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揽襄阳的民心

蒯越和刘琦前往襄阳城下,去安抚城外惊慌的百姓。

短短的一路,蒯越心中的情绪却汹涌澎怕,无数的念头和想法在脑中来回交杂。

荆州军诸人中,只有他看出了是刘琦设计谋害了蔡瑁、张虎、陈生。

虽然不知道刘琦用的是什么方法,但张虎和陈生是蒯越亲自去招降他,他能够看出二贼归降的诚意不是假的,这三天时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蒯越可以确定一件是,那就是这事定是刘琦做的!

蒯越暗暗咂舌于刘琦的手段。

他虽然不知道刘琦用什么办法让张虎和陈生造反,但设身处地,蒯越自认为自己也能够做到。

毕竟那俩江夏贼都是好勇斗狠的无谋之辈,以蒯越的智谋,让他们圆就圆,扁就扁,这并没有多大难度。

不过让蒯越心惊的是刘琦策反了张虎和陈生后的一系列动作!

杀死了二贼,整治了蔡瑁不说,还让蔡瑁对他心存愧疚感恩戴德,同时还可名正言顺的收缴了张虎和陈生的数千兵马,接手襄阳城的城防。

而且张虎和陈生在襄阳民怨沸腾,刘琦此番还可大涨名望。

这一环套着一环,好处皆被姓刘的占去了,果然是心思缜密。

这便是十八岁的弱冠少年?呵呵……

“嗯,公子,我……”

“先生且勿多言,咱们先去安抚百姓,再说心里话不迟。”

刘琦不紧不慢地打断了蒯越的话头。

刘琦越是这样,蒯越的心就越发紧张,也弄不清楚刘琦找自己一同抚民的真意。

不多时,两人在黄忠的拱卫下来到了襄阳城下。

城外的战事虽然结束了,但围观的百姓此刻还是进不了城,且慌乱的情绪未去。

毕竟这城下,才刚刚打了一仗,还杀了人!

刘琦在黄忠的保卫下来到了护城河边,他翻身下马,走向那些在城下聚堆的百姓。

在这期间,刘琦感受到上千双眼中的目光皆落在了自己身上,那灼灼的目光热量笼罩在自己周身,仿佛都能将他燃烧或是融化。

刘琦在百姓们面前约十步的空场停住。

在一双双惊疑不定眼眸的注视下,刘琦双手从外向内抱拢微合,呈拱手怀抱形,向着在场的百姓们长长的作揖。

士族公子如此,可谓闻所未闻。

蒯越见状一惊,暗道他就算是要收拢民心,如此行径去也未免过于折节,委实不妥。

他有心想上前去劝刘琦,但突然间似是想到了什么。

有何不可?

若是刘表之身份,如此作揖于民,自然折了刺史身份,掉了面子,可刘琦虽是刘表之子,却非开府之君,其折节下士,理所当然,然偏偏他还是刘表的嫡长子,身份又可代表刘氏,既不折了气节,也不会失刺史威望……如此行径,更可聚拢民心!

原来是自苦之计。

在所有人惊异的目光中,刘琦缓缓的直起身,道:“汉荆州刺史刘表子琦,在此自罪于襄阳之民。”

刘琦的声音响在了众人的耳边,如同清晨的钟声,分外惹人惊醒。

“自黄巾乱始,南郡屡遭跌难,外受贼寇滋扰,内有宗贼为祸,民生凋零,苍生苦楚。”

众人没想到刘琦会说出这么一番言语,惊异之余,也都各个认真聆听。

毕竟刺史公子当着百姓的面罪己,可不是每天都能看见的。

“刘琦身为汉室之后,却行事愚钝,上不能匡君扶国,报君王于社稷,下不能除暴安良,救万民与水火,其心可痛……今幸得中庐蒯氏,蔡州蔡氏相助,方可铲除宗贼,平贼灭寇,澄清南郡寰宇,还汉江一方清平……”

百姓们被刘琦的话语所感,不知不觉间,场间竟有人有抽泣之声。

刘琦再度环顾四周,高声谈道:“襄阳诸者……皆受苦甚深!”

说罢,再次环抱双手,长长作揖。

短时间的沉默后,百姓们的情绪沸腾了。

“公子!”

“公子!”

“刘氏父子来荆州,我等小民复有生望矣!”

“公子铲除宗贼,还了襄阳清平!”

“张虎和陈生,公子杀的好!”

“……”

刘琦的话,在无形间与襄阳百姓们在心中搭建起了一座细小的桥梁,桥不宽,却可过人。

在襄阳平民心中,别说是刺史公子了,就是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宗族子弟,也不会这么谦逊的跟他们对话,更莫要说当众罪己了,将本不是自己的责任硬拦在自己身上。

这是何等之大义,何等之大仁,何等之大勇。

在襄阳百姓们的叫声中,刘琦高声道:“从今往后,荆州七郡百姓,不会再受苦,不会再挨饿,有刘氏父子在,便让七郡军民饿有饭吃,冷有衣穿!”

“多谢公子!”

“公子是仁义之士!”

“我等愿拥护刘府君,愿拥护公子!”

刘琦转头对黄忠道:“令三军鼓起声势!”

黄忠向着身后的骑兵一挥手。

便见刘氏骑兵在原地列阵,高声呼喝,汉声直冲云霄。

“汉祚昌隆!”

“汉祚昌隆!”

“汉祚昌隆!”

襄阳城外,军民一同呼喝,彼此见互相带动渲染……

这种场景,即使当年在雒阳校场,蒯越也不曾见过。

刘琦一步一步,坚定的走到他的身边,看着陷入沉思的蒯越,道:“异度先生可还好?”

“……”

“看到这种场景,先生认为,张虎和陈生,该杀还是不该杀。”

蒯越目光复杂地看了刘琦一眼,道:“该杀。”

直到这个时候,他隐约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胸襟中所蕴藏的志气,似是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襄阳一城,南郡一郡,他和蔡瑁都很当回事,但这些在刘琦的眼中似乎并不足够。

想到这里,蒯越心中不由隐隐有些激动了。

数年之前,他孤身入雒阳,将一腔大志付诸于当时与士人结盟的大将军何进,本以为以何进的地位和权势,定可让自己一展胸中抱负,展凌云之志,不负一身才华。

大丈夫生于当世,谁不求留名青史,遗传后世?

但事实证明,他所托非人了。

何进的自负,何进的愚鲁,何进的短见,彻底磨灭了蒯越扬名立万的希望。

在如今的蒯越心中,那位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不过是沐猴而冠。

可怜汉家社稷皆付于屠猪儿。

离开雒阳后,蒯越便在无心于天下之事,只是醉心于家族,如何为家族获利。

并不是他不再想一展胸中抱负,只是他自觉天下已无有可相称其才华之主。

既不能展志,那便昌盛其族,又如何?

但是今天,刘琦的举动,隐隐的让蒯越死去的心,又再次活了起来。

“敢问公子之志?”蒯越面色一正,向着刘琦作揖相询。

刘琦微笑道:“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忧国家之危败,愍生灵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贼,方不负大丈夫之志。”

蒯越听了之后,心中颇有起伏之感。

少许之后,却听他又问道:“公子有匡扶天下之志,令越钦佩,然今日于蔡瑁之所为,又是否权谋过甚?”

刘琦认真地看着他,道:“吾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不用权谋而成事者也?”

蒯越闻言不由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