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出生于楚国宛地,字少伯,公元前516年,范蠡与好友文种一起离开楚国来到越国。

公元前496年,携李之战,越王勾践用范蠡之计,大败吴师。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越王不听范蠡的劝谏,执意发动战争,所以大败,被迫向吴国求和,越王勾践入吴为奴三年,范蠡一直陪伴左右,后在范蠡的辅佐下,最终越国得以打败强吴,并一举称霸中原。

然而当胜利之师返回越国后,范蠡却选择急流勇退。离开时,他给好友文仲发了一封密信,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相貌,颈长嘴尖,鹰视狼顾。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如果不趁早离开,他会加害于你。”文种不听,后果被勾践赐死。于是鸟尽弓藏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离开越国后的范蠡,起名鸱夷子皮,十九年间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三次又散尽家财。期间范蠡还曾做过齐国宰相,三年后,归还相印,再次迁徙,最终选择陶地定居,安享晚年,被称为陶朱公。

他还曾著《范蠡》兵法二篇。范蠡为官能做到功成而不居,经商又能做到财聚而不守。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仅此一点,古今中外就无人可及。

《三字经》中有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惜搬家三次。这也是“孟母三迁”这个成语的由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底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愿望。但若没有孟母的高瞻远瞩,决意果断,孟子的成才之路或许就要曲折很多。而说到眼界开阔的历史人物,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春秋时的“最会说话”的商人——越国大夫范蠡。

卧薪尝胆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也是我们从小便熟悉的历史人物。众所周知,越王勾践苦心经营多年,终于在最后关头打败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这成功的背后,自然少不了良臣猛将辅佐,比如后世闻名的陶朱公范蠡。

范蠡作为扶持勾践上位的重要功臣,许多影视作品都曾赞颂过他心细如发、精干聪明。而他的精明也体现在其他领域,比如经商。范蠡从朝堂退隐之后就改行做起了商人,后来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富豪哥们。

但事实上,范蠡还有一个优点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他的话术,范蠡对于话术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不信?你看《国语》中范蠡和越王勾践的这段故事:越国和吴国一战之后越国败北,按照双方协议,越王勾践需携家带口前往吴国为奴。勾践在离开越国之前,对国内事物进行了安排。按照勾践的原计划,他要带去吴国保护自己的是谋臣文种,国内事务交由范蠡处理。

范蠡得知此事后,便表示他愿意陪同勾践前往吴国。闻言,勾践拒绝了,勾践认为他是一国之君,战败后被迫去吴国做人质,本不是什么好事儿,再带着范蠡不过是多一个人白受罪,还不如将范蠡留在家里看守门户,抵御外敌。这也能看出来范蠡和勾践之间的情谊非同一般,勾践丝毫不担忧范蠡会趁虚而入,谋权篡位。

范蠡被拒绝之后并未放弃。而是选择继续跟勾践沟通,范蠡表示自己对疆土之内的事情,并不精通,对民事的了解更比不上文种,但疆土之外的事情,文种却远远不如我。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巧妙。一方面贬低了自己,抬高了文种,虽看似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这其实是一种话术,是为了引出后半句,表达自己的优势——越国之外,他人脉非常广,而且他还善于做决断,由他陪勾践前往敌国,可以省下不少麻烦。

与此同时,范蠡用镇守国门、主持大局这样的词来分析文种留守的职能,既不会让文种感觉自己被冒犯,更不会得罪文种。最主要的是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范蠡和文种都是勾践的谋臣,如果范蠡的话术不够高超,那么极有可能会得罪文种,为越国的政治和自己埋下隐患病。范蠡采用这种贬己夸他的说法,让文种感觉自己才是勾践最信任的谋臣。这样一来,勾践离开之后也不必担心“后院起火”。当然,这更加显现的是范蠡的智慧和胸襟。

而在陪同越王住在吴国的十年里面,范蠡发挥其聪明才智,帮助勾践躲避夫差猜疑,化险为夷多次。而勾践灭吴的策略就是范蠡帮其制定的,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陪同勾践前往吴国的范蠡在做人质期间就对吴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熟悉了解,所以勾践灭吴才会如此顺利,可见范蠡的深谋远虑。

