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娘家

且说李翠兰,她对素绢的婚事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就向婆婆申请今年提前回娘家。王大娘不是控制欲强的人,对于三个儿媳,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每年儿媳过年前回娘家早晚有这一遭事,所以李翠兰一提她就很痛快的准备了年礼,两斤玉米面,一篮子地瓜干。

吃过饭后,李翠花提上年礼就走了。老大媳妇儿和老二媳妇儿也没眼气,因为她们过几天回娘家的时候,婆婆会准备同样的年礼。

六七十年代,提倡过革命化春节,没年货、没爆竹、没春联,更不提倡拜年,所以闺女回娘家大都年前去,有的地方大年初一还在上工。但是农村里执行力度要小的多,除非上面安排下任务,像是挖河渠,修路啊什么的。

不过,泥湾大队附近没有河流,也不是山里,所以这样的任务很少,一般冬天完成了农田基本建设后,就能歇一歇,过年更不会上工,和国营农场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国家不提倡送礼,但是大部分农村人和亲戚相处时也有自己的老理,像是王大娘一家,过年之前总是让自己的儿媳妇回一趟娘家,送二斤玉米面,一篮子红薯干什么的,略表心意,总算没有白养姑娘一场,别的亲戚也就算了。

李翠兰的脚程一般,到娘家时已经半下午了,好在篮子里有地瓜干,就拿那个做午饭。

李翠兰的娘家祖上是猎户,不过全面大炼钢时,小青山上成材的树已经砍得差不多了,虽然后来也补种了树苗,但是山里面的野物已经不像以前多了,而且如果不想冠上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你打到的猎物都要卖给收购站,可是收购站收猪的价格才7毛钱,收这种没有什么肉的野鸡野兔,也不过才3毛钱,再者野物也不是时时都有的。不过就是一斤3毛钱野鸡野兔,让李家好歹不拖欠生产队的钱,还每年还略有盈余,这才让李翠兰的三弟有钱上学。

青山大队的日子比起泥湾大队可是差远了,土质差,沙土地比较多,每年大队一结账,好多人家还要欠生产队钱。有人不仅要说,我可以少分一些东西,不就不欠钱了,那是你不了解这个时代。够不够360是国家规定,什么意思呢,就是农村要保障每一个成人一年有360斤粮食,小孩减半,虽然刨除损耗实际到手的没有这么多,但是如果家里劳动力少,而人多的话,欠生产队钱是很正常的,所有每家每户咬牙卯了劲的生孩子,以期未来能有足够多的劳动力,但是往往越生越穷。

“娘,娘,”李翠兰进屋后,看到老娘不在,放下篮子出屋门就喊。

“喊什么喊,叫魂呢,”李母从外面进来,没好气的白了闺女一眼,一起进屋坐下,“今年怎么回来早了。”

“这不是有事嘛,你当我愿意回来啊,”和在婆家完全不一样,李翠兰也没什么好话,娘俩谁不知道谁。

“你这个死女,我养你一场容易嘛,你嫁进了福窝窝就不管娘家人死活,你这是丧了良心了,老天没眼怎么没劈了你,”李母大声嚎道。

“别喊了,我这次来就是给你送好处的,你再喊我可走了。”李翠兰昂着头道。

“你走、你走,这半下午了我看你怎么走,大冬天的你还打算睡在路上不成。”吃定闺女走不了,李母完全不在乎。

“那我走了,”李翠兰作势要走。

“等等、等等,你这闺女,气性怎么这么大,我这当娘的说你几句怎么了,娘俩还有隔夜仇怎么地。”李母数落道。

“······”李翠兰不说话,了解老娘的德行。

“兰儿啊,在婆家有没有受委屈啊,我外孙和外孙女身体好不好啊。”对自己闺女还是了解的,对闺女嘴里的好处有点痒痒,李母舔着脸道。

“行了,你还是好好说话吧,我都有点不习惯,”李翠兰勾起嘴角,白了自己母亲一眼,看到老娘对自己低声下气很是快意。

“兰儿啊,什么好处,你快说说。”李母急切的问道。

“老三不是还没媳妇嘛,给他说一个好媳妇。”李翠兰说道。

“嗨,这算什么好处,就凭老三的人品模样,什么样的好媳妇儿娶不着。”听到是说媒的事,李母完全提不起兴趣。

李家老三叫李建华,是李家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最受宠的。李家的日子虽然不能和泥湾大队的日子相比,但是李家因为有打猎补贴,到也算是青山大队难得的每年略有结余的人家,才让李家老三成为兄姐中唯一一个上过学的人,还是初中毕业,作为青山大队少有的文化人,再加上一副文质彬彬的白脸书生模样,在青山大队很是受欢迎。

