这些时日可好?小舅舅有没有写信回来?”

“我们都好,前儿才收到你小舅舅的信,也是不放心书哥儿参加秋闱的事,刚巧你姥爷得了你们的信,已经给他回信了。”李黄氏一边拍拍她的手,一边笑眯眯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赵怡然今儿穿了一身海棠色的衣裙,看上去很是喜庆,李黄氏见了越发高兴,“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就要这样打扮,我们呀,看着心里也高兴。”

赵怡然笑着道,“就是想着今儿来见你和姥爷,才打扮的这般鲜亮,姥姥看着高兴,我心里也欢喜。”

“哎哟哟……,瞧瞧你这嘴甜的模样……”祖孙两人几句话下来,就笑成一团。

马青环此时正端了茶水点心过来,给李老爷子赵振兴他们端过去一些之后,她给赵怡然也端了一杯,“大丫,这一路过来只怕也渴了,喝点茶水润润嗓子。”

赵怡然抬头看了马青环一眼,见她比上次见面时,气色又好了些,知道她在李家生活的不错,便伸手接过茶盏,冲她笑着颔首,“多谢青环表姐。”

“不客气。”马青环回她一个温婉的笑,便坐到一旁静静听她和李黄氏说话。

李黄氏见她这样,面上闪过一抹怜惜,对赵怡然道,“尝尝看,你青环表姐泡的一手的好茶。”

赵怡然依言把茶杯送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小口,片刻后点头赞道,“确实不错。”

李黄氏面上的笑容盛了几分,“有你青环表姐在我身边帮忙,着实帮我减轻了不少担子……,只是这孩子是个命苦的,也不知日后会如何……”

这话赵怡然就有些不好接,她只得伸手握住李黄氏的手,笑着安慰道,“姥姥别急,这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都说人这一辈子不是先甜后苦,就是先苦后甜,表姐从前过得是苦日子,那往后剩下的就只有甜了……”

“哎哟喂……,还是你这孩子会说话,,这读了书的就是不一样……”李黄氏看向赵怡然的眼神越发慈和,不由伸手摸了摸赵怡然的头,这才伸手拉过马青环,“好孩子,你都听到了?”

“大丫这孩子跟着跟着书哥儿他们念了不少书,知道不少道理,你看她都如此说,你就放宽心,好好把身子养好,日后自有你的好日子……”

马青环面上照例是带着温婉的笑意,听得李黄氏的话,她微微点头,又抬头看向赵怡然,“多谢大丫,我会好好儿的。”

赵怡然也回她一个甜甜的笑,“青环表姐说哪里的话,咱们都是自家人。”

“大丫说得对,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说那些外道的话。”李黄氏目露欣慰看了赵怡然一眼,心里暗叹还是二女儿会教养儿女。

看看赵家的几个孩子,不但懂事知进退,还一个个都读书识字聪明又能干,再看看大女儿的几个儿女……她不由暗叹一口气。

这边几人说笑间一片温馨。

那边赵老爷子带着赵振兴和书哥儿,也说得正热闹。

“你这次中举的名次比你小舅舅当初还要好一些,看来你底子打的不错,日后再用功些,争取早日给自己挣个进士的功名。”

李老爷子这次是打从心底里高兴,自己的小儿子中了进士,还被留在了翰林院。

现在大外孙也中了举人,再往前迈一步那就又是一个进士。

他们李家自此以后就要改换门庭,说出去也是耕读之家。

那些以诗礼传家的世家大族,又有哪一个天生就如此,还不都是从耕读传家开始。

他们李家若是好生经营,数代之后,这些事未必不可想。

“孙儿自当努力。”书哥儿笑着说了一句。

一旁的赵振兴搁下手上的杯子,抬头四下看了一眼,“今儿咱们没见大哥他们?”

“你大哥出门送货去了。”李老爷子笑着道,不知想到什么,面上的笑意淡了一些,“清哥儿和浩哥儿他们如今都在县学念书,要十日才能归家一次,这次也不凑巧,没能与你们碰上一块儿,不然你们也能聚一聚……。”

赵振兴瞥见李老爷子面上的神色,心里有几分了然,“这些都是小事儿,还是孩子们的课业要紧。”

李清比书哥儿还要大上一两岁,更是比书哥儿早上几年学堂,如今书哥儿都已经成了举人,他才过了童生试。

虽说念书也得靠天分,但是差距这般大,李老爷子还是不由得对长孙有些失望。

心里更是有些迁怒李刘氏,以至于李刘氏日常喜欢往娘家跑。

他这次干脆让李良玉送她回娘家住些日子,省得在他眼前晃悠,他看得心里堵得慌。

但是这些话他却是不好意思当着赵振兴的面前说,这说来都是李家的私事,就算赵振兴是他的女婿,他也觉得丢人。

书哥儿这几年虽是因为念书的缘故,不能常来李家,但是李家的一些事,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此时见赵振兴和李老爷子一起粉饰太平。

他也干脆装着没看出来,有些事说破了大家脸上都有些挂不住,还不如就用一块遮羞布遮住,大家就当没这事的好。

更何况这是李家的家事,他们毕竟姓赵,李老爷子不开口,他们自是没有开口探听隐私的道理。

因为有了这样的默契,在李老爷子几句带过这些话之后,几人都不再谈及此事,反而说起这次书哥儿参加秋闱的事情来。

这也是李老爷子感兴趣的话题,三人围坐在一处,一时倒也说得热闹。

到了晌午,因都是自家人,干脆就在堂屋摆了一桌,大家按照长幼围坐在一处吃喝,一时气氛倒也很是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