范蠡的一生,可谓精彩绝伦,靠的正是他的“才”“智”二字,前期他辅佐越王,靠的是才干、口才;而他后期能全身而退,靠的则是他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

勾践东山再起之后,范蠡选择了急流勇退,离开时还劝说文种和他一起,他表示勾践只能共患难,一起享乐那是痴人说梦!文种听此言,连忙称病,不敢上朝。然而勾践岂会轻易饶他,当即赐下宝剑,令文种自刎。由此可见,范蠡识人之明。

公元前490年,勾践自吴归来,卧薪尝胆,发愤图强,问计于范蠡:“定国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奈何?”范蠡答曰:“今大王欲国建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遂决定将国都迁出闭塞的会稽山,范蠡于卧龙山麓先筑勾践小城——越子城,于山巅立飞翼楼,以象天门,压强吴。其外,又建山阴大城,不筑北面,以示不抗吴国(《吴越春秋》)。

勾践制霸天下,范蠡功成身退,浮海至齐,隐姓埋名,遨游名山。其后经商积富,三散家财,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后人评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被尊为财神。

中国一个特有怪象:世俗功业的人格化身,如文圣、武圣、商圣,可升仙成神,立一塑像,即为神格化身。拜祭塑像,供奉香烛,可获庇佑,成就功业。偶像崇拜、泛神化,土地山川、帝王将相、祖宗先人,皆可为神。遇庙即进,逢祠即神,跪下双膝,纳头便拜。

跪与拜,像是一个文化基因,深植在血脉中。跪天跪地跪官,拜神拜佛拜君,心有所求或身负冤屈,不是砥节砺行、奋力抗争,而是跪伏着乞求恩赏。跪伏,只会招来踩踏,上位者总借此装神弄鬼,言出法随,操弄人心。

范蠡陪勾践入吴为奴之事,他辞官退隐后从商致富之事。在国能尽忠,忍辱负重;隐世能逍遥,富贵浮云。这是范蠡一生被人称道的两件大事。

为当年西施习舞学艺处,当年勾践越国,上将军仅只范蠡一人。这是否范蠡当年遗物?

为倾吴国,遍寻美人,于苎萝村边、浣纱溪畔,遇见西施,那秋水双眸,恰似雪刀撩开他深寂的心帘。美人宫中,教以容艺,三年朝夕相处,伊人早已缠绕进梦魂。或许私下有约,那腰牌便是定情信物?无奈国事如沉疴,不得不亲手将伊人送入虎口,腰牌便尘封在了美人宫中。

有联:”审时度势,二十年生聚教训,佐君王终成霸业;远德明神,八千里货殖渔桑,怀百姓不负雄才“,可视作范蠡一生之评价。

范蠡的商经:《范蠡理财致富十二法则》、《范蠡经商十八法》、《范蠡理财致富十二戒律》,以及《范蠡养鱼经》。“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勿鄙陋,应纳无文,交关不至……”

范蠡之“三与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语出《国语·越语》,范蠡曾以“三与说”多次劝谏勾践,“循天理、遵人道、接地气”,堪说是范蠡之核心思想,勾践弗听而亡国,听之而吞吴。

“三与说”下方,是以连环画形式展示的“范蠡故事”,有史实,也有民间传说,图示了他一生功绩。

范蠡,字少伯,出生楚国宛城一户农家,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成人。喜欢读书,博闻强识,通读《诗》、《书》、《易》等书,并精研姜太公之《六韬》、《三略》。范蠡满腹经纶,志向远大。但是,楚平王时期的楚国,政治被贵族阶层牢牢把控,官场骄奢淫逸,贪默成风。范蠡空负绝才,报国无门,只能放浪形骸,佯狂谑世,正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话说楚平王即位之初,尚有头脑,装出一副贤君模样,封赏功臣、抚慰民众、敦睦诸侯,止息干戈,休养生息。朝堂之上,一眼盯着骄横跋扈的权臣,一眼盯着德高望重的贤臣,唯恐大权旁落。终究本性难移,贪财好色,信重佞臣,娶子媳、杀太子、诛贤臣,将掘墓人伍子胥逼入吴国。伍子胥在吴国取得相位,引兵攻破郢都,将楚平王掘墓鞭尸。