“是一个泥湾大队的姑娘,”李翠兰卖了一个关子。

“泥湾大队又怎么样,她能比别人多多少陪嫁啊,”李母有点不以为然。

“能把整个家陪嫁过来,至少有六七百斤的小麦玉米、上千斤的红薯,还有几百块钱的存款,说不定你和我爹还能把粮食关系转到泥湾大队。”工分时代就这点不好,每家每年的收入大致能计算出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说,”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李母急了。

“我家对门那两口子前一段时间死了,留下一个闺女,这不到岁数了该嫁人了,我婆婆就让我们妯娌几个给她想对象。”李翠兰没有再吊着老娘,言简意赅的说道。

“这么好的条件能嫁咱们大队,你不是在哄我吧,”李母狐疑道,她就没见过有泥湾大队的姑娘嫁到青山大队的。

“好什么好啊,你不知道我们大队关于她的流言说的多难听,她是在我们大队嫁不去了,其他地方嫁哪儿不是嫁,我这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李翠兰有点不屑的说道。

“什么流言、什么流言,你快说说。”李母被勾起了兴致。

“还不是说她和一群二流子来往,勾引男人搞破鞋,”李翠兰

“啊,这样啊,就怕老三要面子不答应,”看在家财的份上,李母完全不以为意,只是有些担心儿子不同意。

“面子能值几个钱,能有粮食实在吗,能有钱实在吗?”李翠兰反问。

“你说那姑娘家里能有多少家底啊,”对于发绝户财,李母还是兴致勃勃的。

“具体多少不知道,但肯定不少,虽然她家是土坯房,但家里粮食应该每年都有结余,王家那老头还经常给我们家老大的五小子东西吃,如果家里缺粮他也不能给,王老头是赤脚医生,也能补填家里一些,而且他们家就一个闺女,这进的到出的少,虽然没有壮劳力年底也能分80多块钱,这些年肯定攒下不少。”李翠兰小声说道,像是喃喃自语。

“你说的我们能把粮食关系转到你们大队怎么回事,”李母的兴致提起来了。

“你可以让老三以入赘的名义把粮食关系先迁到我们大队·······”李翠兰说道。

“你胡说什么呢,老三可是咱家的文化人,还是青山大队的记分员,咱家以后可全指着老三呢,你怎么能起这心思,”李母急了。

“你着什么急,听我说完你再说,要是好处不大我能给你说,”李翠兰老神自在的说道。

“你说,要是没有道理看我不收拾你,”李母按捺心中的不快。

“让老三以入赘的名义把粮食关系迁过去,他是初中生,到时候大队还能不重视他?总比在青山大队强,还能白的王家的三间房子,到时候你和我爹以分家养老的名义,搬过去跟着老三住,慢慢的把粮食关系转过去呗。王家那个丫头家里就她一个人,谁能给她出头,到时候什么事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那行,老三回来我就和他说,面子能值几个钱,哪有里子实惠,我最迟年后给你消息。”听到好处这么多,李母两眼放光,自信满满要劝说儿子。

“不行,这两天就得拿定主意,王家那闺女还有人盯着呢。”李翠兰反驳道。

“你不是说她在你们大队嫁不出吗?”李母有些疑惑。

“那是嫁一个条件好的嫁不出去,像是那些不正干的人家、鳏夫、老光棍可都盯着这块肥肉呢,不过让和我们大队长是本家的齐瘸子抢了个先,其他人就不好出头了。”李翠兰没好气的说道。

“啊,那王家闺女不会答应吧。”李母急了。

“所以我才让你赶紧去提亲,就咱家老三的人才模样,还是入赘傻子都知道选哪个,况且哪个姑娘不怀春,那徐刚就长得不错,不然王家那闺女和徐刚的流言蜚语能有那么多,肯定是她思春了行事不谨慎。”看着脑子没转过来的老娘,李翠兰白了她一眼。

“我知道了,今天晚上,你和我一起劝劝你弟弟,这门婚事一定得成,那可是上千斤的粮食啊,还不知道有多少存款,还有房子······”李母越说心里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