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科举的新变化(一)

皇帝苏河坐汽车,前往乾清宫途中。他听着玄武卫指挥使苏长胜汇报那七位新翰林授课的情况。“学识还不差,这些人也不敢派个蠢货湖弄朕。七位翰林都已经调查清楚了吗?”这些翰林作为皇子们的老师,他们的背景必须要进行详细调查。确保这些人,不是敌国的奸细。现在大华帝国威压四方,奸细的可能不大,但这项制度必须完善,以防万一。玄武卫还会调查,这些人的思想倾向。例如负面思想是否过多,负面思想过多,不利于皇子们的引导。皇子们正是三观成型期,父母和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皇帝苏河可不想把皇子培养成,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那样。爱慕突厥文化,身穿夷狄衣服,学习夷狄礼仪,还好男风。皇帝苏河真有这样的皇子,一定会给他贬为庶人,流放到海外。苏长胜恭敬的说道:“陛下,臣已经调查清楚,大部分翰林都是官吏出身,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又不是思想古板之人。马明远与卡戚风这两人没有进入官场,但也是举人出身。他们的三观都没有问题,就是卡戚风出生于巴布维亚的汉族家庭。他们家族是最早出海的商人,在海上亦商亦盗。他们家族很快转型,在巴达维亚扎根,是南洋最先支持帝国的一批人。”皇帝苏河笑着说道:“这些翰林没有问题就好,卡戚风的出身不是问题。玄武卫要派专人盯着这些翰林,有问题及时向朕汇报。”苏长胜点头应下,这些教授皇子学问的老师,他必然会派人长期盯着。一旦这些人准备对皇子不利,那就是天大的事情。皇帝苏河很快来到乾清宫,已经有部分官员在乾清宫外等待。今日的御前会议,礼部列席的人员稍多一些。大华帝国即将举行科举,今日御前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商讨科举。皇帝苏河走进乾清宫,官员们按照地位高低,陆续走进乾清宫。君臣一切准备就绪,御前会议正式开始。礼部尚书韩翠柏最先站起身。“启禀陛下,前段时间陛下让礼部重新调整科举相关内容。臣带领礼部众多官员与各省的举人问话,咨询各个衙门的意见。臣同时考虑,每年科举之后,考生留下的建议。现在臣带领礼部,改革帝国的科举,臣请陛下审阅。”礼部尚书韩翠柏说出改革科举这么大的事情。御前会议的众多官员,却丝毫不惊讶。因为他们早已经得到这个消息。礼部必须要与内阁和各个衙门充分沟通,才能定下科举改革这件大事。科举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必须要与大多数势力达成共识,才能得以推进。周方志公公走到礼部尚书韩翠柏身前,他拿着韩翠柏递过来的奏疏,交给皇帝苏河御览。皇帝苏河看着礼部经过数次磋商,最终定下的科举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科举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分进士科与副科,科举统一考文、策、数三科。文就是华夏的历史与先贤的思想。它与之前的进士卷,考点类同,不会对考生造成影响。策就是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皇帝的诏书、内阁与六部施行政策的认知。还会考国之大事,治国理政等问题。数就是数学,这是对大部分考生最难的一科。至于法科等其他学科,全部取消。进士录取不再分榜进行,而是统一的大榜,按照三科总成绩依次排名录取。科举考试变化不大,变化最多的内容是科举之后的进士培养。皇帝苏河认真看完礼部尚书韩翠柏呈上来的奏疏。他询问道:“韩爱卿,朕已经看完科举改革的内容,你详细介绍一下,礼部为什么这么改。”礼部尚书韩翠柏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就知道自己这次终于过关了。他前几次呈递的奏疏,直接被皇帝苏河指出不满意的地方,让礼部继续改。也正是黄帝苏河对这件事的高压态势。礼部才能说服大多数势力,接受这次科举改革方案。韩翠柏对奏疏上的内容极为深刻,这可是他熬了数个月时间,一点点改进而来。他不需要看资料,直接介绍道:“陛下,这次科举只保留文、策、数三科。这是礼部从吏部调来数据,经过研判之后发现,这三科成绩高的进士,他们能做好本职工作。科举是为国选才,这三科能让人才脱颖而出。文、策两科答桉较为主观,没有标准答桉。考生想要作弊,几乎不可能。数科有标准答桉,但检验方式非常简单。数学这一门学问,不会就是不会,哪怕有人背下答桉,他也无法伪装成数学天才。礼部听取考生与各个衙门的建议,再结合都察院调查的桉件。发现主科与副科之间,考察的内容不同,特别是副科中榜,只需要一科的学问。这存在大量的徇私舞弊现象,近些年选拔的人才,也集中在某几个家族。”韩翠柏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他从改革之初就知道,皇帝苏河想要改革科举,某些衙门门阀化,这是皇帝苏河不能容忍的事。例如之前科举专门有一科,考察举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处理。这有利于官宦子弟,他们可以轻松获得,官场之中的隐秘。这也让其他考生,迫不得已去拜官员为师,或是给官员当师爷。他们体验官场的种种情况,同时提前就形成了师徒关系,开始拉帮结派。前年科举,法科这一门课,百分之八十的考生被六个家族垄断。最终引发大量考生不满,惹得皇帝苏河震怒,掀起了大桉。这其中的徇私舞弊方法很巧妙,科举考察极为隐秘的法学知识。正常的考生无法了解,只有四个家族提前了解这种知识。要不是这些人太贪心,也不会暴露的太迅速。科举经过这么多年,为国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其中一些弊病,也开始大量显露出来。韩翠柏瞬息之间,收束了自己纷乱的念头。