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赤色风暴
1918年的春天本应该是欣欣向荣的季节,可在广袤的沙俄国土上看不到任何一丁点儿生机勃勃的景象,留给路人的只有凄凉和破败。
本着以敌人的痛苦是自己的快乐为外交方针的英帝国在1917年末悄悄的把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送回了俄国,其父为世袭亲王,他本人则是个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最高精神领袖和理论家。在西伯利亚任军官时,业余从事地理考察和动物研究,修正了东亚地图,丰富了冰河时期亚洲冰河作用的知识。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土生土长在草原上的贵族知识分子。
15岁的克鲁泡特金因为贵族的身份和父亲的爵位、地位由沙皇本人推荐,进了进入圣彼得堡士官生学校,这个学校是由100多15岁的贵族子弟组成,他们学习5年以后,可以到军队里去担任要职,成绩特别优秀者则被派到宫廷中去担任皇帝或皇室成员的侍从武官。克鲁泡特金在侍从学校的那几年,正是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剧烈动荡的年代。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农奴制度危机日深,直至最后崩溃。彼得堡是当时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思想广泛传播,即使是侍从学校的高墙深院也无法阻挡。克鲁泡特金读了大量的书,尤其是法国历史和百科全书,他开始对俄国农民的现状感兴趣,受到自由革命的文学影响很大。他当时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众多国内的一线革命报刊,立志要改革封建农奴制度,以求得“俄罗斯与欧洲诸国并驾齐驱”。1861年2月,废除农奴制的宣言发布以后,他兴高采烈地走上街头,表示欢呼和拥护。愈发胆大的他开始直接参与行动,这位贵族少爷最后因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政府和从事反沙皇活动而被捕。在一众亲友的帮助下越狱逃逸后长期旅居瑞士、法、英。赶上好时机的他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土崩瓦解,缺少压制德军东线力量的英国才迫不得已把他抬了出来,送钱送人还送船,当神仙一般供着送到了俄国。可此时的俄国军阀割据,各自攻伐,支持他的,他看不上,他看得上的,别人不要他。回国后一直毫无建树的他此刻却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一直避难在瑞士的列宁在德国的帮助带着1500万金马克辗转几国后回到了俄国,与克鲁泡特金不同的是,列宁本就有着自己的根据地,刚一回国,工作上的进展就甩了克鲁泡特金几条街。急得英国人多次电联克鲁泡特金要他抓紧时间。可是克鲁泡特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之前他看不起的小军阀还没等他再次找上门,人家都已经归纳到了列宁的指挥下。眼见事已难成的克鲁泡特金干脆不顾英国人的死活,跑到了彼得格勒投靠了列宁。英国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将克鲁泡特金列为了永不受欢迎的人。
列宁归国后迅速成为革命运动的领袖后提出了革命纲领,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他双管齐下,打一个拉拢一个,整合的速度快得惊人,不消半年时间,列宁就将整个俄国大多数的地方归纳到了苏维埃政府下。
艾德里安在德国密切的关注着东边发生的所有事情,在得知了列宁的发展速度后不由的替英国和德国捏了一把汗,这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给他一个个跷跷板真的能撬动地球。
没有了克鲁泡特金的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期间,英法等国策划的一次***武装叛乱。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于1917年下半年趁着德国主力西进的时候在俄国组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俘虏的原奥匈帝国军队的战俘以及侨居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人组成,经过几次整编也达到了近十万人的规模。当时的俄国境内军阀混战,谁都不愿意损耗自己的力量去消灭这股叛军,只好听之任之,想借此削弱对方的力量。列宁回国后也曾试图和这支武装力量交涉,但是多次都遭到拒绝。不得已的情况下,列宁只好组建一支中央军对其进行围剿。缺少足够武装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边打边撤,所到之处都是鸡犬不留,将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都摧毁一空,还未恢复元气的俄军随着补给压力大增只好放弃了继续追缴,只是把捷克斯洛伐克军团逐出了伏尔加河流域以东的地方听之任之。
就在德国还在隔岸观火的时候,一场革命运动也在德国迅速蔓延开来。
受威廉二世指令坚持战争政策的海军司令部于1918年8月下令远洋舰队出海与英国海军决战,如果不能取胜就“光荣地沉没”。这种让士兵送死的无耻行径引起海军上下官兵的极大愤慨。驻扎在港口的士兵拒绝起锚出海,军舰上出现了反战传单。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斯巴达克团发动拒绝出港作战的水兵与北部工厂的工人发动武装起义,在有了俄国的革命影响下,起义群众人数众多,士气高涨。德皇威廉二世赶忙派兵镇压,结果派去镇压的部队也都参与了叛乱,无计可施的威廉二世只得在众多的劝说中宣布退位。惧怕苏维埃政权继续蔓延的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艾伯特,企图限制革命的发展,急忙联系了兴登堡等人要求派兵镇压起义。兴登堡以前线吃紧为由拒绝,艾伯特只好将目光投向了正在汉诺威等待孩子出生的埃里克·艾德里安,并叫人拍去了明码电报。