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奇袭鄂木斯克
因为就算中国远征军战斗力再强,想要全歼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也肯定需要相当数量的兵力作为基础,否则那一带地势开阔,俄军就算打不过,逃跑也不困难。中国远征军到底有多少人,俄军统帅部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但就算消灭西路大军的部队全在里面,那也不过就十来万正规军,既然总共才这么多人,东部的部队又不可能少,那就只可能是西边那股中国骑兵其实兵力不多了
作为一个陆军大国的统帅部,里面还是有不少能人的,他们的猜测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中国远征军西去的那支部队的确只是虚张声势,主力始终都留在西线没动。至于俄军为何一直没看出来,是因为哥萨克骑兵被中国远征军的侦察骑兵打得落花流水,没法靠近侦察,只能等其远离后根据留下的痕迹来判断,而那支疑兵正是抓住这一点,将那些征集来的马匹都带了上路,来投的好几万哈萨克骑兵也跟着他们,只看动静的话,比东边要大了好几倍,俄国侦骑将这些信息上报之后,自然就将上司给误导了
北边的那十几万俄军被歼灭之后,南边的一下子就被吓得缩回去了,还拼命向统帅部发报求援,没办法,北边那支俄军的实力比他们可要强出不少,既然中国远征军主力能够轻松全歼前者,要消灭他们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现在已经出离愤怒,他觉得中国远征军简直将他当成了猴子来耍,气急败坏的尼古拉二世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只准中亚军区东调两个军的兵力,要求两大军区先集中力量把那支胆大妄为戏耍于他的疑兵给消灭掉。这样一来,获得增援后也就二十来万兵力的俄国中亚方面军东路只能拼命抢修工事,因为他们自上而下都很清楚敌人的战斗力有多么强大,只有依托工事死守,他们才可能坚持到西线解决战斗后派兵来援。
但他们到头来却是白忙一场,因为中国远征军主力并没有南下进击,而是调转方向北上,以不惜抛下大量辎重和累死几万名战马的代价跑出了超出俄军想象的速度,抢在俄军补足兵力之前奇袭交通枢纽鄂木斯克,仅仅打了不到一天时间、伤亡了3千多人就将其完全攻陷,由此将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全切断!
这下俄军统帅部才终于明白中国远征军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远征军主力拿下鄂木斯克的过程中虽然也就消灭了几万俄军,但是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影响太大了,这意味着鄂木斯克以东的数十万俄军全都断了补给,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完全可以这么说,只要远征军主力能够守住鄂木斯克三个月,那么该市以东的广阔土地都将不复为沙俄所有,之后就算俄军还想反攻,也只能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西向东一点一点争夺了,中国军队战线极长的劣势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更重要的是,中国远征军有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钢铁大动脉的支持,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只能在前线维持不到十万人的规模了,俄军能够出动多少人,国内就能派来多少人,俄军的兵力优势将荡然无存,以双方战斗力方面显而易见的巨大差距,沙俄哪儿还有半点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
沙皇尼古拉二世再怎么低能,毕竟也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得知鄂木斯克陷落后,他立即就命令已经集结起来准备要围歼那支远征军疑兵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主力马上中止原定任务返回鄂木斯克,将这个战略要地给夺回来。沙皇尼古拉二世也知道俄中军队战斗力差距很大,光靠西伯利亚方面军,并没有夺回鄂木斯克的把握,因此他还从乌拉尔和喀山抽调了合计30余万俄军划归西伯利亚军区,使其可用之兵超过70万,尼古拉二世就不信了,70多万大军都抢不回鄂木斯克?
至于那支让沙皇陛下恨之入骨的疑兵,就全交给中亚方面军了,虽然兵力减少了一半,但他们本来可是准备要对付中国远征军主力的,就算只剩一半,对付中国人的疑兵应该也绰绰有余了,至少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却不知道,那支中国疑兵的主将听通讯兵叙说了截获的俄军电报后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上面不想老子功劳太大,将我们旅派出来作为疑兵,现在大功却自己送上门了!现在来看,老子制定的计划说不定还有机会在自己手上最终完成!”,那个看上去貌不惊人、甚至还有点驼背的青年将翻译出来的电报拿到手里又看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心中涌起了万丈豪情
注1:其实并没有真的丢下,只是让辎重部队走水路,利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大浮力木筏装载着数量众多的补给物资沿额尔齐斯河顺流而下,远征军拿下鄂木斯克之后没过多久,这些木筏也到了该市的码头,正好卸货。这一计策充分利用了额尔齐斯河出中国旧国境线后流速减缓、又恰好直通鄂木斯克的天然地利和俄军被打怕了、沿河基本上看不到敌军的有利条件,大大减小了奇袭的损失,保证了远征军能有足够的补给来抵御俄军的疯狂反扑,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2:历史上一直到一战时期,俄军的电报还是明码,没有半点保密意识,现在自然更是如此,中国远征军之所以能够将俄军耍得团团转,与其能够准确了解到俄军大部队的动向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