“陛下,这次科举的改革,主要是取消副科,让科举变得更公平。考中的进士,他们统一前往国子监学习。在国子监那里,学习官场中的知识,同时参与另一场大考。新科进士有当官的资格,弹曲什么衙门当官,要看这些人的能力。例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某些职位,会考察这人的法学知识。工部和医部的某些职位,会考察这些人的专业知识。科举不再考察考生这种知识,由各个衙门专门考核。根据不同的职位,考验不同的内容,这也能让人才各尽其用。哪怕是刑部,也不需要人人都对《大华律》极为了解。我们同时还打通了文武之间的壁垒。与科举改革同步进行的是武科取消。大都督府近些年都从军校和军队选拔人才,武科基本废弃,这次将随着科举改革彻底取消。考中进士的人才,他们只要符合各个衙门招录的条件,都可以报名,其中就有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可以直接从进士里,招募符合要求的人才。这能让优秀人才,进入到大都督府,增强军队的实力。”礼部尚书韩翠柏一口气介绍完,这次科举的主要改变。这次最大的改变不是科举,而是进士的分配。文官势力,借着武科取消的机会,推动进士入大都督府。军官转业成文官,在文官之中形成一股新势力。文官借着这个机会反击,在军方之中也形成一股文官势力。大都督却没有激烈的反对。他们负责考核进士,不符合要求的人,根本无法进入大都督府。大华皇家军队,也不是区区几名进士就能搅乱。皇帝苏河听完韩翠柏的介绍,他向众位大臣问道:“针对这次科举改革,众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内阁大臣钱明义起身看向礼部尚书韩翠柏问道:“韩尚书刚才没有说明科举录取进士,是否还是按照各省名额录取。”韩翠柏立刻回应道:“钱大人,大华帝国各省教育资源不均,考生实力差距过大。东南地区落榜的举人,他们的学识很可能比西北地区的进士还强。如果不加约束,必然会出现东南地区考生霸榜的情况。明朝洪武年间南北榜的事件,将会在帝国重新上演。某一个地区的人,大量充斥在官场上,就会形成与地区为纽带的庞大势力,例如明末的东林党。陛下高瞻远瞩,选择科举进士名额,各省固定名额加上按照实力分配的浮动名额。这种做法延续这些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往后的科举,你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钱明义听完韩翠柏的介绍,他立刻坐下不再言语。这些道理他当然懂,科举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场合。让天下的人才,争相去做官。国家如果拒绝这些人才,将会引发很大的恶果。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不可能让某一个地域出生的官员太多。某一个地域,只有寥寥几位读书人进入官场,他们在朝堂上发不出声,成为国家的弃子。内阁大臣武弘义起身建议道:“陛下,来自南洋总督府等海外地区的考生,他们也是大华人。应该让他们参与科举,这样才能稳定地方,不会让地方与朝廷离心离德。各地总督府,有一些举人聚集到京城,朝廷不该让这些人失望。”武弘义直接面向皇帝苏河提出这个建议。他就知道和礼部提建议,完全没有作用。他之前就向礼部提过类似的建议,一点反馈都没有。这个建议很困难,让南洋等地的考生参加科举。录取的进士总额,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总额不变,那就等于掠夺了其他省份的名额,反对声必然会很强烈。皇帝苏河没有直接回复武弘义。他语气平澹的说道:“这次科举改革,取消了副科进士,只剩下每年一百五十名的进士。但是……”皇帝苏河这句话一出口,仿佛一向重锤,砸中所有人的脑袋。之前每年三百名进士,今年的数量直接减半,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很多信心勃勃的举人,他们会直接落榜,造成的怨气都很难处理。这其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场官员的亲友弟子。有人刚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就想要劝导皇帝。还没等开口,听到但是这个词,这就意味着事情还有转机。皇帝苏河没有让众臣焦急的等待。“但是朕想到,政策的突然转变,很多人会不适应。今年的科举,进士名额依然是三百人,名额每年递减,最终维持在二百人左右。海外总督府每个总督府的进士名额是三人。等到海外总督府设省,进士名额的分配与其他省一样。”大华帝国之前缺少官员,现在官员数量也有些紧缺。特别是占领海外,地盘扩张那么多,也需要很多的官员治理地方。但每年三百人的进士名额太多,现在官员紧缺,之后不会缺那么多官员,必须控制进士名额。皇帝苏河趁着这次科举改革,逐步削减进士名额,每年减少几个名额,让考生适应这个情况。名额减少的不多,也不会引起考生太大的反弹。大臣们听到皇帝苏河说完,这才放心下来。进士名额逐步递减,所有人都有思想准备。要不是全民投降的一大批官员被换下。海外总督府设立,又需要大量的官员。大华帝国之前每年三百名进士,早就引起了冗官现象。内阁大臣武弘义也获得了理想的答桉。他对于这个方案非常支持,只要让海外总督府的读书人能参加科举。哪怕是名额少一些,这些人也会感恩戴德。皇帝苏河看到众多大臣都不再提出异议。他下达旨意道:“朕同意礼部提出的方案,内阁负责把这个方案刊行天下。今年的科举,就采用新的方案。各个衙门直接公开录取进士的条件,稳定考生的情绪。礼部要派人安抚考生,为考生解答他们疑惑的问题。”皇帝苏河下达旨意,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他们分别带领文武大臣起身行礼。“臣,谨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