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食不厌精

华真行走出杨老头的院子,样子有点蔫头搭脑。柯夫子正站在他的院子门口,笑呵呵地问道:“又挨骂了?”

华真行:“没有,只是接受了杨总的教育,正在消化呢。”

柯夫子仍然笑道:“挨骂倒还值,假如你过两天还没发现那只纸鹤,估计就该挨揍了,的确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华真行:“夫子,您在干什么呢,是特意等我吗?”

柯夫子:“对呀,想找你帮个忙,拔点春笋。”

拔春笋这点小事,还要找华真行帮忙吗?但华真行并没说什么,很痛快答道:“拔多少,您老想做什么用?”

柯夫子:“没关系,中午拨的笋也行,尽量挑鲜嫩的。做得时候先淖一下,然后放凉水里泡一个小时。”

华真行笑了:“这些我都知道,您老想做什么菜?”

柯夫子:“一盘菜就够了,你尽量挑好的。”

华真行:“昨天下了点雨,今天有新发的。想吃笋的话,其实太阳没出来之前去拔才是最好的。”

柯夫子:“就今天晚上吧。”

华真行:“那时间可有点紧张,我就做一道简化版的。”

柯夫子:“肯定还是要你帮忙做了,东国芜城知味楼有一道菜叫‘欲立凌空节’,你会不会?”

这位夫子几乎从不亲自下厨房,今天突然想吃一道菜,肯定就是找他做了。他眨了眨眼睛:“这菜谱我看过,有印象,可以试着做,您老想什么时候吃?”

华真行转身走进柯夫子的院子拔笋。院子有一亩半,房舍就建在竹林中,这一带的竹子大约酒杯粗细。

不同的笋有不同的讲究,比如冬笋通常都是挖茶杯粗细的那种,用锄头撬。而这种春笋则直接握住根部用巧劲拔,手肘高左右的笋鲜嫩度正好。

柯孟朝:“好啊,我知道你的手艺。”

养元谷中的气候,其实一年四季都有笋,只是多少而已,依竹子的品种也有不同。假如在东国的南方,惊蛰前后的笋应该最多,而这里笋最多的时候,恰恰就是大雨季之初,如今正应时节。

华真行拔了一捆笋,用一根细竹丝系好,还抓了一对竹鸡、拣了十几个竹鸡蛋,顺手采竹址编兜塞了进去,双手提着东西走出了竹林。

柯孟朝:“你摘的笋有点多呀,一盘菜用不着。”

一盘菜也用不了多少根,但华真行还是很仔细,先用神识扫过了院中的整片竹林,分辨物性挑选其中最合适的。他也没有集中在一个地方拔,而是尽量将竹林密集处并生的笋拔掉一部分,能起到疏林的效果,并不影响这片竹林的生长。

柯夫子就背手看着,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华真行:“对,炒树芽……可是这里哪来的竹鸡呀?”

养元谷中没有香椿,但至少有十几种树芽都可以像香椿一样炒鸡蛋吃,各俱特色。养元谷中原先也没有竹鸡,刚才却在竹林里抓到两只,附近还有不少。

华真行:“我打算做三份。”

柯孟朝:“难怪你要抓一对竹鸡,这些鸡蛋还可以做别的菜。”

柯孟朝:“怎么认出来的?”

柯孟朝笑着问道:“你终于发现了?”

华真行:“此地有野雉,但是没有竹鸡,我刚才也很惊讶。”

华真行:“什么时候的事?”

柯孟朝:“上次你突破五境离开之后,我和老墨建研究院与教育部的时候,老杨就在这里引放了千只竹鸡。”

华真行:“我虽未见过活物,但是见过照片还有视频啊,老杨说过竹鸡的味道不错,所以我查过,可惜非索港一带并没有,它并非黑荒大陆的物种。”

柯孟朝:“还真就是老杨的主意,他和老墨一起推演,认为此地野放竹鸡很适合,并不会影响生态。”

华真行暗道惭愧,低头道:“我先去做菜。”

欲立凌空节这道菜很费工夫,就算是简化版,想晚上吃的话现在就要准备了。

华真行:“那是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之前的事了!”

柯孟朝:“对呀,身为洞天之主,你居然才发现!刚才是不是只注意老杨的那只纸鹤了?”

华真行没有按原菜谱来,自由发挥了一下,这样更省时间也省事。假如按照原菜谱,他从昨天晚上就要开始做了,而且这里还缺很多种食材,只能因地制宜。

做的过程中也不用总看着,竹笋淖好水泡上,鸡汤还需要熬,华真行走出厨房稍歇一会儿,陪着柯夫子聊天。

竹笋剥好先淖水再浸泡一小时,同时熬鸡汤。少许鸡肉稍带点脂肪和盐揉碎成糜,将浸泡好的笋剖开单侧,将肉糜填进笋节内的空腔中再合上。华真行本想用猪肉馅,可惜这里没有,而正经做则是用毛栗粉和的面团当肉糜。

这样的笋装盘排好,盘子里再倒上一层竹鸡汤,要恰好将笋淹没,然后上笼蒸熟,蒸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

柯孟朝:“是否值得?”

