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谋定而后动
刘琦适才的话,只是以退为进。
在贾龙找他入帅帐的那一刻,他就大概能猜出来,贾龙是想与他联合起来对付刘焉了。
而在与贾龙探讨关于刘焉反叛的这期间,刘琦也咋细细的思量这事……
看看地上那些益州各地官绅豪强举报刘焉的简牍,刘琦心中明白,贾龙这次出蜀是想那种将这些罪证上交给朝廷。
然后他再从董卓那里获得名正言顺的讨贼许可,或许还可以得到董卓的支持也说不定。
以董卓的角度来讲,刘琦认为董卓不会拒绝。
身为凉州的雄飞人物,董卓自然是希望各州各郡越乱越好。
地方越乱,他这个执掌中枢的相国,才能够周旋于各方进行平衡,于中谋利。
至于贾龙为何要主动邀请自己……
刘琦估计无外乎有两个方面。
一是宗亲联盟乃是由荆州方面提出来的,而目前因为奏疏立两京两朝之事,荆州在联盟中已是独占鳌头,声望颇隆。
目下最有忠臣表象的荆州军若是能协助贾龙定蜀,那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算是间接的坐实了刘焉谋反的罪状。
贾龙等益州豪强就算是占住了公理。
二是贾龙需要安抚军心。
诚然,贾龙此番上雒,为的是向董卓陈述刘焉谋反罪行,得到朝廷命他讨伐刘焉的许可,但刘琦估计,贾龙这次的计划中,应该是不包括杀害刘瑁。
弄死刘瑁,算是他的临时起意。
如今刘瑁已经死了,但定瞒不过军中人。
适才在帐外,那东州士雷遇,不就是已经扬言要杀贾龙了么?
益州军中目下有不少东州士将官,包括吴懿在内的,贾龙若想控制住他们,只怕回头少不了一番波折。
而且就算他再怎么掩饰,这件事既然已经在公开的场合被宣扬开,消息就一定会不胫而走……肯定会传回益州的。
以刘焉老奸巨猾的秉性,他一定会在贾龙未赶回去之前,对蜀中的其他豪族先下手为强。
那些益州豪族皆以贾龙和任岐为尊。
密谋推翻刘焉的计划,若贾龙不在蜀中,那就是少了一位主要人物。
所以贾龙肯定是想返回蜀中。
但若要返回蜀,他就需要军粮的供应,没有军粮,别说是回益州,他想率兵出司隶都难。
但军粮从哪里出呢?
只能从刘琦这出。
所以贾龙必须说服刘琦,站在他的一面,帮他杀回益州。
想通了个中关键之后,刘琦心中开始酝酿。
一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有了雏形。
以荆州的地域来讲,未来的北方或将战事频发,届时大量的人口便会南迁,而汉朝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也将逐渐从战乱频繁的北境,而向南方倾斜。
对于刘氏来说,若有机会能够横跨荆益之地,潜心发展,稳固后方,操练甲兵,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荆州七郡,目前完全能算是由刘氏统领的,也不过是南郡和江夏郡而已。
南阳郡在袁术手中,荆南看似以刘氏父子为尊,但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
要入益州,至少也得将荆州全完掌控才是。
益州山川阻隔,重关险阻,想要进入益州,非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贾龙目前与自己并非一心,这人和首先就没有。
自己是想鲸吞益州,而贾龙的目地,估计是想在蜀中代替刘焉。
两方目前的根本目地不一样。
刘琦心中盘算了诸多弊端之后,随即假意谦虚道:“我是荆州刺史的公子,又不是益州官吏,怕是不便参与其中。”
贾龙见刘琦推脱,急忙道:“公子虽非益州人,但却是汉室宗脉,更是联盟中代表荆楚上雒者,公子若肯主持公道,定可令刘焉叛逆无所遁形!”
