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兴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荀彧拿起一柄小剪刀剪短了过长的灯芯,又顺势挑了挑,好让它燃烧的更亮一些。室内立即明亮了几分,吴硕嫌有些闷热,忍不住起身将窗子打开一条缝,他站在窗边嗅着冷冷的空气,侧身面对着荀彧,道:“文若可是有什么法子?”
见荀彧不语,吴硕脸色变了便,好似下定了决心,走到荀彧身边,躬身低声道:“此事关乎朝廷大计,办好了,可上解君忧、下纾民困。文若,你纵然信我,便不该这样瞒着。”
“我这只是一家之言,论及经营之道,我不如糜竺多矣。”荀彧慢慢放下剪刀,开始整理起桌案上的书简。
“文若!”吴硕心知对方定然不会有什么好主意告诉他,但这却是一个让他自证的途径,只要能因此与荀彧达成一次合作,以后就可以慢慢的铺好双方紧密联合的桥梁:“即便是一家之言,只要于国有利,吾等大臣亦不能轻忽,至不济,可先以我的名义去禀明陛下,坏事皆由我来承担。”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荀彧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他持着半卷书简,犹疑了一下,然后道:“只是近来有不少人向我请托,想入国子监。”
“想入国子监?”吴硕不由得直起身来,国子监内人数不多,但皆为二千石子弟,策试出来后更是前途无量。今日皇帝才决议授予策试优秀的监生‘贤良’的身份,择入三署郎,他日出来就会走一地令、长的路子。国子监地位远高于太学,收到世人重视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要想进国子监,除了父辈为二千石以外,也只有皇帝特诏恩荫才得以入读,旁人要想让子弟混进去结交人脉,难度堪比每年在本郡争夺那一个两个‘孝廉’的名额。
“是哪些人?”吴硕追问了一句。
荀彧忽的抬起了头,目光幽幽的看向了吴硕。
吴硕立时明白过来,除了彼等地方大族豪强,谁还有资本却没资格挤进国子监呢?
国子监充盈着众多高官子弟,一个士人,要游学多少次、拜谒多少门第,才能一次性接触如此之多的资源?结交权贵虽是主要,但国子监祭酒任安,教习孟光等人俱是熟读五经、名重一时的大儒,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优渥的条件,就连部分大族都闻之心动。
“如今国子监只许二千石以上官员及功臣勋旧子弟入学,若非特诏,恐怕旁人轻易是进不去的。”吴硕如是想着,国子监由于生源限制,至今只有一百多人,在关东诸州一一归复以后,也不过两百多人。要是想上疏请皇帝扩招的学子的话,或许还得费一番思量……
他想了一会,看向默不作声的荀彧,脑海中蓦地前后联系起来,忽然想到了什么,念头一转,假意叹了口气:“如今太学有生员五千,每年所耗衣食、薪米等物不下千万,房屋修建、桌榻添置之费也不在少数,这还不算陛下从少府特拨给贫寒学子的‘劝学’钱。而太学生每年仅交束脩不过一人几块肉,即便豪富之家也不过几百钱,长此以往,朝廷固然得士,但入不敷出,也是让人难办啊。”
荀彧安静的坐在席上,闻言笑道:“育才大计,再多花费也是应该的。但是朝廷用了钱,自然要从别的地方寻补,所谓‘损有余以补不足’,此乃天之道。吴公以为呢?”
“物贵稀而不贵多,人也如此。”吴硕说着在荀彧身边跪坐下来,目光炯炯的望着对方,凑近说道:“国子监如今不过两百人,依我之见,可增至五百人。彼等阀阅之家不乏良才欲求上进,而太学又是给寒微之家出路,岂能再与彼等争之?”