华真行咧嘴笑了:“当然值得了,您老小时候就对我讲过,何谓食不厌精。”

柯孟朝随口问了一句:“小华啊,我今天突然想吃这道菜,你是否觉得它太费心思?”

华真行:“我倒没觉得,只是把它做出来而已,想出这道菜的人才费了心思呢。”

可是人活在世上仅仅是为了温饱吗?那样与禽兽又有何区别。温饱之后呢,难道天天就吃木薯面糊糊?哪怕有肉了,也只是白水煮煮沾点盐?那么洛克开那么多家油泼面馆又有何意义?

所谓“粗茶淡饭”,不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指的是一种修养,不纵欲靡费,追求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更多的成就。

柯孟朝好气又好笑道:“这话有语病,不是我小时候,而是你小时候!”

东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此话的含义有很多层,所谓食也不单纯是指吃的,指代保障生存和繁衍所需,所以华真行改造非索港的第一步必然是先建设农垦区。

华真行那时候才五、六岁呢,他能说出什么大道理,只能复述杨老头告诉他的话,这叫敬天惜物。

民以食为天,可见食难得,难道不应该把它做得更好吃吗?要用更敬重的态度对待这些食物,否则就是跟老天爷做对!

无论是杨老头还是柯夫子,其实都不是靡费之人,他们从小都跟华真行讲过“俭”,虽然角度有所不同,至于墨尚同那种克勤克俭之人就更不必提了。

杨特红一直崇尚俭、慈之道,可是他从小让华真行拿菜谱当漫画书看,让小华学会做各种好吃的,这又怎么解释?有一次柯夫子看见小华在翻菜谱,便问了他这个问题。

怎么看一个文明的积累,很多就隐藏在世俗的生活里,在既定的文明高度下,其积淀的厚度比如说繁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很多方面都体现在人们怎样生活。

能在自然界找到或培育出多少种材料,并做出怎样的食物,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并以一定与表面的贫富有关,比如腌辣白菜只是平民佐食之物,有那么个德浅器亏之国学会了并以为传统,便把它当成国民魁宝,虽很好笑,但也反映了这个道理。

他把柯夫子给逗乐了,柯夫子又问他,知不知道所谓文明,不仅有高度,而且也有厚度?这就完全是现代话语体系了,他老人家也不总是讲古文。

所谓文明的高度还好理解一些,但是厚度为何,却很难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解释清楚。柯夫子也就是来了兴致闲聊,告诉华真行其中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就是他当时正在看的菜谱。

假如只是随便糊弄一下,既难吃又浪费,暴殄天物、粗鄙无状,那绝非杨特红之俭,更非柯孟朝之俭。

这与奢靡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是并非穷奢物欲而忘其精神。“何不食肉糜”那样的笑话是不解民生,而这种精神恰恰就在于民生之乐。

一块萝卜、一颗白菜、几条黄瓜,都能做出各种花样来,这已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代表了生活中的志趣与精神,它不是某个人的,体现在文明传承中。

再说今天做的这道菜,极有华真行特色,其实并不靡费,那笋、那竹鸡都是物尽其用,尽量做到对它们更尊重,自己也能更享受。

这些真的费工夫吗,那倒未必,其实费的是前人的心思,这须对万事万物的观察与实践。这些仅仅是为了温饱吗,仅仅是反映了物欲吗,当然不是!

而在东国,能做出各种花样美味来,还有不同菜系的特色。比如其中有山城火锅者,最初是码头河工、力工御寒、祛湿、开胃之小食,如今已成蔚然风系,亿人同美之。

对食材的处理上和选用上也能体现这种精神,比如各种动物的内脏和各种边角料,东国俗称下水,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加工不好的,很多都浪费了不吃也不知道该怎么吃。

所谓食不厌精,其意大抵如此,再多说的话,就不是那时的小华能听懂的了。

今天坐在屋里闲聊,柯孟朝居然又聊到了这个话题。华真行已经长大了许多、道理也明白了更多,像大人似的感慨道:“食不厌精,技亦求精!在这方面,您和杨总的看法倒是很一致。”

话刚出口,华真行就有点后悔了,因为他也很了解柯夫子,只要谈到杨老头和墨大爷的观点,柯夫子总是忍不住要杠上一杠,果然就听他老人家摇头道:“似是而非,你还是未得精髓之味,我与老杨之间,其实差别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