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挺进哈萨克草原(下)
话虽如此,中国远征军挺进哈萨克大草原后还是打了几次上规模的战斗,因为所谓的“战斗民族”普遍有着易怒、不理智的特点,尤其是在酗酒之后,就算明知不敌,他们也敢于亮剑,恩,也只能亮一下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到1o天时间,进入哈萨克大草原的中国远征军就击毙和弄残了7万多俄军,还用缴获的武器弹药拉拢了一些草原部落,反正因为型号不同也用不上,正好废物利用一下。话说毛子征服中亚全靠暴力,至今还不到两代人时间,对其还怀有敌意的草原部落可不是一个两个,现在见到中国远征军将俄军打得落花流水,胆子顿时就大了起来,再加上中国远征军得到了部分部落投效之后,也开始有针对性地打击那些亲俄部落,进一步加快了草原上变天的度。
在此过程中,远征军并不只是一味地打打杀杀,他们做得最多的其实是征集物资,特别是马匹,虽然远征军带了十几万匹天马,做到了一人双马,但司令部却仍要求部队每到一处,都要征走一切可以带走的马匹,一方面节约天马的体力,使其在不喂精饲料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明显掉膘,一方面则是将其视为移动的粮库,优先喝马奶、吃马肉,以节约吃一点就少一点的野战干粮。虽然马肉马奶没牛肉牛奶好吃,但只有马能跟得上远征军的行动度,来自大吃货帝国的指战员们也就只能委屈一下了......
如此不顾一切地征集马匹,不可避免地对哈萨克草原上的养马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中国远征军还长时间地切断了中亚铁路东段,这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完全无法忍受,在他的要求下,沙俄西伯利亚方面军和中亚方面军积极调兵遣将,准备集结百万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击远征军,能够一举将其消灭最好,即便不能全歼,也至少要打通中亚铁路东段,同时顺便堵死远征军的后路。
但是出乎俄军统帅部意料的是,就在两路俄军集结的过程中,中国远征军竟然好像完全不在意后路被断的风险,非但没有回身迎战,反而一路向西挺进,不知不觉间已经渐渐逼近亚欧分界线了!
这顿时引起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极大震怒和恐慌,虽然沙俄欧洲部分还驻有1oo多万6军,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部署在西部防着德国跟奥匈帝国,而部署到亚洲部分的军队却又重心偏东,东线中线的俄军虽然投入进攻的部队不多,但为了防备中国反攻,留守的部队却并不少,全加起来有四十来万人,再加上去中亚铁路南北两端刚刚完成集结的大军,总兵力都快到15o万了,可想而知,俄国欧亚交界线一带还能有多少驻军......
也就是说,有意无意之间,中国远征军杀进了一个敌人兵力的真空区,而这一带的地理位置对俄国来说又极其重要,如果俄军统帅部不能尽快完成调兵,真让中国远征军越过欧亚边界进入俄国欧洲部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现35o万6军仍不够用之后,俄军统帅部只得下达进一步征兵的命令,打算将俄国6军的总人数扩充到5oo万,但这显然不能救急,还是得从现有的部队里面挤出机动兵力来对付已经在俄国腹地撒野的中国远征军。而沙皇的愤怒则令调兵变得更加急迫和不理智,那南北两路大军还没开始进攻,就不约而同地接到了立即将主力西调的命令,好吧,在中国远征军西去之后,就算只留一小部分兵力,应该也能够完成打通中亚铁路东段的任务,可是那么多的部队刚刚才从东边累死累活调来,现在马上又要再哼哧哼哧赶回去,这对他们体力、精神和士气的消磨可不是一般地大啊!
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沙皇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两大军区司令可不敢拿自己的乌纱帽、甚至是脑袋开玩笑,只能苦着脸将几十万辛辛苦苦敢来的部队再打回去......
然而,意外再次生了,当南北两路加起来过八十万大军累死累活地开始乘火车西返的时候,俄国统帅部突然接到了一份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急报,“什么?第27军遭袭,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个第27军就是原先俄国西伯利亚军区准备用来合击中国远征军的那几十万大军中留下来负责打通中亚铁路东段的那支部队,由于一些辎重部队尚未来得及西调,第27军的兵力多达十几万人,比正常的两个军都多,只是对付一些留下来骚扰的中国骑兵,怎么可能全军覆没?除非,除非中国远征军还有大部队留下或者是他们国内又派来了援军......
“来自中国国内的援军?这绝不可能,中国在新疆的驻军当中能够出境作战的野战部队已经都派出来了,中国内地又没有铁路连到新疆,就算那支远征军离开新疆后就立刻调兵,现在也不可能及时赶到。何况以新疆的基建状况,中国政府也无力再派一支部队远征中亚了。”,后面那种可能马上就被排除,但是统帅部的将帅们脸色却反而更加凝重了,因为如果是前者的话,那说明中国远征军的西进或许根本就是一个骗局!
注1:这个时空因为得到了英国人的经济援助,沙俄国内又出现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中亚铁路的建设因此获得了远比历史上更大的投资,除了历史上建成的线路之外,这条铁路还自塔什干继续向北延伸一直与西伯利亚大铁路交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将后来苏联一五时期才建成的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提前建成了。因此这个时空的中亚铁路不再是一个半弧、二是一个完整的大“u”,也正是因为多了这个东段,沙俄政府才能在原先补给不易的西线战场一下子投入5o多万大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