人世间有些相遇命中注定,就像彗星碰撞,掀起能量风暴。

文种时任宛城县令,急需幕僚,“以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泛求之焉(《越绝书》)。”听闻范蠡之名,遣吏相召。小吏回报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文种笑道:“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于是驾车而往(《史记》)。

民间有“范蠡狗洞遇文种”传说:文种驾车前往,见范家大门紧闭,正欲下车,却见院墙狗洞中探出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头,冲他汪汪而叫。手下人说:“这是范蠡。”因怕文种难堪,用衣服遮住狗洞。文种却说:“我听说狗只对着人叫,他是人身,却对我学狗叫,是瞧得起我,把我当作他一样的人啊。”便下车拜见。范蠡已知文种非俗人,但此时衣冠不整,不便相见,只得避开。第二天,向兄嫂借得衣冠,坐等家中。不一会儿文种造访,两人抵掌而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一个人可以佯狂谑世,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再难苟且。黑暗的贵族政治,让人有志难申,如龙困浅滩,压抑得透不过气。远方、他乡,是美好的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了同伴,变得简单。两人游历天下,至吴,吴国已有孙武、伍子胥,恐难尽展其才,转投越国。

惟楚有才,惜不能用。范蠡、文种、伍子胥,都是旷世奇才,却因黑暗政治,转投他国。与之相反,地处蛮荒、被中原人瞧不起的蛮夷之国秦,却广收各国人才,商鞅,卫人;张仪,魏人;范雎,魏人;吕不韦,卫人;李斯,楚人,几大宰相都是本国混不下去的人,却引领秦国走向了鼎盛。人才,是强国之本。

范蠡于公元前511年入越,年仅25岁。传奇、演义中君臣相遇、一见倾心的情景,并未发生。直到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会稽山,才开始被信重,此时他已42岁,华发早生。一个人再是才华横溢,进入官僚政体,必得经历一番磨练、磨砺、磨损,将棱角磨平,激情磨灭,剩一份不甘与不服,支撑自己走下去。

入吴三年为奴,是不甘;二十年生聚教训,是不服。二十年苦心经营,如同穿过漫长的地底深渊。唯有一双秋水双眸,雪般晶莹、刀般锋利,撩开他的心帘,透进一线暖阳。可是,又不得不将伊人送入虎口。那之后,他的心已冻结成僵硬的石头了吧?

公元前473年,吴灭,范蠡63岁。垂垂老矣,还想得起那秋水双眸吗?或许,诚如后人所想那般,他曾于码头系一扁舟,遍寻吴宫,想与伊人泛舟而去,归隐五湖,恨只恨伊人已被勾践所拘。

真相从来很残酷无情无义,容不得半点幻想。《吴越春秋》逸篇云:”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者,革囊也。伍子胥身死,尸体装入鸱夷沉江。而他的死与西施不无关联,为报其忠,勾践将西施装入鸱夷沉江。此时,一起沉江的还有范蠡的心吧?

灭吴之后,勾践踌躇满志,引兵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会盟于徐州,并致贡于周,成为一代霸主。

是时候离开了吗。我本来楚狂人,佯狂闹市中,功名于我如浮云,富贵于我如浮云。只为一展胸中才,却坠入尘网四十年。几十年朝夕相处,为奴为王均已得见,他对王权、王者已足够警醒。

范蠡向勾践辞行。志得意满的勾践显然不悦,半是客套半是威胁:“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国语·越语》)”。

“君行制,臣行意”,淡淡的言辞后,是铮铮傲骨:你执行你的法令,我只随我的自由意志!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老子不伺候!

伟哉大丈夫,百世垂范!千年史书犹有谁?余世碌碌,皇权前磕头、跪拜,还有谁挺直过脊梁?范蠡如一座不朽丰碑,站在了时光之外。

走了,一叶扁舟,一叶浮萍,从此天高地阔,江湖茫茫。放下了万丈雄心,放下了入世情怀,放不下是那秋水双眸,如刀般撩开漆黑心空。伊人已随鸱夷沉江,他的心也已沉江而没,徒留一副臭皮囊、一身鸱夷子皮,白发萧然,苟活。自此,世上再无范蠡,只有鸱夷子皮。