刘琦淡淡道:“但毕竟这都是贾公的一面之词……我,真的不方便参与。”
贾龙见刘琦就是推脱,心里开始琢磨。
刘伯瑜虽然年轻,但却是聪慧之人,益州水深,想让他凭白替自己出头,怕是不可能。
自己非得展露些诚意不可。
想到这,便见贾龙道:“若公子愿意,贾某愿代表益州诸族,听命于公子,从此益州中人凡事皆以公子为尊,听凭刘公父子调遣。”
这话里话外,却是甘愿为刘氏父子的附庸。
这种附庸关系,就好比是孙坚之与袁术,曹操之与袁绍的关系一样。
虽凡事尽皆听从,但却是独立于外。
这种关系属于一种上下级的联合,但在合作期间,彼此的位置也会有所调换。
附庸者实力的增强,就是最大的变数。
比如贾龙日后若果真返蜀,灭了刘焉,掌控了益州主要郡县的时候,他自然会将刘琦一脚踢开。
不过刘琦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什么不对。
对于这个时代的诸侯们来讲,应该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比如孙坚死后,孙策依附袁术,但日后却在江东独自创业;
曹操在创业初期则是依附于袁绍,后势力越强,二人翻脸;
刘备更是相继依附于多人。
吕布,张绣,张燕等军阀更是如此。
若是换成自己战在贾龙的位置上,刘琦想来也不会拘泥于一道。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属于充分具有不确定性的,自己只需未雨绸缪就好。
刘琦迈着步子,在帐内来回走动着,他此刻风寒未痊愈,走起路来多少还有些飘忽。
“贾公搜罗了刘焉这般多的谋反罪证,可见刘焉确有不臣之心,我身为汉室宗亲,对这宗盟内的逆贼,本不当置之不理,只是我山阳刘氏与刘焉皆出自鲁恭王一脉,我父子若与贾公一同讨伐刘焉,岂不惹天下笑柄,为世人所不齿?”
贾龙见刘琦的口气似有松动,忙道:“公子怎如此说,公子为汉室除去叛逆,当留名青史,当为天下所赞!岂会为世人不齿?”
刘琦对此不置可否,而是转移话题。
“贾公此番出兵上雒,欲奏实刘焉罪状,但杀刘瑁,恐不在贾公的计划之内吧?”
贾龙闻言,无奈地长叹口气。
“我本不欲杀他,只是他意图谋我,我一时激愤,方才痛下杀手,如今想来,却是鲁莽了。”
刘琦轻轻的‘嗯了一声,继续道:“贾公预讨刘焉,本当暗中行事,如今刘瑁却在乱军中亡于君手,又隐瞒不住,只怕消息早晚传回蜀中……到时候刘焉必有准备,定会封锁入蜀诸道,阻贾公返回益州,贾公眼下的形势,并不乐观。”
贾龙叹道:“幸好我早有谋算,在刘焉入蜀之初,便以避马相之乱为名,将家眷尽数迁往武阳县,托付于任岐,不然此番某之家眷,恐皆折于刘焉之手。”
刘琦闻言,心中不由暗叹。
真是老谋深算……
刘焉初入蜀时,贾龙等益州豪强借马相之乱,将治所从雒城迁移绵竹,表面上看是为了刘焉能够平稳的接手益州诸事,实则他们这些本土豪强已经将产业分散与蜀中各处,不让刘焉有掌控他们的机会。
那还是他们两方合作的蜜月期……这些益州豪强在那时就对刘焉有了防备。
也不怪刘焉掌控大权后,就腾出手来对付他们。
真的是掣肘太深了。
相比于益州豪强的狡猾,当初被刘琦一举搞定南郡的五大宗族,简直就是一群逗比小可爱,萌翻了的那种。
刘琦继续问道:“刘焉阻道,贾公若不能返蜀,又该如何?”
贾龙拱手道:“待护君之事了结,龙想请公子代为禀明刘使君,请从南郡出兵,会和贾某麾下的兵将,咱们一起从江关杀入益州,会和任岐等诸豪,一举除贼,报效朝廷,还益州诸郡以安宁,如何?”
如何?你怎好意思跟我说的这个如何?
让我南郡兵马杀入江关,助你和益州军血拼?最后两败俱伤吗?
你倒是真会琢磨。
刘琦的摇了摇头,道:“贾公之谋,琦不甚赞成,蜀道自古便艰险,集中兵马攻打,只怕非上善之策,当徐徐图之……我倒是有个办法,可助贾公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