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疯狂的时代10
华夏的事情,现在离美国还远,没有几个人会注意那个古老的国度发生了什么。与之相反,美国国内自己的事情只有在华盛顿和纽约发生的,才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如果是美国其他州,美国人会说:“哦,那是乡下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说的就是西弗吉尼亚州的矿工罢工且和洛根县警长发生了交火的事。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但规模最大的时候,参与的矿工足有一万余人。这件事到了德拉诺当选之后,成了工会权利扩大的基础,同样也成了工会权利过大的基础,也同样成为了美国重工业必然衰落的原因之一。
与西弗吉尼亚的矿工罢工事件相比,年底在华盛顿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确实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会议的起源是因为一战之后,各战胜国并未因为击败了第二帝国和他的盟友就偃旗息鼓、马放南山了,反而是继续在军备上扩张,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已经意识到自己虚弱的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依然叫嚣要保持远超美国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海军吨位的绝对优势。
美国自是不甘示弱,在美国看来,你一个依靠我们美国才打败同盟国的弱鸡,有什么资格叫嚣保有大舰队,把战争期间的国债还了先。结果时任海军部长的丹尼尔斯也喊出了“五年内建造一百三十七艘军舰,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的口号。
当然,美国人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按照战前的规划,很多口号里喊得战列舰实际上规划的都是航母,包括战争后期建造的战列舰都提前设计好了改装的余地,只要需要,拆除了战列舰的上层建筑和炮塔,就可以很方便地改造成航母——这就是模块化建造的好处,所有的战列舰的主要战斗组成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单元,非常便于更换这些单元,将战列舰改造成不同的用途,比如医疗舰、补给舰、指挥舰、运输舰等等。
不过英国没有亨利啊,根本就没有想过军舰还可以模块化建造这种事,战后建造的依然是纯粹的战列舰,要想改造是非常麻烦的。
此外,英国人还有一个大麻烦,就是战后的英国人兜里没钱了。劳和乔治甚至喊出了”花尽最后一分钱“的宣言,这说明,面对后起的拥有广阔国内市场、工业实力雄厚的美国,疯狂追赶的日本,英国人已经力不从心的了。
紧接着,法国和意大利也加入了这场竞赛——都是欧洲胜利国,谁也不愿意仰英国鼻息生活,不想这样,那就造军舰吧。当然,英国的虚弱,也是让法国和意大利动心的原因,两国历史上都曾经是海洋大国和强国的。
在法国、意大利也加入竞赛不久,欧洲各国和日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是大量的造舰并没有在海上获得压倒性优势,反而是国内财政支持不住了——造舰并不是仅仅舰艇造价的问题,还有增加的人员、后期的维护,都是巨额消耗,这是造得起用不起啊;而美国也发现,就算是美国的工业实力再强大,也无法获得对英国的绝对压制,因为舰艇上的人员素质还是一个问题呐,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就见识过英国人的炮术,即使美国海军在那之后又训练了多年,但一样不敢说达到了当初英国人的水平,那么战列舰的交换比就可能很差,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得不到想要的成果,这是商人国度所不允许的。
老实人哈定于是给忙于造舰的各国发出照会,提出在华盛顿召开一个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会议,”大家都别折腾了“。正在骑虎难下的英、法、意欣然接受,而日本则是不情不愿地接受了邀请。
11月12日,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了。这次会议与其说是限制军备竞赛,不如说是主要大国不愿意再这么玩了,需要换一个新规则继续的会议。因为会议一开始就充满了争吵、暗算还有妥协,先是英美为了各自的海军吨位争吵,最后英国败下阵来,承认了美国和英国一样的海上实力,然后美国和英国一起压制亚洲矬子日本,不能让日本能够具备在太平洋地区挑战美国的实力,最后三国联手抵制法国和意大利的要求。
期间英国和美国即合作又互相拆台,在日本海军吨位上,美国即愿意看到日本能够强大到敢于背叛当年的老师和大哥,也不愿意看到日本的实力增长的过于快速,影响到美国的太平洋安全。
同时,美国还要在欧洲给英国人找点麻烦,让法国和意大利能牵制一部分英国的注意力,本鞥让英国有恢复元气的机会。
最后,会议倒是取得了成果,设定了各国主力舰的建造比例和上限,同时也确定海军实力的顺序,美国和英国第一,日本第二,法国和意大利第三。各国都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一样对这个结果还算认可。而意大利则是以吃瓜群众的身份,混到手世界第三梯队的舰队规模,国力比英美法差了不少的意大利,这次可以说是偷到了鸡。
然而,条约并不能就完全制止了海军力量的发展。自从英国人实验性地改装了一艘巡洋舰暴怒号之后,航母就成了主力战列舰之外的第一选择,偷鸡的是日本。
一战后,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太平洋西海岸最强大的国家的日本,是根本不会满足自己英国人小弟的身份的,经过了甲午、日俄还有一战之后,日本发现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英法已经无力和日本竞争在华夏的影响力了,而美国,那个商人主要都是做生意,就连青岛都是买的,虽说这让日本人很不痛快,但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时机选择的好:仅仅用粮食就换得了一大堆的德国殖民地,交付时间还卡在了各国宣战前的关键节点——萨拉热窝枪声之前,让所有国家都无话可说。
与日本不同的是,美国身边是两大洋,日本只有一个;美国需要在两大洋布置海军力量,日本不需要;美国的战列舰和日本的比例是5:3,换句话说,如果美国两洋平均分配的话,在太平洋的对比就是5:6,日本反而占优了!