放不下的还有知己老友,他在齐国写信劝诫文种:“蜚虫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千古王权之谜,范蠡一语道破!唯我独尊,是权力的本质,坐在那把椅子上的,是黑暗中的猫头鹰,怵惕,惶恐,宁杀错,不放过,没有谁不是刀下游魂。

而智者如文种,又岂能不识勾践何人?但是他累了,忧忡为国三十三载,已是风烛残年,一生心力已尽,再无气力向远方。权力从来都以血肉为祭,就让它从身上辗过。

当齐人以相印相托,范蠡再次遁散尽家财遁逃。权力非我所欲,财富非我所欲,我欲自由逍遥。范蠡风卒于陶“陶朱公”。

观范蠡一生,年轻时孤傲,佯狂谑世,遇文种而入世、用世,晚年遁世、谐世,积功、积财,功成不居,拥有而不占有,役物而不役于物。所行者“意”,所忠者自由,他不是忠君爱国、拜倒于王权下的迂夫,秉承自由意志的律令,率性真我,是一个大写的人。

宋罗大经誉之曰:“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苏东坡则谓:“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俱往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世间,绝色美女不知几多,然而身负家仇国恨而乱敌国,致其灭亡者,世间却没有几人,西施是。

世间,才子高人不知几多,然而医国能使其起死回生,经商能富甲天下者,时间没有几人,范蠡是。

如此才子佳人凑在一起,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话题,有人说范蠡和西施是情人,有人说他们是夫妻,也有人说他们是师徒,众说纷纭,人们对此津津乐道。

此说比较主流,大概意思是,范蠡发现了绝世美女西施后,将其带回越国,培训成了用来搅乱吴国的美女间谍,送给吴王夫差后,因为美色,无法理朝,终使吴国灭亡。此时西施乱吴的使命已达成,于是跟随辞官的范蠡泛舟江湖之上,由于此说富有“刺激性”,于是传着传着便成了传奇,甚至有人写诗道“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胡”由此演绎出了不少故事,后经文人墨客推波助澜,此说就更像真的了。

此说虽然没有情人说盛行,但也被说的有鼻子有眼。说西施和范蠡两人一见钟情,后来西施进入了范蠡的间谍培训班,此时两人关系发展迅速,他们胜似夫妻,再后来范蠡送西施去吴国,范蠡很不情愿,一路走走停停,两人甚是不舍,到了一个叫嘉兴的地方,范蠡便以西施水土不服为由停了下来,并在此地耽搁了半年之久。在此地西施还为范蠡生下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可怜这个小生命刚刚来到人间,在父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消失了。这种说法还说,西施到了吴国后,由于吴王夫差太过留恋西施的美色,对于西施的非处子之身,被西施很快就搪塞过去。夫差竟然毫无察觉。

我们来看看,夫妻说是不是合情合理,夫妻说,猛一看,似乎说的过去,但细细探究却漏洞百出,首先,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范蠡难道如此不懂得分寸,儿女私情与兴越灭吴这等家国大事,熟重熟轻难道他心里没数吗?范蠡能成如此成就显然是个拥有大局观的人,其次越王勾践作为领导,竟然能容忍范蠡在路上盘桓耽搁半年之久,他的仇不报了?第三夫差竟然蠢到看不出来,自己的女人生过孩子,还美滋滋的,把国家给断送了。所以,夫妻说不合情也不合理。

此说,认为范蠡和西施关系的确不一般,但他们的关系仅限于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为了实施,利用美人计搅乱吴国的计划,范蠡花重金聘请来了绝色美女西施,并且网罗来了全国最顶级的舞蹈家,音乐家,服装设计师,语言,绘画,健美,等大师来培训西施三年,这期间西施和范蠡只是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他们的关系很正常。

那么如此正常的关系,为什么会传出那么多的故事来呢?问题出在“船“和”江“上,吴国灭亡后,范蠡算功成,于是决定辞官隐退,走的时候是坐船走的。西施是被勾践的夫人处死之后拴上石头沉到江里的;一个是乘船走的,一个是沉到江里的,好事者,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一想,是不是密谋好的,人一沉江,就会被救起,然后顺江而下,从此逍遥江湖。于是谣传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便被传开了,它迎合了人们同情,关注西施的心理,让那个身负国仇家恨得苦命女有个好的结局,在人们得心理更容易接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