“是这个道理。”荀彧轻叹一声,低声道:“有不少人向我提过此事,说国子监与太学地位等同,但学生却不多,太学明经科每年招入都有定额,多少人进去不得。我这几日本想上书陈情,但正旦在即,一切事都应放在年后去说,于是便耽误了。”
尽管太学五科实行了数年,但在没有见到成效的情况下,时人的思维惯性依然没有得到改观,许多人仍是以明经科为重,治剧科次之,其余诸科皆为末学。每年的太学招生,都是明经科报的人多,豪强大族也都是选择的明经,至于其余四科则多为寒微。不能在名师大儒座下学习经义,而州郡举荐‘孝廉’、‘茂才’的力度一年比一年严苛,如今不光是被举荐者要统一到公府进行策试,就连未来三年内被举荐者若是出了道德等方面的过失,举荐者也要受到连坐。
经过朝廷对察举的日益整顿,地方郡守县令也不敢轻易举荐,豪强大族少漏子可钻,为了进入仕途,只能寄希望于朝廷中央开办的学校。与太学拥有各类科目相比起来,国子监只按经义分科,对于传统豪强士族来说,国子监是比太学更要好的去处。
选官任官的方式与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量人才被引流至太学,按照皇帝所制定的策试规则进行选用,虽然皇帝并没有直言要废除察举与征辟的制度,但在有识之士的眼里,就算不废除,以策试选任官员的制度必将取代以往一旦举荐便能授官的粗犷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不适应潮流的改变,试图提出异议并阻挠;而有的人却懂得主动顺应时势,并将身边的人拉入这股潮流中去。
“只不过,朝廷养士不易,国子监虽比同太学,但到底是尊贵些。”吴硕直直的盯着荀彧的眼睛,似乎想从中捕捉到一丝确定:“所以这束脩自然不能如太学那般流于形式,记得当初我拜名士为师,光是束脩便交了上千钱。”
名士大儒收门生往往逾千数,只有天资过人、或者是亲故、其他大族子弟才是象征性的收取束脩,而像是一般‘站听’、‘旁闻’的门生则是会收取很高的束脩。荀彧听到这里,心里顿起轻视之意,吴硕既然没有说出师傅的姓名,想必也不是什么名士。
“新招国子监生三百人,只收束脩千钱?”荀彧微微挑眉,说道:“区区十五万钱,于朝廷而言不过杯水车薪。”
吴硕有些讶异的看向荀彧,一时竟弄不清楚对方究竟是什么意思,在对方的注视下,吴硕只好说道:“那就万钱,如何?这样一来,国子监每年可得三百万,这钱可以用于太学,正好合乎文若所言‘损有余而补不足’。”
“一切都依吴公。”荀彧微微颔首,做足了仪态,仿佛他才是货真价实的尚书令,吴硕只是向他问询意见的属吏。
有些人天生就有名臣的风范,而有些人无论怎么去模仿都像是跳梁小丑,吴硕很快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异常的相处模式,神色不由尴尬了几分,轻咳一声,旋即起身走回自己的主位坐下。
事情到此就算了解,吴硕以本人的名义在年后向皇帝提出扩招国子监的献策,算是他邀买士心的举措。而每名新晋监生需纳的万钱束脩,也能为朝廷提供一笔财源,虽然在荀彧看来,皇帝势必会将这束脩的钱再往上提,而提的越多,所受的压力与非议也就越大,承压之下,再谈妥协就容易了。
夜色已深,承明庐依然亮着灯,今夜在此值宿的正是侍中荀攸。
明天一早的正旦大朝是最重要的大典,不仅是皇帝光复天下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更是要在此宣告决定未来数年大势的时刻,不容有丝毫差池。所以司空、录尚书事赵温;侍中、平尚书事荀攸;尚书令吴硕等人纷纷值宿宫中,以备非常。
夜深难寐,荀攸裹着厚厚的大氅,在温暖的承明庐内烤着炭火,斜靠在凭几上借着火光看书,一只陶壶半埋在热灰里,正滋滋的往外冒着水汽。
门从外间被人敲响,荀攸眼皮动也不动:“有何事?”