这一切好像天上掉下来的好处,让日本的野心开始萌发:太平洋上没有可以压制日本的力量了,日本为什么不可以主宰亚洲!日本立刻把实现东亚霸业的目标提上了日程。
不过,此时的日本正处于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天皇统治之中,让野心泛起的日本军政经界无可奈何。这位天皇就是大正天皇。
这位天皇早年患有脑膜炎,因当时的医疗技术落后,留下了后遗症,人到中年时,更是引发了精神病,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日本的大臣们就提出让皇太子裕仁摄政。
这位皇太子裕仁就是后来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昭和天皇,此时还是摄政的太子,是抗衡不了大正和明治时期留下的那些老臣的,一大批接受了西方政治体系的明治和大正时期的老臣秉持了日本的政治权利,他们不愿意让军队的权力扩大,那会影响到他们对这个帝国的掌控,所有军队尤其是陆军提出的扩军要求,都被这些老臣否决,甚至是以内阁辞职做威胁,初掌权力的皇太子是不敢在这时候违逆老臣的——能把他捧上来,就能把他撵下去,大正天皇可不只是一个儿子。
在整个二十年代的日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大正前和大正后,以1926年为分界线。之前,大正还在位或者活着的时候,日本军队的诉求被压制住了;而大正死去之后,登基掌权的昭和天皇裕仁就开始了对军队势力的放纵,日本也一步步走上****的扩张路线。不过,刚刚走上****扩张路线的日本,在二十年代还是以迅速扩张军队、并加强训练为主,当日本军队认为训练完成后,就开始了武力扩张——1931年占领华夏东北;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和1933年入侵察哈尔和冀东;1935年策划华北事变,组建冀东保安区和伪军;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华盛顿会议可以说是达到了美国的目的:遏制英国和平时期海军规模的扩充,以英国战时的造舰能力,是绝对比不上美国的,况且英国地处海岛,容易被封锁,那么战时的补充能力就会下降几个级数,不能成为美国的对手;对于日本,日本同样是岛国,资源有限,只要能控制日本从海外获得的资源补充,日本一样蹦大不了几天,最后还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说了算的。
但会议的结果并不是那么严谨,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善于钻空子的国家和民族,怎么可能不利于这个漏洞呢。于是,日本就把几条未完工的战列舰改装成了航空母舰,而航空母舰并不算是战列舰,不计算在海军吨位里,这样日本就多了战斗力不下于战列舰的主力舰。
美国本来就打算利用战列舰的船体改造航母,日本先进行的动作立刻就让美国有了借口,马上开始改装。有准备的改装和没准备的改装就是不一样,效率、速度相差甚远。
就在日本刚刚改造好第一条航母的时候,美国人已经改造出了四条。这一下就引起了英国的注意。英国人一看,这可不行啊,英国是最早改造航母的,这时候落入了下风还得了?英国开始强烈抗议日本和美国的做法,叫嚣着如果美日不停止,英国就退出华盛顿条约!
美国可不想和英国制气,反正我实验过了就行,没必要让自己的成果《华盛顿条约》付之东流,于是就痛英国一起压制日本,日本也被迫放弃了追加航母的意图。不过,美英的要求是超过万吨级别舰艇都必须列入主力舰,那么我就该一艘不到万吨的吧——9800吨的龙镶号航母诞生了。
对于日本钻空子的行为最愤怒的不是别国,而是日本曾经的老大——英国,作为大哥怎么能够对小弟不经请示就擅自作为呢!不过日本此时已经有了龙镶号之外的另一艘航母凤翔号,这两艘航母就成为了日本仅有的两艘排水量在万吨以下的航母,后来龙镶号又经历了一次改装,达到了万吨级排水量,凤翔号就成了日仅存的万吨以下级别的航母了。
不愿意让日本钻空子的美英两国,重新对航母加以控制,给日本规定了总吨位不超过83000吨,单艘航母新建不超过23000吨,改建33000吨,且航母必须大于万吨,力不如人的日本只好服从。
不过,日本又开始动别的主意,就是按照军舰的标准建造邮轮或者货轮,然后战时进行改装。
这一招早就是亨利在美国使用了的。所有美国1914年开工建造的战列舰都是模块化建造的,截至1921年华盛顿合约签署时,美国一共拥有战列舰45艘,仅按照华盛顿条约需要拆毁的就达到20艘,如果包括条约允许替换的部分主力舰,这个数量会更多,因为按照亨利的规划,美国根本没有必要保留太多的战列舰——十艘就好。
因为面对潜艇,战列舰的自卫能力实在是太差,那么面对航空鱼雷和俯冲轰炸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在海军会议开始前,美国海军就在苏必利尔湖进行了一次海上打靶实验,使用的是改装的海军鱼雷,减轻了体积、缩小了重量之后,用了最新式的单翼机携带鱼雷,实验的结果还是能得到海军认可的,虽然不管是飞机还是鱼雷都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了这次实验,海军开始认可了亨利关于海权和制空权的论调,没有制空权的海权就是一朵无根的花,看起来娇艳万分,但迟早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