皇帝有时晚上谈兴大发,常会半夜命小黄门至承明庐唤人共叙,有的人不堪其扰,有的人则视其为接近皇帝的契机,每每在夜里熬夜晚睡、守株待兔。荀攸不常值宿,但也知道皇帝有这个扰人的癖好,好在皇帝也通情达理,每次都会预先使人过来看值宿的睡着没有,倘若睡着了便作罢,没有睡,便径直往点灯的房间过去。
荀攸想着,或许是小黄门见自己的房间尚未灭灯,故才过来请示。
“闻到里面的酒香了,快开门!”门外是一人清朗的声音,那玩笑一般、毫无顾忌的态度,仿佛这里是他家似的。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荀攸心里一惊,立时丢下书本,忙走过去打开房门。
只见皇帝身披一件深色大氅,独自立在门边,在屋檐外的夜空中纷飞着鹅毛似的大雪,穆顺等几个人提着灯笼瑟瑟发抖的站在后面。
“侍中臣攸叩见……”荀攸大惊失色,下意识的拜倒道。
“嘘,不要惊动别人。”皇帝在唇边竖起一指,眼角流露着一丝狡黠。他挺拔如松的站在雪景里,脸庞不知是被冻的还是被雪光所映照,显得格外的苍白,使皇帝的气质冷峻了不少,但他的眼睛依然是那么的深邃有神,仿佛比夜色还要深:“既然来了,不邀我进去么?”
“喔、喔。”荀攸才从皇帝亲临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忙站在一边,伸手邀请皇帝入内。
皇帝手上还很有雅兴的提着一只灯笼,他进去后将灯笼交给身后的穆顺去吹灭,自顾自的走到炭盆边,指了指那只陶壶,扭头笑看向荀攸:“今日你我君臣才在承明殿定下禁酒之令,你便知法犯法,还是在宫中,该当何罪?”
穆顺上前将皇帝身上湿冷的大氅脱下,挂在一旁的梁柱上,又接着从随身带来的食盒里拿出几碟炙肉,一一放在炭盆边空着的桌案上。
荀攸见到这里,便笑着说道:“诏书尚未发下,臣如今算不得公然犯禁。”
“不行,我还是得罚你。”皇帝故意瞪了一眼,转而笑着招呼荀攸与他凑在炭盆边坐下。
只见皇帝翻出两只酒碗,朱漆龙纹的漆碗在他手中灵活的翻转着黑红两面。酒碗被放在桌案上,皇帝又拿铁钎试图去炭火中挑出温酒的陶壶,穆顺见到,忙伸手欲要抢过:“陛下,这还是交给奴婢来……”
皇帝拿着铁钎的手驱赶似的一摆,穆顺的手便僵着缩了回去。
炽热的陶壶被稳稳地挑起,放在地板上,发出‘吱’的灼烤声。
“就罚你为我倒碗酒吧。”皇帝将铁钎放在一边,轻拍了下手掌。
荀攸轻轻一笑,也不多言,拿起两根筷箸将陶壶的壶盖夹起放置一边,然后从旁拿出一只竹制的酒勺,从中舀出其上有不少绿沫的酒分别倒在君臣之间的酒碗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皇帝从记忆里十分应景的顺口诵出诗句,他指着那碗泛着绿沫的热酒说道:“这是新酿的酒?”
所谓‘绿蚁’往往是古人酿酒技术尚不发达,新酿的酒往往未经过滤,底下的酒渣会经过煮沸后浮起,其色微绿、其状似蚁。
“前不久家人从颍川来,特为带来的。”荀攸不紧不慢的解释道:“那时朝中尚无禁酒之议,故而家人送来,臣便收下了。”
“这是小事,无关大碍。”皇帝拿起酒碗,与荀攸碰了一下,便小心的吹了一口,稍微抿了点微烫的酒。热酒下肚,在外面冻的有些僵硬的身躯登时暖和了不少,皇帝惬意的叹了口气,若有所思的说道:“我记得里有提过,正月里恰好是酿春酒的时候。”
荀攸也只是用热酒润了润唇,并不急着大口饮下,如是说道:“春酒用来祭神祀祖,宴请宾客,以供寻常之家一年之用,虽各地酿法不同,然民俗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